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穿越世纪的魂

作者:河北苑捷 来源:xsk 点击:2515

——我读《当教育界群星闪耀时》

虽然,赵婕、刘杨两位先生所著《民国教育家小传》早已阅读完毕,我却固执而庄重地把它供放在了案头最为醒目的位置。时不时肃穆端坐,再次兴致勃勃地研读,品味百年前中国教育家的伟岸和恢弘。忘不了陶行知先生“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达者不恋”的谆谆教诲;忘不了忘不了梅贻琦先生治理清华的精髓“吾从众”;忘不了张伯苓先生半个世纪宣传教育救国“中国不亡,有我”的慷慨激昂;忘不了梁漱溟先生穷极一生的拷问“人为什么活着,中国将向何处去”......

教育界群星的光辉,不仅闪耀于斯时波澜壮阔的教育实验,而且至今仍然闪耀在每一个教育者的语言里行动间。

教育大家的真知灼见特立独行之于我们,振聋发聩瞬间即醍醐灌顶......

我们写字,为应用起见,自然要写行楷,若用篆书写药方,当然不可;若是为人写斗方或屏联,作装饰品,既写篆隶章草,有何不可?

——蔡元培

他每次出场总是王冠齐整,仪仗森严,文武将官,前呼后拥,‘像煞有介事’。其实会看戏的绝不注意这正中端坐的‘王帽’,他因为运气好,搭在一个好班子里,那么人家对这台戏叫好时,他亦觉得‘与有荣焉’而已。

——梅贻琦

蔡先生之意自然不在书法而是借以比喻:每一科的教员都持有各具特色的主张,言之有理持之有故,因此,管理者应该允许其并存从而打造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梅先生同样在假借戏曲之名谈论“治校之道”:管理者应该善于做一个倾听者,在倾听中发现每一名教员的优点借鉴每一名教员的合理化建议,默默无闻而机制的隐藏在众多教授背后,发挥每一名教员的潜在能力,学校才能打造为名校。总而言之,允许和自己持不同观点主张做派的教师存在,赋予其足够大权利,提供出足够宽阔的舞台促其各类优势的施展,做校长的才能成为“与有荣焉”的智者。

不可否认,人无完人,每一个教师身上肯定会有这样或者那样的不足甚至是“令人无法容忍的优点”,比如过于直白过于犀利,关键在于作为管理角色的校长能否尽最大努力挖掘“优势之光大”直至“择其善者而从之”。陈垣先生不拘一格“三聘启功”堪称“任人唯贤”的佳话:赞赏启功文章写得不错,安排他到辅仁中学教授语文;落魄于文凭问题启功被屡屡拒绝的时刻,大胆将之介绍到辅仁大学美术系做助教;英千里拟聘启功到教育局任职,从“学术宦情兴趣”开导并引荐到中文系。学历很低起点很低,陈垣看重的却是气功的才华,处处碰壁的关节意外得到了伯乐的赏识,我们不难想象启功先生彼时的兴奋和振作,联想一下,从中学未毕业到书法界泰斗,启功先生的蜕变其中暗含了陈先生多么巨大的作用。

文学大家鲁迅朱自清都曾为教员,没有人强迫,他们是自愿走上教育的。贫穷的旧中国,教育里却始终涌动着教育者的激情,形容为气壮山河的画卷丝毫也不过分。大相径庭,硬件条件不断改善素质不断提高,然而教育界里“倦怠喊苦”的声音却一浪高过一浪。原因不难找到,教育里的自由气氛与日递减:硬性规定**学期要完成多少个教案听多少节课读怎样的书籍,必须必须,否则后果自负;硬性统一教研内容教学模式,从引入到教授再到测验,整齐划一,美其名曰“形成合力”;硬性规定**时间内参加**活动,任务如何评价如何怎样和待遇产生联系;硬性规定评优评模要有学术成果,公开发布在**级别的期刊,否则一票否决。教师们龟缩在日益狭小的空间内,外部控制“精细化管理”日益强烈,亦步亦趋忙忙碌碌不能自拔,丧失了“自由权利”缺乏了“自我意识”之流只能称作奴隶,对奴隶奢谈“热情主动”简直是笑话。

立下规矩,星期日上午作为学生练习演说的时间,由他亲自出题,学生轮流练习再从中指导,教给学生必要的方法和技巧。

——马相伯

理想、希望和意志,可说是决定一生荣枯的最重要因素。教育如果不能启发一个人的理想、希望和意志,单单强调学生的兴趣,都是舍本逐末的办法。

——蒋梦麟

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

——陶行知

“演说是人类社会中发表自已意思的一种工具,演说最好的人不见得就是好人,而真正有非常之才与德的人,其演说必有可观”,由马先生看来,演说简直可以看作衡量某个人素养高低的圭臬,有对于某事件的独特视角认为值得宣介才会心生演说的愿望,提高文学修养恰当运用主谓宾等词语才能表得顺畅更加生动易于被人接受,科学使用数据信息才会提高言说的可信度,调动眼神四肢的力量才能增强演说的感染力和精彩程度。突破于演说,马先生重在提高学生方方面面的素质,有语言表达能力有肢体语言辅助能力有获取使用信息能力还有“把事情做到最好”的内部动力,所有这一切良好初衷汇聚一起,培养出得才是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情感的人而绝非只会参加考试取得好成绩的机器。

提高学生素养,一是渗透什么,二是怎样培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梦”,所谓梦,即理想、报复、奋斗方向,只有明确了未来想成为怎样的人,才能朝着目标一点点的逼近,哪怕其中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困难,你都会想尽一切办法化险为夷重新走上正确的前进轨道。有了催人奋进的梦作先导,还需要采用适合的手段将信念不断化作现实,惟有转化为生产力的科学知识最具价值。提高学生素养的途径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一条乃是“身教”,就像李广所云“其身正不令而行”。教师崇尚科学,学生才极有可能走上科学研究之路;教师谦虚谨慎,学生才极有可能形成条理分明有理有据的严密思维习惯。我们称这种现象叫做感染或者熏陶。魏书生先生鼓励学生自学,兼树立必胜信念和确立科学方法于一体,着重“伟人生平事迹”的力量就非常可贵,体会伟人的思维揣摩伟人的处世哲学,锻造出的必定有志气有策略是大写的人。

教学改革注重合作学习,小组建设作为了合作学习的核心。于是,**班级**章程**规则出炉,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好人好事如何如何相应评定小组成绩怎样怎样,改革者称之为“捆绑制”,重在形成集体荣誉感。结局出乎预料,开端还蛮不错的,小组长组织能力同学帮助蔚然成风各个积极向上,渐渐就出现了插曲,小组长不积极了同学间不积极了大部分学生士气回落,合作学习方向差错还是学生反复无常,答案都不是如此,一味组内合作组间竞争蒙蔽了学生的双眼,他们根本就不懂得合作学习到底要走向哪里不知道自己要发展成为怎样的人,仅仅凭借小组评价为制胜法宝的教师忽视了价值观的渗透,学生的良好兴趣动机如何可能做到长久维持呢。

当我们以**模式自诩洋洋自得时,当我们深陷**现象带来的问题不能自拔时,不放将目光转向百年前的教育大家,很有可能他们的某个词语会让你愧不敢当很有可能他们的某项观点让你幡然彻悟,其实,让你顿生转折根本就不是来自某个人或者某个团队的宣言而是某个时代的灵魂,鲁迅说,“我们自古以来,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其中的魂,就是中国教育的耀眼光芒,恰恰是中国教育的钢铁脊梁。

 

写于2016年暑假教育局读书节

 

更新:2016-07-20 04:54:01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联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