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让教研员成为教师成长的托举者,这个省这样在做!

作者:褚清源 来源:中国教师报 点击:562

什么地方重视教研,什么地方教育质量就能提高。


来源 | 《中国教师报》

作者 | 本报记者 褚清源


一年前的9月16日,在杭州师范大学的一间会议室里,聚集了一批来自河南教研系统的教研员。这是由22名中原教研名家培育对象和42名骨干教研员培育对象组成的学习团队,其中中原教研名家培育周期三年,骨干教研员培育周期一年。


这一次,他们将开启一场具有破冰意义的研修之旅。在启动仪式上,河南省教育厅总督学刘林亚说,这是河南首次针对教研员群体创设的专业发展通道。


回望过去一年,河南省教育厅为什么要启动中原教研名家培育工程和河南省骨干教研员培育计划?这些培育对象经历了什么样的学习?


教研员跟岗学习


教研员也需要被看见



教研员一直是基础教育教学质量背后的“隐形翅膀”。在河南省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发展中心主任李海龙看来,教研员是促进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少数”,什么地方重视教研,什么地方教育质量就能提高。但是,一直以来教研员缺乏系统而专业的培训,缺乏清晰的职业发展通道,更缺乏应有的激励机制。


河南教育人口多、专职教研员少、教研队伍相对薄弱。面对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要求,教研员面临诸多新的挑战,教研员队伍建设成为摆在发展面前的重要课题。


2022年3月,河南省教育厅印发通知,决定培育认定20名中原教研名家,培育100名骨干教研员。于是,由河南省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发展中心牵头,构建了教研员全员培育、省级骨干教研员培育和中原教研名家培育的教研员三级培育体系,统筹设计了系统性、梯级化的教研队伍攀升体系。


半年后,中原教研名家和河南省骨干教研员培育计划启动仪式暨集中培训在杭州师范大学举行。刘林亚在启动仪式上寄语与会的教研员:“通过对中原教研名家和河南省骨干教研员的系统培育,在专业发展上要实现三个转向:从单一关注教材教法转向关注学习原理,从重在组织活动转向重在培育教师,从重在关注课堂教学中的具体经验转向关注理念更新和教师学习文化的再造,引领形成一支政治素质硬、职业道德优、教育理念实、政策研究深、教研水平高、组织能力强的专业化教研队伍,为全省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教研人才支撑。”


培育计划的启动标志着河南省首个教研员专业发展的金字塔式攀升梯级已初步形成。据河南省教育厅教师教育处副处长肖向毅介绍,骨干教研员完成一个周期的培训后,考核优秀者可以优先推荐进入中原教研名家的培训序列,考核不合格的骨干教研员和中原教研名家培育对象则会被淘汰,从而形成以评促培、以培促研,培育、教研、评价一体化推进的教研员培育新模式。


戢明和吴玉华是河南省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发展中心教师发展部负责人,她们参与两个培训项目的组织工作最多。“默默无闻的教研员也需要被看见。”在她们看来,教研名家和骨干教研员培育计划为教研员开辟了独立的培训通道,让教研员发现了自己的价值,厘清了自己的定位,同时也让教研员被看见、被肯定。


让她们感动的是,尽管来自不同县区,但参培教研员有相似的热情和情怀,有理想主义的底色,这样一批教研员被托举起来,会让教研员的形象更鲜明,让教研员真正既能“教”又能“研”,成为一线教师认可的接地气的学科首席。


主动卷入的研修



今年6月的一场体验式学习,让鹤壁市淇滨区教研室教研员高爱红至今念念不忘。那是骨干教研员培育对象在河南鹤壁进行的集中返岗学习。那天,学员每6人一组共研名师工作室的实施方案,并形成可视化的讨论成果——研修海报。


高爱红后来在自己的学习日志中写道:各组展示可谓十八般武艺齐上阵,毛笔字、简笔画、鱼骨图、树状图,可谓精彩纷呈、创意无限。起初还有学员游离在外,觉得这样有点浪费时间,但是随着课程深入,大家渐渐卷入其中,尤其是课堂最后,授课教师的一番点拨让大家豁然开阔,原来在教学的显性目标之外还有一个隐性目标。培训结束,大家写下的落地思维学习单是课堂生成的又一大成果。“看似随意的安排,实则隐含章法,每一个有意无意的流程都是颇具内涵的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让我感悟到了‘学员即资源,流程即课程’的研修魅力。”高爱红说。


同样是骨干教研员培育对象,商丘市基础教研室生物教研员张静曾在杭州高级中学贡院校区跟岗学习。在这里她见证了一场跨学科的同课异构,以跨学科、多情境、新思维为特征的情境教学下的跨学科项目学习,让她大开脑洞,“这个真的很有趣,回去我要亲自尝试一下”。


作为培训课程的设计者之一,河南省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发展中心副主任丁武营告诉记者,培育基地对学员明确了“五个一”的成果要求,即一项区域教研创新案例,一项获准立项的课题,一篇高水平学术论文,一篇校本教研指导成果报告,一篇工作室建设成果报告。这“五个一”中每一项都极具挑战性,要求教研员既要躬身实践,还要站在理论高度凝练,目的在于通过有形成果的拉动,以产出为导向,引领培育工作的有效推进。“我们的课程不是指导教研员如何上好一节课,因为他们能走上教研员岗位都是一把上课的好手。重要的是品鉴课堂、建设课堂,能够帮助教师清晰地指出好课好在哪里,并给出具体改进提升的方向和路径。”参与课程设计的杭州师范大学教授申宣成说。


骨干教研员培育对象、南阳市基础教研室教研员荆延志这样描述一年的培育课程:线上线下培训,跟岗返岗实践,读书交流分享,沉浸式活动体验,阶段成果分享指导。“一年的学习让我深刻领悟到,业务提升是最大的师德,离开科研的教学是梦游,离开教学的科研是流浪”。


让学员充分展示自己的成果和思考,是课程特点之一。“大家每一次的成果分享都让我受益良多,给我打开了教研的另一扇窗。”高爱红说,“我从开封市教研员高冉的分享中懂得了以评促研,从信阳市教研员张思齐的分享中看到了深度教研,从洛阳市教研员张红利的分享中理解了多元研修。”


中原教研名家培育项目的课程同样精彩。今年3月,中原教研名家培育项目2023年第一次集中培训走进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为期15天的培训,围绕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实现了深度联动和团体共学。


这次集中研修培训课程主要聚焦“新课标解读与落地”“语文特色课堂”“语文作业设计”“学习任务群”“教学特色提炼”“教学主张凝练”等主题,采用专题讲座、工作坊研修、参访观摩、主题研讨、小组研修等多样化研修方式,按需设计课程,突出主题式、参与式特色。


让中原教研名家培育对象、河南省郑州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语文教研员余昆仑记忆犹新的是,那次培训是与中原名师联动学习,他们联袂策划了一场名为“珠豫·春之约”朗诵诗会,一首原创诗文《我们和春天有个约会》的诵读,为这次学习留下美好回忆。


中原教研名家和骨干教研员培育都是通过“育用”结合的方式开展,并与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西南大学、杭州师范大学等国内大学合作共建了高水平培育基地。这些培育基地为学员分别配备了理论导师和实践导师,课程内容涉及“理论研修、实践研修、教科研指导、工作室建设、区域教研引领”五个方面。“这样的培育不仅要让学员更新知识、刷新思维,还要让他们回到工作岗位能发挥示范带头作用。”戢明说。


优秀教研员的样子



在过去的一年里,张思齐比以往读了更多的书,曾在半年时间里详细研读了《项目化学习设计》等15本专著,比以往遇到了更多新概念、新理论,知道了课堂如何从对话中心走向任务中心,明白了教研员要善于用理论指导实践,从实践中凝练成果。


张思齐是河南省信阳市教育教学研究室小学语文教研员,作为河南省骨干教研员培育对象,一年来她先后赴浙江杭州、嘉兴等地跟岗学习,让她最有获得感的是,读书与写作成了加速自己成长的“关键路径”。“一年的培育期很快就结束了,对我来说,结束则是另一种开始。”张思齐说。


与张思齐不同,作为中原教研名家培育对象,余昆仑最大的收获是课题研究取得了新的突破。他选择的研究课题是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的设计。如何通过学习任务群的设计,让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做事”,进而培育核心素养?经过一年的学习,余昆仑建构起自己的设计框架。按照课程安排,今年10月他将赴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跟岗学习。“这样的跟岗学习我很期待。”余昆仑说。


驻马店市教育课程与教学发展中心教研员邱亮,也是中原教研名家培育对象。今年暑假,邱亮的工作日程排得很满,他应一线教师的要求,奔赴不同县区进行培训指导。


凝练教学主张是中原教研名家培育对象的既定主题。邱亮就是率先凝练出自己教学成果,并成为助力一线教师成长的先行者。曾一路过关斩将,先后获得了市级、省级和国家级优质课一等奖的邱亮,在实践中总结形成了“输出课堂”,其核心主张是通过费曼学习法,让学生以教代学,用输出倒逼输入。输出课堂追求的目标是,让学生自主管理小组和班级,养成“为自己负责”“为团队负责”的习惯,让学生以输出倒逼输入的“以教代学”,养成连续性深度思考的习惯,最终实现“教师工作轻松”与“学生素养提升”的双赢局面。“一线教师更喜欢轻负高效、简单易行的教学。”邱亮说。


姬文广是郑州市教育局教研室主任,作为中原教研名家培育对象,最近他一直在思考何谓学科本质的问题。在他看来,不少教研员对跨学科和学科本质的认识不够,往往是从教科书呈现的角度来看学科,对学科世界里到底有什么缺乏必要的研究。他还借鉴培育课程的思路,在教研室内部通过项目制促成长、出成果,让每个教研员自由组队报研究项目。“这既是在托举一线教研员,也是为他们赋能。”姬文广说。


这与河南省教育厅教师教育处处长李松原的期待高度吻合。正像她曾寄语培育对象时所说的,“有深厚的专业情怀、有渊博的专业知识、有精湛的专业能力是优秀教研员应该有的样子,希望大家成为信念坚定的领路人,成为有实践能力的研究者,成为教师成长的托举者”。


今年1月3日,许昌市普通教育教学研究室教研员吕蔚屏的“教研名家工作室”正式成立。工作室有核心成员19人,旨在探索素养导向下“目标聚焦,方法明晰,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语文课堂新样态。这是吕蔚屏发挥辐射带动作用的开始。吴玉华说,培育工作启动以来,先后建设“学习型、合作型、辐射型”工作室68个,学员在市级以上课题立项52项,学员累计发表文章80余篇。


教研员是具有坚定理想信念、深厚教育情怀和扎实专业功底的幕后英雄。“无论中原教研名家还是骨干教研员培育对象,都希望他们不断完善自我,成为超越技术的教育引路人和课改先行者,和一线教师始终站在一起,共商共建共享,做撑起基础教育健康发展的新时代教研人。”李海龙对这支教研员队伍有更高的期待。


更新:2023-09-29 06:26:59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联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