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鲁迅与灵宝的情缘

作者:文图:郑毅 来源:灵宝 点击:2341

1924年夏,在豫西灵宝的黄河边一望无际的枣林里,圆溜溜的枣子缀满枝头。这时,从码头边走来一行人,其中有位身着长衫的清瘦男子,他留着浓浓的一字胡须,面容虽沧桑,但精神矍铄。一看到枣林,他就情不自禁地发出感叹:“灵宝号称桃林,今天来到这里,不见一棵桃树,却只见大枣累累。”

这位着长衫的先生就是鲁迅,此行应邀前去西安讲学,途经灵宝。后来,他的好友曹靖华曾给他邮寄了一些灵宝大枣,随后收到先生回信:“灵宝大枣品质极佳,为南中所无法购得。”对于灵宝枣子,曹靖华也曾吟诗赞曰:“顽猴探头树枝间,蟠桃哪有灵枣鲜。”


灵宝大枣生长在黄河沙地,个大色艳,肉厚味甜,在古代就是皇室贡品。1934年,灵宝大枣就曾作为河南名产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得金奖,走向世界。

如今,在灵宝,当地人每每介绍特产大枣,就要提到鲁迅。鲁迅先生当年肯定不会想到,自己的无意点赞,成了灵宝大枣的形象代言。他曾在文章中写道:“我家院子里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还是枣树。”在灵宝人的记忆里,枣树这一文化符号,充满着乡情与美好。

鲁迅先生为什么要去西安讲学?1924年,西北大学邀请他赴陕讲学,想到正好借此机会到西安看看,搜集创作材料,他便欣然应允。一路上,鲁迅先生兴致勃勃,到了灵宝,他禁不住赞美:“真不愧是美人出生的地方!”

那个时候,交通极不方便,鲁迅先生一行先是从北京坐火车到陕州,当时陇海铁路只修到陕州。然后,他们又坐船逆流而上到灵宝,再到潼关,最后坐汽车到临潼、西安。

途中还发生了一段小插曲。一行人到陕州时,前往陕州去迎接鲁迅一行的是陕西省长公署秘书张辛南。张辛南和他们一起坐着轮船前往潼关。没想到到了晚上,天公不作美,正好遇上暴风雨。张辛南后来回忆,那整个晚上,他都提心吊胆,“时时出仓探望情况”,结果几次都被船主呵斥了回去。之后船主才告诉他,在黄河上划船的人都比较讲究,怕不停地出舱探看会惊怒龙王。昨天晚上,风雨太大,有段时间船只退不进,一直往后倒,差不多退行了十余里,幸好没退到鬼门关。原来,在陕州附近的黄河中,有座砥柱山,将河道分为人门、鬼门、神门,船只有从人门中过才可平安。(见张辛南《追忆鲁迅先生在西安》)。

路途如此艰险,实属不易。同行的北师大教授王桐令回忆,当时的船舱太低太小,他们坐也不是,躺也不是,站着更不可能,他们中间大多为北方人,更不习惯在船上方便,真是煎熬。而鲁迅先生,从小生在水乡,对坐船早已习惯,并没有感到煎熬。他每日盘腿坐在中间,不慌不忙地给大家讲故事。(见王桐令《陕西旅行记》)

除此之外,鲁迅先生还和三门峡的文化名人曹靖华有过亲密交往。

曹靖华出生于卢氏县五里川的路沟口村,是著名的翻译家、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曹靖华不仅是鲁迅先生的学生,更是他志同道合的朋友。

1922年,鲁迅先生在北京大学当教授。李大钊先生介绍曹靖华去北京大学旁听,学习俄语,曹靖华还听了鲁迅讲的中国小说史略课。以后,翻译中遇到疑难问题,曹靖华就写信向鲁迅请教。1925年,曹靖华参加了未名社,鲁迅也是未名社的成员。这期间,曹靖华翻译了《烟袋》《第四十一》等大量进步文艺作品。

应鲁迅之邀,1931年冬,曹靖华在列宁格勒的酷寒中,翻译了苏联长篇小说《铁流》。当时,鲁迅先生自己拿钱以“三闲书屋”的名义出版,还联系内山书店秘密发售。曹靖华在苏联也买了大量报刊书籍寄给鲁迅。

回国后的曹靖华到上海去看望鲁迅,就住在鲁迅家,两人促膝畅谈,交流甚多。随后,他参加了鲁迅创办的《译文》杂志编辑工作。

1936年10月19日,当鲁迅先生逝世的噩耗传来时,曹靖华悲痛不已。他马上给许广平发唁函,联系许寿裳、朱自清、谢冰心等人和作家协会等社会团体,发起倡议联合举办鲁迅先生追悼会。随后,他还组织上海的朋友搜集资料,编撰《鲁迅全集》。在这期间,他怀着悲痛的心情写了《我们应该怎样来纪念鲁迅》《吊豫才》等多篇文章悼念自己可敬的老师和朋友。

在卢氏县五里川中学的“尊师亭”内,有一块教泽碑,是为当地名贤曹植甫所立,碑文是鲁迅先生所撰写。曹植甫20岁时在陕州考中秀才,知识渊博的他因为痛恶时政腐败,看到家乡文化落后,便毅然回到家乡教书。

1934年秋,在曹植甫老先生执教逾40年之际,他的学生商量要给老师立块“教泽碑”,以感谢曹老为人师者的崇高品德,以及对家乡教育事业的无私奉献。一开始,本来是请曹靖华写碑文,但儿子为父亲写碑文总有不妥,曹靖华便转请好友鲁迅。鲁迅得知详情后,对曹老产生了深深敬意。同年11月29日,鲁迅抱病欣然动笔,写成《河南卢氏曹先生教泽碑文》:“夫激荡之会,利于乘时,劲风盘空,轻蓬振翮,故以豪杰称一时者多矣,而品节卓导之士,盖难得一。卢氏曹植甫先生名培元,幼承义方,长怀大愿,秉性宽厚,立行贞明。躬居山曲,设校授徒,专心一志,启迪后进,或有未谛,循循诱之,历久不渝,惠流遐迩。又不泥古,为学日新,作时世之前驱,与童冠而俱迈。爰使旧乡丕变,日见昭明,君子自强,永无意必。而韬光里巷,处之怡然。此岂辁才小慧之徒之所能至哉。中华民国二十有三年秋,年届七十,含和守素,笃行如初。门人敬仰,同心立表,冀彰潜德,亦报师恩之尔。铭曰:华土奥衍,代生英贤,或居或作,历四千年,文物有赫,峙于中天。海涛外薄,黄神徒倚,巧黠因时,鷃枪鹊起,然犹飘风,终朝而已。卓哉先生,遗荣崇实,开拓新流,恢弘文术,诲人不倦,惟精惟一。介立或有,恒久则难,敷教翊化,实邦之翰,敢契贞石,以励后昆。会稽后学鲁迅谨撰。”

当曹植甫收到教泽碑文时,对于碑文中的赞誉,他感到非常惭愧,就自己留下文章作为纪念。他让人把准备好的碑石,搬放在村井旁,当作乡亲们挑水时的垫脚石。(直到1985年,这篇碑文才被刻在五里川中学校园内。)

之后,这篇碑文刊载于1935年6月15日出版的北平《细流》杂志第五、六期合刊,发表时题为“曹植甫先生教泽碑碑文”。后来,鲁迅将其收在1935年末编定的《且介亭杂文》里,这本杂文集于1937年由上海三闲书屋出版,现收入《鲁迅全集》第六卷。

延安时期,毛泽东读到鲁迅《且介亭杂文》中的这篇碑文,印象非常深刻,曾夸赞道,这篇教泽碑文,是以不朽之文,传不朽之人。


更新:2018-12-14 07:02:50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联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