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图文)父母守身孝道 子女成龙变凤

作者:fengyefy 来源:bzyc 点击:11257

——讲述身边搏动心愿的励志故事

2000年10月30日,《三门峡日报》在第三版刊登了一篇我以“枫叶”笔名撰写的文章——《心愿》。11月3日,《灵宝晚报》(现改为《金城灵宝》)在第四版全文转载。文章讲述了这样一个感动人心的故事——

心愿
我的邻居索寿金,有一儿一女。老大名秀美,在河南师范学院读大四;老二献佳,在河南医学院上大一。一家出了两上大学生,村里人十分羡慕。但他靠收废品赚钱养家,供子女上大学,却叫一些人小看。然而,羡慕也罢,小看也罢,寿金全然不顾。他似乎觉得,自己每天收的不是废品,而是希望、是未来、是“金子”!因为他一生的心愿是圆儿女大学梦。
他和妻子过得特别清贫,夏天的衣服总是晚上洗白天穿,三年了他才买过一件背心。他俩宁愿天天吃咸菜,也不想让儿女上大学受委屈。他有一头毛驴和一辆架子车,农忙时不仅用以耕作自家的农田,还为别人助耕;农闲时,他则赶着毛驴车跑遍村村寨寨,起早贪黑地四处奔跑收废品。妻子有时给人家装苹果打短工挣俩小花钱儿。两口子憨厚、朴实、勤劳,对知识的追求远远超过了对金钱的欲望,因而,他俩再苦不苦孩子,再难不难学生。尽管,自己从未上过中学,然而,儿女能够上大学就是他俩最大的精神财富。比起那些家庭富裕而儿女不争气的人家来,两口子虽然没有看不起人家的念头,但总觉得自己比任何人都富有,心里塌实得很多。
女儿秀美特别懂事,也很争气。父母没有显赫的地位让她炫耀,但父母那勤劳、质朴的品质时刻激励着她刻苦学习。她没有因为父母的地位而自卑,更没有因为经济拮据而辍学,反而因父母的伟大、慈祥而自豪,因生在这样的家庭能上大学而骄傲。她自知家庭贫寒而很少向父母要生活费,因为家里还有一位在灵三高上学的弟弟。她把第一次得来的奖学金买了一辆自行车,和他父亲一样走东家跑西家,但不是收废品,而是在双休日做家教。每个双休日能挣五、六十元足够她吃上一星期,而且还能节余一点钱给她添置几件便宜衣服。在秀美的身上既有她父母勤劳的一面,又有她自己勤学的一面。她报考了研究生,而且成绩还相当不错,为了解决上学费用,她不得不在暑期回家向辛勤的父母“求援”。
那天,凌晨三点多,她从灵宝下了火车。步行到门口时,母亲给她开了大门。进了屋门,母亲满脸愁容地告诉她,父亲昨天出门一夜未归……不一会儿,寿金回来了,浑身泥土和血迹。原来,他在归途中遭到一持刀歹徒的抢动。搏斗中,寿金受了点轻伤,便弃车丢驴跑向附近村子叫人。等叫来人时,歹徒已逃离,车子翻在路边,毛驴守在车旁……秀美劝父母不要悲伤,好在有惊无险,父亲能平安回来就是全家人的福气。这一天,秀美没有出门,她既没按惯例去拜见老师,也没有去看望同学,而帮母亲为考上河南医学院的弟弟拆洗被褥。但是,仅做这一点家务并不是秀美心里报答父母的真正意愿。此时此刻的索秀美,并不满足于上大学的心愿,她心中萌生的、升腾的理想更崇高、更远大。她要凭自己勤奋和智慧攻读学位,让父母跟着她和弟弟安度幸福晚年。就这样,秀美带着她父亲给的200元钱,带着她编织的美好心愿,于当天晚上乘上了去新乡的火车……
故事见报后,我们村里的人争相传阅,奔走传颂。当然,最为激动的是故事的主人翁——“索寿金”夫妇和一双争气的儿女了。
如今,七、八年过去了,文中的辛勤父母是否实现了自以为非常重要的精神富有,而安度幸福的晚年呢?文中的乖巧儿女是否达到了自己编制的美好心愿,而成龙变凤呢?
特别需要声名的是为了保护未成年人,当时报纸上全部采用了化名,现在我就要揭开这神秘的面纱了。
“索寿金”其实就是我们村周边方圆几里的村民都知晓的“废品大王”——左守身,当年,他赶着一辆毛驴车历尽千心万苦,跋涉千山万水,跑遍千家万户,拉走千车万辆,回收的不是“废品”,而是胸中满怀心愿的“金子”,因而,我将左守身的真实姓名改为寓意深刻的化名——“索寿金”。
“秀美”和“献佳”都是我在村里当小学校长时的学生。化名为“秀美”的姐姐——左苏丽,1977年出生,先后在灵宝一高、河南新乡师院、厦门大学就读,2004年暑期被西北大学聘任,现在攻读更高学位。化名为“献佳”的弟弟——左海军(曾用名建纳),1982年出生,先后在灵宝实验中学、灵宝三高、郑州大学医学院就读,现在广州中山大学读研究生。
我们村在新世纪能读到免费研究生的孩子有10多人,但是,在这样一个贫困的家里竟然出了两个研究生,而且是免费的,实在是罕见和羡慕!
其实,今年50多岁的左守身,闻名乡里的不是他的职业——“废品大王”,而是,他的美德——“尊老爱幼”。正是他的人格魅力感染了村民,道德行为感悟了子女。
自小学上学时,左守身就是一位品学兼优的学生,至今,他还保存着几十年前,脖子上系着红领巾的童年照片。命运并没有让左守身完成自己十分渴望追求的高中乃至更高一级的学业,却让他多次在县、乡两级团代会上,度过火红的年代,燃烧激情的岁月。
古有“二十四孝”,今有“守身孝道”。村里很多家庭都以大孝子左守身为“敬老典范”,孝敬父母,教育子女。
左守身的母亲,一生勤劳厚爱,晚年不幸积劳成疾,卧床不起两年半。俗话说,炕上睡病人,炕下是急人。心急如火的左守身到处求医为母亲治病,挖死擦尿为母亲洁身。虽然,贤惠的妻子李秀琴也是他伺候母亲的好帮手,但是,他图的就是多干脏活、累活来报答母亲的恩德,煎药喂饭、洗换尿布都由他一人承担。妻子只好包揽了更繁重的家务活和地里活,尽量给丈夫腾出精力照顾好自己的公婆。在母亲从病倒到去世的时间内,夫妻俩同母亲同住一孔窑洞,母亲睡热炕,他们和孩子挤床子。凡是来探望病人的亲友都感到,夫妻俩把窑洞收拾得很干净,迟早去,都没有异味。
那时,左苏丽和左海军正在上学,经常看见父亲下地干活时,不分春夏秋冬,总是提着一篮子奶奶弄脏的衣服、衣片,下晌时捎带洗干净了才回来吃饭。即使在冰天雪地、河水封冻的冬天,父亲也不例外,就是砸开水面上的冰层,也要把脏衣服和衣片洗干净。父亲的孝道和母亲的贤惠,在姐弟俩幼小的心灵中埋下了爱的种子,播下了报恩的心愿。
左苏丽上学、成家(2007年5月1日结婚)、立业(2004年暑期)的30年中,从来没有让父母熬煎过。那年,高中毕业,已经被洛阳师专录取,她没有去报到,硬是再复习一年考取了河南新乡师院;那年,部队军校相中了她,但是,她依然放弃,追求自己理想的学业;那年,有单位出钱委培她,包毕业分配工作,但是她断然拒绝,坚定攀登自己向往的宝塔。最终,她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考取了厦门大学免费博士研究生。就在她赴厦门大学面试时,父母担心她一个人去不保险,她说:“不要紧,那里有我同学。”关心地问她:“要钱不要?”她说:“不要,暑假里我作家教已经挣了2000多元钱足够了。”
就是这样一位从农村走出来的姑娘,凭着自己磨练出来的自强、自信的顽强意志和睿智,实践着“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的古语,搏动着铭记心中的心愿。
在我的记忆中,左苏丽在小学就是一位勤奋、好学、懂礼貌,让老师喜爱的好学生。特别是在大学生活中,她的德能、智能、技能、体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当了学生会干部、入了党、各门功课优秀的占多数,而且,精通微机和爱好体育锻炼。难怪2003年10月在南京参加“第七界计算机数学年会”时,西北大学的教授一眼就看上这位德才兼备的人才。
在左海军的心目中,父母的恩德,姐姐的勤学,着实为他树立了人生理想的丰碑。凭心而论,他的品行和学业也并不比姐姐逊色。姐姐是大学优秀学生干部,他是大学三好学生;姐姐参加国际马拉松大赛获纪念奖,他参加全国高中数学竞赛获一等奖。姐弟俩比翼双飞:一个从教,教化人的心灵;一个学医,健康人的躯体。
左苏丽在西北大学工作后,实现的第一心愿就是让父母去洛阳看牡丹,但是,尽管她好心好意地为父母买好了车票和门票,但是,都被父母婉言谢绝了,因为,农活忙啊。
2006年的金秋十月,左苏丽又一次为父母买好车票,陪父母在自己工作的地方——西安市,游览名胜古迹。左守身夫妻俩对慈恩寺——大雁塔特别感兴趣,尤其是坐在陕西小吃的铜雕塑凳子上,左守身的心情特别舒坦。
圆了自己的心愿后,左苏丽一边供给弟弟上大学,减轻家里的负担,一边动员父亲告别毛驴车,卸任“废品大王”,按照她自己当初的心愿——让父母安度幸福的晚年。

但是,闲不住的父亲左守身成了村里一家企业管理的好帮手;心底善良的母亲李秀琴是村里生产小组的女组长,从西安市慈恩寺领悟的孝道又在她俩和子女身上发扬广大,实现着更伟大的心愿。


刊登《心愿》的报纸

父母的荣誉

童年时期的父亲左守身

青年时期的父亲左守身(后排中)

左守身母亲的遗像

左起:左淑丽、母亲李秀琴、父亲左守身(拍于西安大雁塔广场)

父亲左守身的老百姓本色

童年时期左淑丽(右)、左海军(左)与父亲左守身的合影

全家福

父亲左守身、母亲李秀琴终于能够安度晚年了

左淑丽的荣誉

左淑丽的大学生活

出席证

德能的体现

智能的体现

技能的体现

体能的体现

特色象征

自强不息 止于至善

左海军的荣誉

左海军的竞赛成绩

左海军的竞赛成绩

左海军(后排右一)的小学毕业照(二排右起第六为作者——杨丰烈)
更新:2008-03-01 06:58:15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联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