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信息技术与基础教育整合的艺术魅力(下)

作者:枫叶 来源:枫叶教育网 点击:8500

三、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整合。
    将信息技术整合到学科教学中,通过改变教学结构,实现对学科教学进行根本性的改革,发挥信息技术手段的真正价值。
    众所周知,随着信息传递工具的改变,整个信息传递模式的模式也将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有人曾作过这样一个比拟:人类最初是用马车来传递信件的,不管人们对马和马车作出多大的改进,例如投资巨万改进马车或包装马使之更具有流线型,减少它在空气中的阻力,或装备马蹄,提高它的奔跑速度等等,但信息传递的速度不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如果将传统马车的效率定义为一个马力的话,那么,改良后的新马车至多达到1.2个马力,已趋于极限。
    但是,人们如果投资开发一个新型的与马车截然不同的传递系统,如汽车、电报等等,将会使传递效率得到大大的提高。据说,在电报发明后的第5天,所有马车传递业务全都关停。这充分说明,传递工具的改革,将会使传递模式彻底变革。目前,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和角色可能各不相同,也许是一种演示工具、也许是一种交互工具,但最终信息技术将成为辅助学生学习的高级认知工具,并带动教育的全面改革。 在教育发展过程中,以文字课本为主要教学传媒的教育模式,从根本上改变了以口传心授为主要传递手段的教育模式。
    同理,在信息社会里,以文字课本为主要教学传媒的教学模式,必将为以信息技术为教育传媒的新型教育模式所取代。教育必将从目的、内容、形式、方法和组织等方面发生彻底的变革。国外称这种变革为“第四次教育革命”。 前三次教育革命的内容分别为:1、教育青年的责任从家族转移到专业教师手中;2、采用书写文字作为与口语同等重要的教育工具;3、课堂教学与教科书的应用。这种全方位的教育改革的当务之急是改革教育的结构、内容和方式。当然首先要破除传统的旧教育思想,即传统的教学观、学生观和学校观。
    在将信息技术和基础教育进行整合的实践研究过程中,面对众多关于课程改革的现场课、观摩课等,我们常常凭感觉说哪节课更好,却找不到一个可依靠的标准或评定的依据,不知道哪一节“改革”得更深入。传统教学和目前大多数教学都严格按照教学大纲,把学生封闭在教材或简单的课件内,使其和丰富的资源、现实完全隔离。按照教材的安排和课时的要求来设计所有教学活动,如果课程内容较少,就安排一些讨论,多设计一些活动,如果课程内容较多,就采用“满堂灌”的形式,力保不超时、不少时。虽然采用一定的辅导软件,但是目前的辅导软件也都在上述思想下编制出来,因此也没有什么突破。整个教学都在以“知识”为中心的指导下进行,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及教学组织都和传统课堂教学没有什么区别,整个教学过程仍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学生仍然是被动的反应者、知识被灌输的对象。信息技术的引入,只是在帮助教师减轻教学工作量方面取得了一些进步,而对学生思维与能力的发展,与传统方式相比,并没有实质性的进步。
   信息社会需要有信息能力的新型人才,而信息能力就是指获取、分析和加工信息的能力,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资源可以说是浩如烟海,如何在广袤的信息海洋中快速、准确的找到自己所需的资源,如何迅速的判断资源的价值并对其进行取舍,如何合理的将资源重新组合为己所用,这些都关系到个人和团队的成败。
    在山东参观后,我撰写了《确立学生主体地位 促进学生展》的素质教育点滴谈专著,作了5场报告。从“应该有全新的教育理念、应该有一个完整的课程体系、应该有强烈的教改意识、应该有合理的考试制度、应该有明显的办学特色、应该有良好的育人环境”六个方面具体阐述了教育理念和经验。
学习洋思后,我撰写了《洋思经验在故县》文,发表在《灵宝晚报》上。
    故县教办采取“一制、二课、三抓、四学、五变、六升华”的措施,扎实有序地学习“洋思经验”,呈现出教研氛围浓、教研效果好的可喜局面。
    (一)、立章建制。各辅导区和各学校都制定出了切实可行的教改制度,为学习、探索、推广、普及、发展洋思教学模式提供了氛围和保证。
    (二)、上好“两课”。每个教师都要在本校上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汇报课”,在辅区上“过关课”。该镇李巧平等年轻教师在最近教委组织的课堂教学改革竞赛中,由于“模式到位、结构优化、手段更新、惜时增效”,受到了普遍好评。
    (三)、做到“三抓”。教办和学校从“抓教案、抓过程、抓效果”入手,具体落实洋思教学模式。近日,该镇还召开了洋思经验研讨会。
    (四)、坚持“四学”。一是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洋思经验的书面材料。教办给每个教师印发了一系列洋思经验的单行材料;二是组织教师仔细学习观看洋思录像课。一中等学校分学科、分教研组,多次组织教师反复观看洋思的录像课,探讨课堂结构。三是组织教师虚心学习“引导课”。教办组织全镇300多名教师,在镇一中和中心小学听了18名教师的“引导课”。四是潜心学习“示范课”。一 些学校纷纷邀请本镇的骨干教师作示范课。
   (五)、要 达到“五变”。变“课堂”为“学堂”,变“精彩讲”为“精彩学”,变“赛讲”为“赛学、,变“课后训练”为“当堂训练”,变“少数学好”为“全体会学”。教师们在上课时,基本上都能够掌握两个20分钟和两个80%:做到课堂讲授不超过20分钟;课堂训练不少于20分钟;课堂提问面不低于80%;教学目标达到率不低于80%。并且面向全体学生,保证两头学生和两个“运用”,让优秀生“吃得饱”,中等生和后进生“吃得了”,同时也能熟练、合理地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增强课堂的艺术效果。教师们在听课时,都能够把评价目标从“单一”转向“多元、,评价主体从“重教”转向“重学”,评价重点从“形式”转向“效果”。
    (六)、要实现“六升华”。让学生升华,让氛围升华,让方法升华,让手段升华,让模式升华,让效果升华,让理论升华。很多教师不仅自己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仔细操作洋思教学模式,而且还把洋思教学模式的优点和成绩向学生介绍,以激发学生自学的积极性,增强学生自学的能力和自信心,使师生形成合力。 目前,故县教办正努力创设以目标教学为基础,以“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为主线,以成功教育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当教育理论和学习理论得到充分发展和利用时,当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得到更系统、更科学的探讨和细化时,必然会推动教育发生一次重大的变革,促进教育内容、教学目标、教学组织架构的改革,从而完成整个教学的信息化,将信息技术无缝的融合到教育的每一个环节,达到信息技术和课程改革的更高的目标。
    我国大都采用投影仪作为电教显示终端,投影仪具有屏幕尺寸大、精确度高等优势,但光线在传送过程中会逐渐消散、减弱,与屏幕距离越远,精确度越低。加上受反光影响,学生可能根本看不清楚屏幕上的图像和字迹。其位置固定,环境变化或者光线变化,效果就很差。只能作为单纯的接受和显示终端设备,满足不了现代教育追求的“视”与“听”效果的统一。灯泡使用寿命只有2000小时左右,更换一个灯泡需要3000多元,使用费更高。
    背投电视清晰度高,接收的各种信号基本不受外界影响,加上采用75Hz变频逐行扫描技术,彻底消除了传统背投彩电图像大面积闪烁、行间闪烁和行结构线粗糙的痼疾,使每帧图像扫描线在单位时间内达到1520线(75Hz),8倍精密显像,图像清晰度、层次感、稳定性、亮度等各项指标均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背投电视还可以同时实现大屏幕上网、观赏电视、HiFi音响功能等多种功能,做到电化教育“视”与“听”的结合。
    用信息技术提供资源环境就是要突破书本是知识主要来源的限制,用各种相关资源来丰富封闭的、孤立的课堂教学,极大扩充教学知识量,使学生不再只是学习课本上的内容,而是能开阔思路,看到百家思想。
    因此,我力争用最先进的信息技术,传播最前沿的教改信息、最新鲜的教改理念、最丰富的教改经验,进行最精彩的教改展示。全镇今年陆续投资31、5万元,建起了2个微机室和3个多媒体教室。现有5个微机室、4个多媒体教室,拥有1部数字摄像机、一台笔记本电脑、7个地面卫星接收站和155台微机、276台投影器等电教设施器材。
    一个完整的信息化教育系统除了课件外,还需要一个强大的学习管理系统,并需要利用多种信息工具和大量的信息资源作为教学支撑。信息化教学是以教学过程的设计和学习资源的利用为特征的,其主要教学模式不同于课件的讲授/辅导、模拟演示,而是研究/探究型学习、资源型学习、合作型学习。
    新加坡在教育信息化方面可以说是一步登天,于1996年推出全国教育信息计划,拟投资20亿美元使每间教室连通因特网,做到每二位学生一台微机。在师资培训上实行政策倾斜,给予每位教师一台笔记本电脑。在1997-2002年的MIT总体教育信息化规划中,要1999年全国教师接受MIT应用能力培训,并把它作为师资资格聘用的重要标准之一。
    英国在1988年的教育改革中就将信息技术课程(Information Technology)列入全国统一课程中。十多年来,英国政府对中小学生在电脑的应用率上加大经费投入,10个中学生在校分享一台计算机,小学生18人中占有一台。英国的信息技术课程在中小学整个过程中分为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针对儿童的年龄及接受能力提出相应的、较为恰当的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的学业成就目标,通过对这两类目标的评价和检测,把握学生及教师两方面的情况。1998年英国以立法形式规定所有中小学中信息技术课程由原来的选修课全部改为必修课,并拟定中学信息技术课评价的九项标准。在国拨教育经费中,规定法定的6%必须作为学校专款专用的微机购置费,以保证英国20%中小学校上因特网,其中中学占85%,小学占15%。在师资培训上,英国政府更是投入巨资:1997年政府提供100万英镑为中小学教师配备计算机以及联结信息高速公路的中小学课程软件。1998年拨款一亿二百万英镑,1999年拨款一亿五百万英镑用于训练所有教师使用互联网。
    探索式教学和问题解决式教学等都是将信息技术作为研发工具的教学模式,而且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如何更好的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设计能更好的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模式仍是国内外所有教育人员奋斗的方向之一。
    在亚洲国家中,在精英教育方面走在最前列的国家是新加坡。从中学时代开始,新加坡就把每学年学习成绩排在前面的百分之几的学生作为将来成为优秀人才人选的依据,并通过高中和大学进一步筛选,最后留下的是最优秀的人才,他们依靠国家预算资助去美国或英国留学。如果他们在30岁前回国,将被起用为政府的局长级干部,在35岁前被委派做国家建设等重要的工作。新加坡推行的是,国家通过早期筛选和集中投资来培养少数人才。
  马来西亚的精英教育很接近于新加坡。由于有优待马来人的政策,因而也在马来人中挑选优秀人才。马来西亚的华侨在留学方面大都与国家政策无关,而是根据家庭的具体情况来决定子女的留学问题。 泰国的做法近似于日本。华侨虽然实际上处于支配地位,不过国民平等,而且教育普及水平很高,但没有突出的精英。
    菲律宾的精英教育情况呈现两极分化现象,即有钱的精英和贫穷的精英。有钱的精英大都去美国而不去其它国家留学。这个国家甚至被看成是美国的第51个,因为菲律宾的有钱人只认美国。但是,这个国家贫穷却很有才能有人大都去参军。 如果以留学生为标准来衡量精英的能力水平的话,那么排在最前面的是印度和中国,其次是澳大利亚、韩国、台湾和新加坡,再后面是马来西亚。
  精英应具备的最重要的资质是领导能力。所谓领导能力就是指具有能够归纳并使大家意见统一的能力。为了使大家的意见统一,就要尝试把与自己不同的意见全部摆在桌面上进行反复讨论,从逻辑上来说明自己为什么持这种意见。最终要说服持不同意见者,使大家的意见达到统一,而不能感情用事,憎恨或向么对自己的人发火。要冷静深入地进行讨论,以理服人。
    但是,日本的教育根本不教授这样的方法。日本只是教授,在学校要听老师的话,在家里听父母的话,不能违抗老师和父母之命。因此,日本人自然没有掌握归纳和统一意见的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讲,即使说日本不存在精英教育恐怕也不过分。改变这种状况最简便的教育方法恐怕是,采用新加坡式的早期筛选方法。但是,今天日本不可能把这种方式作为国家战略而采用。
    4月1日在郑州开会后,我们在归途中,利用汽车上的电视放听课录象、开会。4月9日召开了“惜时增效”研讨会,4月13日组织听课的教师作了示范课,第一次使用了现场直播技术。4月23日在上海参加全国中语会后,4月27日召开了“优化语文教学课堂结构”的结题会,会上放了自拍的录象,教师在多媒体教室作课,用电脑大屏幕展示经验材料,第一次使用现场录入技术。
    我在会上讲:新世纪我国的语文教育改革将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特别强调理念灌注实践和引导实践;实践检验理念和孕育理念。因而,教师则成为改革的自觉实践者。 新世纪对语文课程的要求为:一是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不是少数学生、尖子学生,也不是大多数学生,而是每一个学生;二是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该是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是基本的语文素养,不是全部的语文素养。同时应该知道,语文课程标准非常强调要养成学生多元观念,应该使学生了解世界的完整图景,这是世界各国课程改革的基本趋势。基本的语文素养应该是:能够满足学生社会的基本需要,能够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提供基本保障。
    我们虽然不是经验丰富的名师,但我们应该是学习最快的人,追求名师最急的人。聪明的人善于学习新的东西,智慧的人能够创造新的东西。我们既要做聪明的人,又要做智慧的人,在优化教学过程中,学习新的模式,创造新的模式。相信我们都能够成功! 4月29日召开了阳店镇构建“惜时增效”教学模式工作会。公布了《阳店镇构建“惜时增效”教学模式的十大细则》
    一、概念界定:“惜时增效”教学模式是“在有效的单位时间里,围绕教学目标当堂训练,针对课堂问题及时创造,依据学生差异促进发展”的综合教学模式。是阳店教办针对阳店教育现状,借鉴诸多先进教学模式的经验提出来的,有着与其他教学模式截然不同的特色、特征和效果的自主性的研究课题。
    二、模式特色:课堂效果最显著:“问题当堂拓宽,知识当堂学会,技能当堂掌握,训练当堂完成”。
    三、模式特征:“三还三让”、“十给十让”和“四成为”。 “三还三让”: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把创造力还给教师,让教育充满智慧挑战! “十给十让、”:给学生一个空间,让他们自己去占领;给学生一个时间,让他们自己去安排;给学生一个条件,让他们自己去锻炼;给学生一个困难,让他们自己去解决;给学生一个机遇,让他们自己去把握;给学生一个冲突,让他们自己去讨论;给学生一个对手,让他们自己去竞争;给学生一个权利,让他们自己去选择;给学生一个环境,让他们自己去感受;给学生一个题目,让他们自己去创造。 “四成为”:使课堂成为师生间进行交往、对话、沟通和探究学问的互动的教育舞台;成为引导学生掌握知识、培养学习兴趣和创造能力的教育场所;成为学生自主学习和能动探究问题的教育天地;成为教师的教育科学智慧和教学艺术才能进行充分展示的教育橱窗。
    四、模式要求:教师必须对教育教学的本质与精髓从容把握,对教材的理解与掌握高屋建瓴,对学生的心理或学习障碍才能够洞察了然,对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够运用自如;对教学时间、训练内容、学生精力、课堂问题作合理而科学的安排,使自己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理论素养、教育教学的研究能力、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等综合能力在课堂教学中不断有所提升,达到更科学、更高层次的“惜时增效”。
    五、教学思想:“三突出”、“四并举”、“五种思想”、“六个体现”的主体教学思想。 1、“三突出”:突出“精讲多练”,哪些精讲,讲到什么程度,哪些要练习,怎样练习效果好,都要重新定位,重新研究;突出“学生活动”,设计扩展性、发散性、创造性、训练性的教学,让学生调动多种感官进行听、说、读、写、议、算、答;突出“学法指导”,教给学生具体的学习方法,使之有效地获取知识。 2、“四并举”:“教学结果与教学过程并举”、“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并举”、“教师指导与学生会学并举”、“一般能力培养与创造品质形成并举”。 3、“五种思想”:“关心”每个学生 ,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尊重”学生人格,对学生要施之以爱心和耐心;“善待”学生 ,允许和善待学生的个体差异;“信任”学生都能创造性地进行学习 ;“相信”学生都能获得成功。 4、“六个体现”:体现“引导”,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激发学生兴趣达到乐学,教给学生方法达到会学,教会学生知识达到学会;体现“激励”,发挥激励作用,将微笑和激励带进课堂,激发热情,激励产生解决问题、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培养其良好的意志品质;体现“参与”,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全过程,充分地动脑、动口、动手,发挥主体作用;体现“表现”,培养学生在课堂上敢想、敢说、敢做、敢于自我探索、自我思索自我创造的良好学习品质,培养学生善于表现、善于争先的良好心理素质,让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体现“创造”,创造性地教学,敢于在教学方法、手段及艺术形式上进行创新,教得生动机智,培养学生创造性地学习,教会学生掌握思维方法,开阔思维空间,培养思维品质,学得生动活泼;体现“成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都要运用成功教育的思想和语言评价艺术,鼓励和肯定学生的见解,给学生成功的机会、成功的体验,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六、教学方法:“动乐爱创”教学法 。
   “动乐爱创”教学法就是用“动”的方法,贯彻“乐”的原则,达到“爱”和“创”的目的。“动”的方法,就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按照教材要求和学生特点精心设计教学过程,选择“动”点,设计“动”法。让学生在“动”中学习,“动”中思考,“动”中体验。“乐”的原则,即在教学中让学生感受到“乐”在课堂。在教学中,教师努力给学生创造一种宽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以“动”的方法刺激大脑皮层,使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学习知识、发展智能、培养创造力。由动而乐,在乐中学习。“乐”学有两种,一种是形式的、浅表的,一般反映在低年级生动形象的教学中,另一种是内在的、深入的,这种“乐”学往往是在学习到“火候”,尝到“甜头”之后,从内心体会到学习的愉快,从而形成稳定兴趣,自觉学习,以“苦”为“乐”。在此基础上,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寻找规律,掌握学习方法和技能,使之越学越聪明,越学越善学,逐步主动自觉地学习,具有创造性的学习。“爱”的目的就是通过教学,让学生从内心深处喜爱这堂课,喜爱这本书,喜爱这一学科。“创”的目的就是通过教学,让学生在课堂上敢于质疑问难,因为质疑问难是创造性思维极为宝贵的萌芽,教师应加以爱护、培植。
    “动乐爱创”教学法的十种方式是:
        ①创设情境,在“真”情“实”境中学习;
        ②设计操作,在实践操作中学习;
        ③借助艺术,在声色形情中学习;
        ④进行比赛,在竞争气氛中学习;
        ⑤安排游戏,在玩耍戏嬉中学习;
        ⑥组织表演,在自我表现中学习;
        ⑦指导读写,在诵读与练习中学习;
        ⑧进行实验,在动手探索中学习;
        ⑨运用演算,在想想算算中学习;
        ⑩观看影视,在声像感染中学习。
    “动乐爱创”教学法重视直观教学,依据儿童通过声音、色彩感觉和形象进行思维的特征,让学生在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自身体验中学习,教师教得更形象,学生学得更主动,并从“动”上升到乐于学习、善于学习,从具体到抽象,从形象到逻辑,从低级到高级,由浅入深地发展思维,培养能力,养成勇于创新、敢于探索的品质,使学生终生受益。
    七、学习方法:以自主型学习为主的接受型、研究型、分组型、合作型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综合学习方法。
     八、课堂问题:以激发学生问题意识、加深问题的深度、探求问题的解决方法、特别是形成自己对解决问题的独立见解的问题能力为目的。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以激发学习的兴趣,带着问题走出教室,以拓宽问题的思路。
     九、课堂评价:“两看”评课法。 一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否掌握两个20分钟、把握两个80%,即:教师讲课不得超过20分钟,学生课堂训练不能少于20分钟;课堂学生活动人次不低于80%,教学目标达成率不低于80%。 二看教师能否保证优秀学生“吃得饱”,中等生和后进生“吃得了”,能否熟练、合理地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增强课堂教学的艺术效果。
     十、构建过程:利用三年的时间,分“入围、达标、创优”三个阶段进行。 每个阶段以“一讨论、四展示”为框架进行活动。一讨论是思想到位:教师联系自己的实际,谈体会、谈感想,答完“阳店镇‘惜时增效’教学模式大讨论”学习思考题;四展示是行动到位:(1)模式教案展示,必须是自己所任学科十节相衔接的教案;(2)效果展示,必须是与教案相对应的十节课的学生全部作业;(3)课堂教学模式展示,从自己所任学科展示的相衔接的十节课中,选讲相关的一节;(4)听课记录展示,必须有两本本校教师听相关十节课的至少一节以上的听课记录。
教育管理人员和后勤管理人员,也要在构建模式教学中,进行理念更新,服务转轨,达到“一讨论,一展示”的要求,即:必须交验学习问答题讨论稿和与本单位教师课堂展示操作过程中,相对应的每期三十节以上的本人听课笔记。
    1、活动方法:挖掘内蓄,自愿报名,变被动为主动,实现落实到位。
小学:以辅导区为单位进行验收、评议。
中学:一中四中和二中三中各为一个“捆绑式”单位进行验收、评议。
中小学校长、副校长、教导主任:直接由教办组织验收、评议。
自己认为能够入围的教师,向辅导区、校(中学)、教办申请报名,同时交验学习问答讨论稿和相应的教案、作业和听课记录。验收合格后,抽签选课、讲课,辅导区或校利用周六安排讲课教师,评课人员,记分评课(60分为及格)。
    2、奖惩办法:实行讨论稿、教案、作业、讲课星级评优活动,四项内容各评前100名,一项内容为一个星级,共四个星级。每一学期筹措5000元钱,奖励在模式教学构建中“一讨论、四展示”中四星级全优的前10名一线的优秀教师外出考察学习,所在学校再补助500元钱,不足部分由自己垫资。在课堂教学改革竞赛中,获市级以上优质课等级奖的教师,可不再参加课堂教学模式展示。
“入围”、“达标”、“创优”是评职、评优、选拔的必要条件之一。否则,一票否决。 校长应在构建活动中,起积极的模范带动作用。每年十月一日以前,不能“入围”或“达标”、“创优”的,视其自动离职,请示教体局重新任命新校长。
    在每年十二月底以前未“入围”或“达标”、“创优”的教师,本年度考核定级为基本称职。同时作为下年度教师聘任必要条件考虑。
    3、组织建立:教办建立“阳店镇构建‘惜时增效’教学模式课题研究领导小组”。
一中(四中)、二中(三中)、中心小学和各辅导区建立七个“阳店镇构建‘惜时增效’教学模式课题研究实验小组”。
    4、基地设立:全镇设立七个“阳店镇构建‘惜时增效’教学模式课题研究实验基地”。

“阳店镇‘惜时增效’教学模式大讨论”学习思考题
一、关于主体教学思想的讨论。
  (一)联系课例说说:
     1、突出“精讲多练”时,你是怎样精讲?讲到什么程度?哪些多练了?怎样练习的?
     2、你是如何突出“学生活动”的?
     3、你已教会学生和正在教给学生什么样的具体的学习方法?
  (二)在“教学结果与教学过程并举”、“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并举”、“教师指导与学生会学并举”、“一般能力培养与创造品质形成并举”的四种关系中,请你选择两例说说你或者他人是如何并举的?
  (三)联系课例说说:(5个问答题)
     1、 你是如何“关心”每个学生 ,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的?
     2、 你是如何“尊重”学生人格,对学生施之以爱心和耐心的?
     3、 你是如何“善待”学生 ,允许和善待学生的个体差异的?
     4、 你是如何“信任”学生都能创造性地进行学习的?
     5、你是如何“相信”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
  (四)联系课例谈谈:( 6个问答题)
     1、 你是如何体现“引导”,来激发学生兴趣达到乐学,教给学生方法达到会学,教会学生知识达到学会的?
     2、你是如何体现“激励”,将微笑和激励带进课堂,激发热情,激励产生解决问题、克服 困难的勇气和信心的?
     3、你是如何体现“参与”,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全过程,充分地动脑、动口、动手,发挥主体作用的?
     4、你是如何体现“表现”,让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的?
     5、你是如何体现“创造”,敢于在教学方法、手段及艺术形式上进行创新的?
     6、你是如何体现“成功”,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成功教育的思想和语言评价艺术,鼓励和肯定学生的见解,给学生成功的机会、成功的体验,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的?
二、关于教学法的讨论 。
  (一)简答:
     1、什么是“动乐爱创”教学法?
     2、“动”的方法是什么?
     3、“乐”的原则是什么?
     4、“爱”的目的是什么?
     5 、“创”的目的是什么?
  (二)联系课例谈谈你是如何运用“动乐爱创”教学法的十种方式的(从中任选三种)?
     ①创设情境,在“真”情“实”境中学习;
     ②设计操作,在实践操作中学习;
     ③借助艺术,在声色形情中学习;
     ④进行比赛,在竞争气氛中学习;
     ⑤安排游戏,在玩耍戏嬉中学习;
     ⑥组织表演,在自我表现中学习;
     ⑦指导读写,在诵读与练习中学习;
     ⑧进行实验,在动手探索中学习;
     ⑨运用演算,在想想算算中学习;
     ⑩观看影视,在声像感染中学习。
  (三)你认为“动乐爱创”教学法有什么优点?它最显著的效果是什么?
  (四)你最欣赏或使用的教学法是什么?举课例说明。
三、关于评课标准的讨论。
  (一)“两看”评课标准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二)“两看”评课标准能不能科学地评价一堂课?为什么?
  (三)你还有科学的评课借鉴标准吗?如果有请详细谈谈。
  (四)你觉得你最成功的是哪一节课?符合“两看”评课标准的哪些内容?
四、关于学习方法的讨论。
  (一)什么是接受型学习?举课例谈谈。
  (二)什么是研究型学习?举课例谈谈。
  (三)什么是合作学习?举课例谈谈。
  (四)什么是自主学习举课例谈谈。
  (五)素质教育的六大教学模式是什么?试结合课例选其中一个,对照“动乐爱创”教学法进行比较论述共同点和不同点。
五、关于课堂问题的讨论。
  (一)有人说,“没有‘问题’的课堂才有问题,有‘问题’的课堂才没问题,传统教学是把有‘问题’的课堂变成没问题,现代教学是把没‘问题’的课堂变成有问题,问题是学生形成创造力的动力”。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二)有关资料介绍,一个美国科学教育代表团到上海访问,听了一堂一位优秀的特级教师在很有名的重点中学主讲的高中一年级的物理课。其教学目的明确,教学内容清晰,教学方法灵活,有理论、有实验;教学过程活跃,教师问问题,学生回答问题,师生互动,气氛热烈;教师语言准确简练,教学时间安排精当,当老师说“这堂课就上到这里”的时候,下课铃声正好响起,掌声雷动。可是美国客人却没有表情。当请他们谈谈观感时,他们反问:“既然老师的问题学生都能回答,这堂课还上它干什么?”谈谈你的看法。
  (三)中国的教师善于通过问问题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如果学生把老师的问题都回答出来了,那说明学生对老师讲的知识都掌握了,没有问题了。于是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没有问题走出教室。这种质疑设问,师生互动的“去问题教育”方法固然要比灌输式的“没问题教育”方法要好得多。但“问题”的关键是有没有问题意识和问题能力。这可以说是创造性和创新能力的基础。早在30年代,陶行知先生就言简意赅地说,创造始于问题。有了问题才会思考,有了思考才有解决问题的方法,才有找到独立思路的可能。有问题虽然不一定有创造,但没有问题一定没有创造。联系课例谈谈你是如何解决课堂问题的。
  (四)我国的高才生,到美国去读书,格外地用功,上课认真记笔记,下课认真对笔记,考前认真背笔记。考试时,老师讲了6点,绝对不会答5点半,却得不到满分。而一些学生只答了1点、2点,还是满分。问及老师,老师说:“我讲课的目的就在于启发大家通过我讲的6点,形成你们自己的思考,得到你们自己的答案。你答了6点不错,可是这6点我都已经讲过了,你还说它干什么呢?他们只答了1点、2点,那虽然是从资料上获取的,但有创见,是他自己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结果,当然能得满分。”由此看来“没有问题的学生不是好学生”。
    1、你是如何看待没有问题的学生的?
    2、你是怎样看待标准答案的?当学生回答“我认为、我觉得”时,你欣赏的是正确与否,或是思维过程?为什么?
    3、你认为作为教师是以知识的传授为目的?还是以激发学生问题意识、加深问题的深度、探求问题的解决方法、特别是形成自己对解决问题的独立见解的问题能力为目的?为什么?
    4、如何做才能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带着问题走出教室?。
六、关于认识态度的讨论。
  (一)如果只有校长的积极性,而没有教师的积极性,那么改革就不可能深入;如果只有教师的积极性,而没有校长的积极性,那么改革就不可能持久。你是如何看待这两句话的?
   (二)没有人能够给我们提供最好的教学模式,就是有,那也是不完美的。我们提出的“惜时增效”教学模式是否科学、完善?应该如何界定和完善?
   (三)虽然我们每个人都不是经验丰富的教学名师,但应是改革速度最快、学习能力最强、追求名师最急的人。你认为我们进行的“一讨论、四展示”的“惜时增效”教学模式的入围过关活动对提高教学质量有作用吗?为什么?如果没有,你说应该怎么办?
   (四)聪明的人善于学到新的东西,智慧的人经常创造新的东西。聪明有智慧的人,当面对主要挑战时,他们能够尽可能多地把自己的智力资源释放出来,因为现实的挑战,总是超越现存的理论。你觉得学习和创新对你来说哪个重要?为什么?
   (五)“任何一种教学模式,是昨天学习的结果,今天创新的成果,如果不进行自我完善,将是明天失败的恶果”。你如何看待这句话?
   (六)要想在课堂教学改革中成为赢者,就得从竞争对手的队伍中跑出来,而不是在队伍之中。因为课堂教学改革是一场全新的赛局,有着与以往不同的赛场规则。谁能够比较快地适应它,跑在前头,谁就是赢家。你认为是老教师“跑”得快?或是年轻教师“跑”得快?为什么?
   (七)当你答完以上六个方面的讨论题后,你一定是一位心系阳店教育的好教师,那么请你最后说说,阳店的教学模式应该形成一种什么样的特色,才能使阳店教育进入辉煌阶段。 (答题要求:1、分六个部分单独装订成册;2、尽量联系自己的课堂实际,有理论、有课例、有自己独特见解;3、切忌抄袭,可以在互相交流,讨论后,形成自己远见卓识;4、本讨论目的在于提高大家的认识和理论水平,便于大家实践、完善“惜时增效”教学模式,恳请畅所语言;5、本讨论包含阳店教育战线上的所有管理、执教人员;6、从六个部分中各评选出100个优秀讨论稿给以奖例,每个教师在不同的方面都有获奖的机会。) 现代教育改革的核心是使学生变被动型的学习为投入型的学习,让他们在真实的环境中学习和接受挑战性的学习任务。在教育中应用技术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习形态由低投入(被动型)转向高投入(主动型)。在教学过程中,教的活动和学的活动技术有一定的依赖性。
    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和普及,不仅仅是在中小学增加开设一门新的课程,也不仅仅是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技术原理、网络及应用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通过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在现代信息环境下的良好的价值观、道德观、法律意识;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促进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转变和更新,促进学习方式与教育方式的变革,为学生生动、活泼、自主学习创造新的空间与条件。
    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必将对推进素质教育产生前所未有的深刻的影响,我们必须紧紧抓住这个契机。

                                    网址:http://fengyeedu.126.com
                                    办公电话:03986861638
                                    家庭电话:03988854694
                                    移动电话:13939866638

更新:2002-08-22 00:00:00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联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