豫灵一中:打造“书香校园”品牌学校
书声琅琅,翰墨飘香,杨震故里,文风清扬。近年来,豫灵一中始终传承崇德尚智的悠久校园文化传统,致力打造诗意校园、书香校园,用高雅的文化去感染人,熏陶人,陶冶人,提升人。
校园篇
每一面墙壁,都承载文化;每一个角落,都体现文化。这是豫灵一中校园文化建设的要求。
走进整洁的校园,首先扑入眼帘的,是圆形花坛中“百行善为先”五个刻石大字,清秀的赵体字,是由本镇走出的著名书法家邓福邦所书。校园刻石,凝重雄浑,使人的精神更加沉稳,求实。漫步校园,还有“爱满天下”“志”“强”“道”等主题刻石,均由我市书法家陈正所书,笔力遒劲,将育人和书法艺术紧密结合。
西综合楼下,《道德经》名句,图文并茂,寓意深刻;南面餐厅前,新制作的校园文化墙,由该校美术老师精心绘制的“梅兰竹菊”立轴、荷花、牡丹、山水中国画扇面,画工精细,古意盎然,尽显中华传统文化魅力。
放眼校园,处处皆文化,时时都育人。该校通过校门口的电子屏、校外文化墙等时时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教学楼上,更有各年级、各科知识树图画。
书香篇
每周二、周四下午课外活动时间,图书管理员
下课了,走进班级,许多孩子围在班级“图书角”前,翻阅自己感兴趣的书籍。更有许多同学坐在座位上静静阅读。“图书角”常备图书50册,每周从图书室更新一次,保证充分的图书流通。
便利的读书条件,保证了生均月读书不少于4册,读书参与率达到100%;教师在此基础上,还要阅读教育类专著每月不少于2册,豫灵一中形成了浓厚的读书氛围。
撰写读书笔记,做摘抄,制作“荐书卡”读书专题手抄报,举办“知识改变命运”主题班会,“我读书,我成长,我快乐”读书交流会,常规开展的读书活动,保证了书香校园建设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书,造就了一中学生多才的文笔。近年来,该校在多次全国、省市等各级征文活动、书画比赛中屡获佳绩:
2010年2月,在全国建国六十周年征文比赛中获得全国优秀团体奖,1位同学获全国一等奖,19名学生分获二、三等奖,薛建民校长获得最佳指挥奖;
同年3月,豫灵镇举行的“家乡新变化”征文、演讲比赛中,该校有四位教师、17位学生获奖;
2010年6月,该校员阳阳同学在河南省首届“小樱桃被”文明小公民漫画大赛中,获省二等奖;
2011年4月,学生王涛获三门峡市爱绿护绿书画大赛一等奖,姚文涛获二等奖;三名学生在灵宝市廉洁书法创作比赛活动中获优秀奖。
活动篇
清晨,早读前的10分钟,是雷打不动的古典诗文诵读活动。《道德经》《论语》,唐诗宋词,古文名篇,同学们琅琅上口,兴味盎然;
饭后,校园广播响起,伴着优美的音乐,学校朗诵、演讲社团深情诵读:《再别康桥》《雨巷》,经典散文,时尚美文,优美动听,怡情悦性;
每周举行的“我的读书生活”征文擂台赛,每两周一次的“读书与成长”手抄报展评,每月一次的中华经典诵读比赛,每学期两次的摘抄本、读书笔记本展评,课本剧展演,每学期一次的“阅读之星”评比,中秋、元旦、五四书画展,使学校时时洋溢浓浓书香。
“师生共读一本书”“亲子共读一本书”。学校把读书的范围从校园扩展到家庭。家长和孩子共买一本书,共读一本书,用感恩、励志、家庭教育的书籍,把家长和孩子的心联系在一起,增添了教育的合力。
作为该校的特色建设项目的手抄报,是该校书香校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统一领导,统一规划,鼓励创新,做到周周有主题,班班有特色。各班同学的手抄报作品,图文并茂、内容丰富。为了创办手抄报,同学们学会了有目的的阅读书籍杂志,去搜集资料、创意策划、设计绘画、书写,在倒逼阅读习惯、阅读技巧形成的同时,更潜移默化地受到良好道德的熏陶。
“办有文化的学校,做有文化的教育”“用浓郁的书香氛围,造就学校教育的软实力”这豫灵一中近年来学校管理一以贯之的理念和做法。多年来的的坚持,使豫灵一中学子,都多了一份“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儒雅,一种自信,文明、向上、崇智、重德的校风初步形成。我们坚信,书香洋溢的豫灵一中,必将培养出更多的“文化人”。
坚持环境育人
藏书丰富、管理规范的图书室
新绘制的校园文化墙
校园刻石
经典诵读
书画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