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教师素质与素质教育

作者:成国友 来源:广东韶冶实验学校 点击:4949

近日到一位开小卖铺的朋友家闲坐,朋友的小孩正在读小学二年级,闲谈中,问及其成绩,朋友拿出小孩的一沓试卷给我看。我选出两张语文试卷来看,看到有几个补充句子使句子完整的题目。令人吃惊不已。且看:

要求在下面句子的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词句,把句子补充完整。

1、几只羊在草地上____________。

学生答:几只羊在草地上高高兴兴的玩。

2、几只小鸭在水里____________。

学生答:几只小鸭在水里玩捉迷藏的游戏。

教师对这两个答案都打了一个大大的红“×”,并用红笔改为:

1、几只羊在草地上吃草。

2、几只小鸭在水里游泳。

看到这两个血红刺目的红“×”,真是令人有点触目惊心,只要稍有点语文水平的人,都会知道,孩子的答案远比这位教师改正后的答案好得多、生动形象得多。这血红刺目的红“×”,不是在活生生地扼杀孩子的智慧火花吗?

也许这位教师用的是标准答案。但是这样的补充句子完整的答案难道只有一个吗?难道教师除了标准答案之外,不会根据学生答题的具体情况作出自己正确的判断吗?

这关键是教师的素质问题!

由教师的素质,我想到了眼下提倡实施的素质教育。

教师素质与素质教育在教育学上当然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有不同的含义,但二者的联系是极为紧密的。实施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其条件因素是多方面的,如政府社会对学校的评价标准,招生考试制度的改革等等。但我认为,最关键、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要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邓小平同志说:“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教师是素质教育的直接实施者,不容置疑,教师的素质对素质教育的实施起着最直接的作用。

教师的素质是多方面的,包括政治思想、道德品质、文化知识、心理体能等,教师素质的核心是师德,关键是文化。在提倡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作为教师要逐步转变思想观念,不断地提高对素质教育的认识,自觉地投入到素质教育的实践中去。更重要的是要不断地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质。俗话说“名师出高徒”,教师如果没有较高的思想理论水平,过硬的的专业知识本领,又怎能领会素质教育的真谛?又怎能去实施素质教育?又怎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学生?

因此,我们的各级政府要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采取各种有力的措施,制订切实可行的计划,对中小学教师进行各种教育培训,提高中小学教师的整体素质。我们教师自己,也要有一种紧迫感,通过自学、进修、培训等途径,提高自己的各种素质。个别确实不适合做教师的,则应调离教育岗位。只有教师的整体素质提高了,实施素质教育才会变成每个教师的自觉行动,才能推动素质教育的车轮滚滚向前!

 

2011年11月5日
 

更新:2011-11-14 05:18:14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联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