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精神“大穿越”西部“太阳神”

作者:玉人木子 来源:河南省灵宝市育贤文学社 点击:4354

 

 
——宁夏回族自治区煤田地质局跨越发展纪实
本报记者 张亚明  本报通讯员 张福华 黎东学
 
 
史载:主管太阳的女神羲和,坐着六条神龙驾驶的车辇,牵引着鲜洁明亮的太阳。车辇从遥远的天边轰隆隆地驶来,混沌蛮荒的大地顿时光华四射,万物复苏,生机盎然……
 
2003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迎来了82岁生日。
这一天,许许多多曾经在党旗下宣过誓的煤田地质人,又一次在“宁东”这块热土庄严地举起了他们的拳头。
这一天,热血涨红的脸膛面对的不仅仅是鲜红夺目的党旗,还有赤日炎炎的荒原和巍巍耸立的钻塔。
看看这激动人心的一幕——
不是军人,却排列着战士般的整齐方队;前方没有硝烟,人人脸上却写满了庄重与神圣。宁夏煤田(以下简称“宁煤”)地质局局长刘自俭、党委书记李建国带领着500多名地质人,面对猎猎劲舞的党旗,伴着雄壮激昂的旋律,发出了撼人心魄的呐喊:“我们万众一心……前进!”
庄严的场面,奋进的呐喊,人们看到了中国西部煤田地质人永不言败的巨大精神空间。
诚如卓别林所说:“时间是伟大的作者,她能写出未来的结局”。
四年后的今天,我们站在硕大的“宁东能源化工基地”沙盘前,脸上写满了自豪的宁煤地质局局长刘自俭向我们介绍,目前正举全区之力建设的“一号工程”,总投资将高达2000多亿元,含煤面积约10000平方公里,已探明煤炭储量为273亿吨,远景储量为1394亿吨,已被国家列为13个重点发展的亿吨级煤炭基地之一……
是的,宁煤地质人拥有“自豪”的资本——
他们在波峰浪谷的市场冲撞中曾经伤痕累累、在云诡波谲的险关狭隘中也曾经血迹斑斑。然而,面对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他们抚摸着伤口,擦干了血迹,再一次腾身跃起;为了宁夏经济的快速崛起,他们激情在燃烧,活力在喷涌,再一次唱起“大风”!
刘自俭也同样拥有“自豪”的资本——
十年的风雨兼程,十年的筚路蓝缕,他和他的一班人凝心聚力图破壁、矢志超越为发展,带领宁煤地质人发扬卓尔不群的团队精神,冲破“小富即安”的思想樊篱,终于将自己的名字再一次镌刻在共和国的丰碑之巅……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轨迹。每个人都有自己运行的最佳轨道。勇于拚搏,永不言败——刘自俭手握航船的舵把,带着他的地勘队伍在希望之海上破冰前行……
浴火中涅
  
1998年的6月。夏天好像来得格外早,骄阳似火、热浪袭人,局会议
 
 
 
 
室里涌动着一片暑热。这一天,34岁的刘自俭接过了沉甸甸的任命书——“宁夏煤田地质局局长兼总工程师”。
参加会议人员都走了,刘自俭还静静地坐在那里,不时抹着额上的汗珠——看来这个夏天注定要在不同寻常中度过了。望着墙上呈现着狭长核桃状的宁夏版图,他感到身上担子那么沉重。
宁夏地处我国西北边陲的黄土高原, 6.64万平方公里的面积,仅占全国面积的0.7%。对这块被人比作西部自然景观“微型沙盘”的土地,历史并未鄙夷她的狭小。这次采访,我们沿着阴山和贺兰山脉一线走去,看到了当年秦始皇命蒙恬修筑的长城。这段传说中孟姜女哭骂的长城,如今静静地沉睡在沙漠之中,仿佛是一个千年的流放者,在这凝固成一个没有答案的沉思。 
我们的祖先最奇伟的想象和最大胆的举动就是修长城。有了城防,对外可以抵挡游牧民族的劫掠,对内则是将城内的人民压向一个权力核心。于是我们感受到了工业文明以前这块土地上的喧嚣与沉寂,看到了成吉思汗的弯弓拨动过的敏感神经,李元昊的铁蹄踏碎过的坚硬骨骼……
大喜大悲,大分大合,岁月的滑落终于送走了悠悠千载。伴随着1949年9月宁夏解放,1958年10月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历史的巨手终于在这里翻开了新的一页。
恢弘的社会变革引领着新中国的列车驶入了波翻云涌的21世纪。然而,在早几年中央级报刊上,为什么会发出“宁夏在哪里”的声音?为什么有些媒体称宁夏为“被遗忘的角落”?
延续了几千年的黄河文明和农牧文化孕育的小农经济模式把宁夏人捆死了。封闭、落后、保守、贫困……这些西部省份共性的特征,在宁夏表现得尤为明显。改革开放那么多年,东部沿海地区经济由于区位优势和起步较早获得了高速发展,宁夏作为中国西部经济较欠发达的一个地区,始终比时代的发展慢了好几个节拍。
在这样的环境里生存成长起来的宁煤地质局,尽管是一个经历了艰苦历程,也曾经创造过辉煌业绩的集体,但临到刘自俭接手这个摊子,就注定要感到头痛了——外部,全国性的地勘市场萎缩,近千人的队伍无活可干;内部,计划经济的传统桎梏闭锁,观念落后因循守旧,举步维艰……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轨迹。每个人都有自己运行的最佳轨道。刘自俭是土生土长的宁夏中宁人。他与煤田地质结下不解之缘,是从1979年考上西安矿业学院煤田地质与勘探专业开始的。1983年他毕业分配到宁夏煤田地质局,由第一勘探队技术员、项目负责人,计划科科长、陕北石油探采指挥部总指挥,直到1994年任副局长兼总工程师至今, 始终一步一个脚印一个窝,坚韧地行进在地质勘探的路上。但过去,自己仅仅是分管一摊具体的工作,现在……
“这就是我的运行轨道吗?”现实的严峻,尴尬的窘境,刘自俭在自问。
说实话,宁煤地质人的过去着实是令人骄傲的。
那是新中国成立不久,国家百废待兴,大西北煤炭紧缺。1956年1月,队长郭文庆带领14名热血青年组成的地质勘探先遣队,历经11天从铜川到达宁夏。随着他们大西北“第一钻”的轰鸣,我国首批开发的石嘴山煤田横空出世——这就是宁夏煤田地质局的前身。
历史总要把自己前进的每一步,都深深地烙在大地山川之上。50年的找煤探宝,宁夏煤田地质人的足迹踏遍了宁夏的山川和陕、甘、内蒙等周边省区,勘探面积9000平方公里,累计施工各类钻孔5000多个,钻探深度200多万米,提交各类地质报告200余件,探明地下水资源9亿立方米。先后探明了贺兰山石炭二叠纪煤田、宁东和固原侏罗纪煤田,还在全区煤炭资源预测中查明煤炭储量314.5亿吨,预测2000米浅煤炭储量1721亿吨,从而奠定了宁夏煤炭资源仅次于山西、新疆、内蒙古和陕西而位居全国第五位的战略位置,为宁夏的经济建设和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靠的资源保障,为国家能源战略西移做出了突出贡献。
人生的痛苦,莫过于从一种优越的生存状态猛然跌入另一种低层次的生存状态。今天的宁煤地质局已经光环不再,汹涌而来的市场经济浪潮,把习惯于计划经济程式化运行的煤田地质人打的晕头转向,市场紧缩的后面是无米下锅,生存艰难导致的是人心离散。
或许命运的安排要对刘自俭的能力和毅志进行考验。刘自俭上任不到一年,国土资源部、中编办、体改办联合下发了《地质勘查队伍管理体制改革方案》,明确规定,原地质矿产部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所属的地质勘查单位统一划归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由省级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归口管理,并逐步实行企业化经营。
曾经是“中央军”的地质队伍,似乎在一夜之间全员变成了“地方军”。地勘队伍 “属地化管理”带来了强烈的冲击波,猝不及防的宁煤地质人再一次陷入了极端困难的尴尬境地,心理严重失衡,人人无所适从,似乎登时变成了时代的弃儿。一时间,人心惶惶,希望在哪里?
许多人失去岗位在家赋闲,有的苦于生计去打工,有的擦皮鞋,有的摆地摊。刘自俭没有忘记那一幕。一天傍晚下班路过菜市场,他看到那些为国家地质勘探做出过贡献的工程师、技术员们,有的守着青菜摊,有的吆喝卖鸡蛋……往日的自豪与自信全然消失,曾经光洁的额头布满了道道皱纹,余晖里的脸上写满了无奈和沧桑……
国家花那么大的代价培养他们,就是为了让他们去擦皮鞋、卖鸡蛋?他们的价值难道就这样廉价体现?刘自俭的心里隐隐作痛,几乎是逃离般地离开了市场。
15年的血汗挥洒,15年的摸爬滚打,刘自俭与宁夏煤田地质局的近千名地质兄弟结下了难以割舍的情缘。怎样在低谷和迷茫中寻找新的出路?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刘自俭与班子成员分别带队,到内蒙、四川、安徽、山东等发展较快的煤田地质单位调研取经,“立足煤田地质勘查主业、大力发展地质延伸业”的发展战略迅速出台。
知识经济的时代,人才是关键,刘自俭在大会上旗帜鲜明地承诺:“地质勘查大旗不倒,地质技术队伍不散”,千方百计地保留了一批技术骨干。2001年,就在煤田地质局经济最困难时期,全国地质专业大学生也“就业无门”,可刘自俭却乐呵呵地接来了十几名地质专业的优秀毕业生。全局登时议论纷纷:“那边让人下岗,这边怎么还招人?本来就僧多粥少,这些才毕业的孩子还不是包袱?”
实践证明了刘自俭的远见卓识。地质工作几年处于低谷,科技人员的流失和老化形成了人才断层。仅仅两年之后,那些经受了市场风雨的大学生们谈起怎样找信息、揽工程、签合同,怎样科学组织施工、应用高新技术提高工效等等,不仅头头是道,还都成了煤田地质局的中坚力量,在宁东大开发中大显身手……
上下协调,才能八面来风。“属地化”的归属问题不仅直接影响到全局的发展,更重要的是不能在宁夏经济发展中充分发挥“地质尖兵”的作用。于是刘自俭上下奔走,困扰多年的体制理顺了,宁煤局整建制划归自治区国资委管理。
犹如解开捆绑的绳索,刘自俭和他的班子成员放开了手脚,引进人才,更新设备,攻城掠地,争雄市场,在探索和实践中逐步丰富和完善着自己理想的“伊甸园”。
勇于拚搏,永不言败——刘自俭手握航船的舵把,带着他的地勘队伍在希望之海上破冰前行。
 
宁东终于在新世纪的曙光中醒来。这一次惊醒它的不是胡笳羌笛的悲鸣,不是战马兵士的嘶喊,而是地质队员铿锵有力的脚步声和钻塔的轰鸣声……
抢占制高点
 
“二十一世纪,谁占有能源,谁就占有世界。”作为世界能源消费大国,我国使用的能源是一次性能源----煤炭资源。“煤炭问题是中国能源安全的基本问题。”
历史的车轮跨越了上千年的岁月,带着革故鼎新的轰鸣滚进了21世纪。
“宁夏必须实现跨越式发展!” 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明确提出的奋斗目标,回响在宁夏的每一寸土地。
然而,否定一种事物或许比确立更难。深圳的发展依托香港,山东威海有赖韩国。宁夏去哪里寻找高高的起跳台?
宁夏煤田地质局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普查中探明的煤炭储量,为自治区决策层提供了科学决策的依据。假如按土地面积或人口的平均煤炭占有量,每5平方米的范围,就有1平方米的煤层,按现有的生产规模和机械化水平,已经探明的煤炭蕴藏量可供开采上千年。
“没有工业的高速增长,就没有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自治区党委书记陈建国在各种会议上大声疾呼。
作为西部大开发的六个重点省区之一,宁夏的资源优势应该是煤炭。将一次能源煤炭与二次能源同步开发,实现增值,这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新的“亮点”。
当思维的翅膀在自由的空间尽情翱翔之时,有识之士便不乏前瞻性的见解。
刘自俭以钦服的口吻披露了一个饶有趣味的细节:自治区党委书记陈建国为了寻找宁夏发展的“定位”,可谓殚精竭虑,稍有片刻休息时间,他就对着地图琢磨。这一天,他的眼睛兀然一亮——一幅中国地图两对折,银川的位置处于正中心!这一发现,成为宁夏的一种全新定位。
历史,往往在一瞬间铸就了辉煌。思想的深度决定行动的高度。
宁夏“跨越式发展”的步伐迈开了。银川的发展不再囿于76平方公里范围内小打小闹,有人把2003年下半年银川“北京路”的建成通车,定位为“代表了一个时代的开始”。
宁夏实行城市化、工业化战略的意义就是为宁夏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奠基。
区人民政府《关于自治区煤炭行业结构调整实施方案》迅速出台,“到2011年全区煤炭生产能力达到1亿吨”;特别是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决定实施意见》颁布之后,自治区积极加大地勘资金投入,建立了地质勘查基金。
时代呼唤高速度。形成煤、电、化工一体化的可持续发展循环链,以此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把宁东煤炭的开发作为宁夏经济腾飞的突破口,成为宁夏跨越发展的必然选择。
宁东煤炭基地大部分位于灵武市与盐池县荒漠、半荒漠地带,大规模工业开发具有不占用耕地、不涉及移民搬迁、环境影响较小、节约建设投资等开发优势。
聚集了发展能量的宁东渐渐敞开了她那博大无比的胸怀。
2003年初,宁夏的决策者将开发建设“一号工程”的首粒棋子摆在了170平方公里的宁夏东部,梅花井、清水营、石槽村、红柳、麦垛山等五个特大型矿井将在那里建成。
面对难得的历史性机遇,宁夏煤田地质人勇敢的抢了上去——刘自俭充满了自信!
“作为宁夏唯一的煤田地质勘查队伍,为宁夏跨越式发展提供煤炭资源保障是我们的政治责任”。
宁煤地质局一班人站在历史的高度审视着现实。
这支宁夏唯一具有煤炭资源勘查甲级资质的综合性地勘队伍,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没有人怀疑这一点。
五十年代起,他们就承担了国家出资委托进行的鸳鸯湖矿区煤炭资源勘查工作;1985年与陕、甘、蒙等兄弟煤田地质单位历时8年共同完成的《鄂尔多斯盆地聚煤规律及煤炭资源评价研究》,为国家能源建设战略西移提供了重要依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煤炭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他们完成的《宁夏回族自治区煤炭资源预测与评价》,预测2000米以浅煤炭储量1720亿吨,使宁夏煤炭储量提升到全国第五位,获得了自治区科技进步成果二等奖。
与此同时,他们还完成了《宁夏煤层气资源评价报告》,《宁夏无烟煤煤质特征与深加工性能研究》,《宁夏贺兰山煤田煤炭资源现状与环境地质调查》等一大批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实用价值的科研成果,为建井和解决矿井建设中的矿井延伸、地质构造、水文地质,环境灾害地质等问题,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尤其是在九十年代,刘自俭带领的那支“陕北铁军”,更是留下了惊天地、泣鬼神的诗篇。
那是一段永远不可磨灭的记忆——1994年春节,在一声声的爆竹声中临近。宁煤地质局的会议室里,一个个眼神射向局长对面刚到而立之年的刘自俭——这个刚刚由计划科科长受命担任陕北石油探采指挥部的总指挥,面对“创收800万元,上交120万元”的经营承包目标责任书,他敢签字吗?
谁都清楚这意味着什么——地勘主业没有活干,全局一千多人眼巴巴的望着在陕北石油市场上“找米下锅”的探采队。但这个“责任状”签下去,不仅意味着探采队职工要用煤田勘探的老千米钻机,小口径钻机探采石油,还意味着人均实现年产值5.7万元,创利近万元;更意味着,一年之内全局的多种经营创收将要破天荒地实现翻一番……
结果是,刘自俭迎着大西北撼人心魄的罡风,在黄沙漫卷的陕北高原,浓墨重彩地书写了艰苦创业新篇章。
资金短缺,没有高大的石油钻,没有威武的大吊车,没有气派的车队,没有过硬的打油技术……群雄逐鹿,困难重重。就在这样的环境,练就了刘自俭的一身“硬功夫”,练就了他拉下脸皮、软磨硬缠、承揽工程的适应能力,练就了他科学分析、超前预测、驾驭市场的运筹能力,练就了他土洋结合、抢关夺隘、出奇制胜的创新能力。
用人制度的公平竞争,分配制度的米效挂钩,管理创新的大胆实践,科技攻关的挑灯夜战,……用延安精神创业,用铁人精神打钻”,140多名职工用热血、汗水演绎了“哀兵必胜”的古老论点,既能打浅井,又能打深井、全包井,既能打直井,又能打丛式井,用科学、智慧游刃于竞争激烈的陕北石油市场……
一个团结战斗的班子,一支“知耻后勇”的队伍,一面迎风舞动的红旗,一场艰苦卓绝的搏杀……
大地不语,有物为证。优质工程成了最好的广告,一口又一口令投资方满意的油井,像盛开在陕北高原的山丹花,释放着浓烈的芬芳。两年多时间,刘自俭和石油探采队的全体职工以最低的成本带来了最高的效益,刘自俭无疑创造了奇迹。他探索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一直延用至今,刘自俭也因科技创新结出了硕果,被评为“宁夏回族自治区煤炭厅先进科技工作者”……
“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是加快我区经济建设和工业化步伐的必然选择。只要我们抢抓机遇、乘势而上,提高煤炭资源保障能力,就能赢得地勘队伍属地化的话语权。”
作为煤田地质人的带头人,又担任“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煤炭地质分会常务理事和宁夏能源研究会理事”的刘自俭,尤为清楚这千载难逢的机遇对于煤田地质系统的生存意味着什么,故尔表现出异乎寻常的果敢——他要在“宁东大开发”的战场上打出重重的一拳。
深夜的会议室里,灯光如昼,刘自俭、李建国、李晓红、李新安、张继红、张月明……班子成员齐聚一堂,运筹帷幄精心部署,调集精兵强将,调配最好设备,调整全局人力、物力、财力,决战决胜当好宁东开发的“排头兵”……
厉兵秣马。一个多兵种、多功能、阵容庞大的“宁夏煤田地质局宁东勘探项目部”宣告成立,煤田地质、水文地质、物探、化探……副局长兼总工程师李新安亲自挂帅,迅速开赴宁东第一线;针对勘探的重点和难点,采取针对性技术措施,从切实做好参数试验、强化表层结构调查、优选激发因素、加强激发及接收等多个方面入手,优化施工方案,确保资料采集质量……
宁东,终于在新世纪的曙光中醒了过来。
这一次惊醒它的不是胡笳羌笛的悲鸣,不是战马兵士的嘶喊,而是地质队员铿锵有力的脚步声和钻塔的轰鸣声……
梅花井井田上的第一口钻孔,成为拉开宁东煤田地质勘探的序幕,钻机带着震耳的轰鸣,向中国共产党的生日献出了一份大礼,也标志着宁煤地质局大发展的春天已经到来。
在市场经济海洋中,煤田地质人近几年似乎销声匿迹。党的82岁生日宁东“勘探第一钻”那天,“铁军”重新亮相,再一次引起了世人的惊诧。
其实,又有什么值得惊诧的呢?假如我们了解了陕北石油市场上一场场浴血拼搏的场景,就会明白,这种精神力量,既是地质人长期形成的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本质特征,也是陕北绝处逢生摔打锤炼的结果,因为,目前宁夏煤田地质局绝大多数中层以上干部,都是来自于陕北油田探采公司的培养……
 
一个民族要有民族精神,一个时代要有时代精神。倾听着地质人艰难创业的故事,感悟着西夏雄风的历史沧桑,蓦然,比利时诗人伊达.那慕尔的声音在我耳边响起:“我将穿越,但我永远不会抵达……”
精神“大穿越”
              
宁东,犹如一条沉睡千年的卧龙,在沉积着西夏历史的黄河岸边摇头摆尾,应和着改革的雷霆翘首欲飞……
然而,对于宁煤地质人来说,宁东之路绝没有童话里的洒脱和从容……
 “苦不苦?几百公里的沙漠、荒山,我们的职工住在帐篷里,三九天睡觉像进冰窖,手摸钻杆粘掉一层皮;三伏天光着膀子像火烤,蚊叮虫咬,吃不好,睡不好,还成天加班加点,你们说苦不苦、累不累?嗨,就这样,也没有一个人谈条件,讲待遇,谁叫我们是地质人呢?”
每当想起勘探一队钻机机长马云的一番话,我的心灵登时就会掀起一阵微澜,崇仰之情顿生。在市场经济冲击、物欲横流的今天,我似乎发现了什么。
沙尘,喧嚣、跳跃、追逐着颠簸的越野吉普。在刘自俭的陪同下,我们来到远离银川50多公里的宁东矿区项目部进行了“走马观花”。
这是一个由60年代的简易平房组成的院落,朝阳的一排是勘探一队的队部。朝东的一排住着项目部人员,两三个人一间房。宁东项目部总指挥李新安住在中间,既是宿舍也是办公室,一桌一椅一床,床上、地上、墙上都是各类图纸,一只烤火炉也没有给房间增加多少温度。看着我直搓两只发冷的手,他一边递烟一边让我们坐在床上,满脸歉意地说:“真对不住,大老远的,连个坐的地方也没有……我们习惯了,一晃四五年就过去了……
“我们习惯了……”。从毕业于桂林冶金地质学院的李新安身上,折射出宁煤地质人默默奉献的特质。谁能知道,他这轻描淡写的几句话,背后隐藏着多少故事、多少悲壮?
项目部几十名职工天天出野外,吃住在现场,夏天地表高温达55度,冬天零下十几度,从没有人打过“退堂鼓”。都是凡夫俗子,谁没有自己的小家?谁没有高堂白发、妻室儿女?谁的家中没有大大小小的琐事繁杂?但是5年多来,为了宁东工程的快速推进,为了煤田地质的生存发展,谁也没有因为自己的事情耽误过施工。他们走过了严冬,迎来了盛夏。他们以风沙为伴,和群山共舞,电视、手机成为了解闷的唯一工具。能和家人的通话是对他们最大的安慰,千里之外的牵挂只能默默放在心底。为了宁煤地质这个“大家”,为了提供资源给国家,他们毫无保留地放弃了自己的小家。
宁东项目部——宁煤地质人的一个缩影!
一个民族要有民族精神,一个时代要有时代精神。我们从宁煤地质人身上,看到了光华四射的再生性资源——精神,看到了永不过时的“三光荣精神”——奉献!
沙漠就像潘多拉盒子里的妖魔,酷暑多风多雨的夏季如火一般地降临了。第一勘探队充当了主力先锋,90名勇士们于誓师大会前夕就奔赴了宁东。在沙漠腹地的梅花井井田,一队队长毛兴军与勘探队员们正在现场施工,骤然狂风大作,天地间一片昏暗,人不相望,声不相闻,风沙几乎要吞没世间万物。“快将钻孔保护好!”他们在腰间拴上绳子,相互拉扯着去查看一个个钻孔。七个小时的风沙搏斗,他们没有一个退缩,没有一个人叫苦。回到住地他们看到的是令人目瞪口呆的一幕:帐篷全然吹翻,被褥不见踪影。
地质人也见识了沙漠雨的面目。沙漠的雨也像风一样来势汹猛,测井队人员在旷野一米一米地测量,常常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遭遇暴风雨的突袭,骤然而至的雨柱将他们浑身打得湿个透。风吹着湿衣,队员们好像一下子从炎热的夏季跌进深秋,感冒发烧几乎成了常见病。施工再紧张,却没有一个人因病请假。
在那一米一米向地球胎心钻进的钻孔里,在一米一米测量延伸的长刻度上,浸透的难道仅仅是雨水和汗水吗?明明是测井人的热血和生命呵……
戈壁沙漠的狂风酷暑像固守自己领地的暴君,逼视着每一个走近它的人。遮天盖地的风沙会在一瞬间将原本就简易的公路和场地吞没——运输队就在这样的环境里承担着近100台钻机的场地搬迁任务。7月流火,孙海波带领只有8人的队伍,一边开拓修路,一边平整场地,斗转星移连轴转,人体消耗超极限,创下连续搬迁22天的惊人纪录。
顾建宁院长率领的地勘院不愧为一个英雄的群体,先后承担了二十多个勘探区的工程测量任务。仅在积家井勘探区面积就达400多平方公里,王汉存带领项目组,仅用一个多月的人背肩扛,一百多斤重的125个GPS标石一一埋设到指定位置, 130个GPS点的观测任务胜利完成。
没有比脚更高的山,没有比腿更长的路。这是物探地质人的响亮誓言,也是他们征服荒漠野岭的精神支撑。三年多的时间,他们的“铁脚板”仗量了几十平方公里的上万个二维地震物理点,完成钻孔测井900多个,实测米数达60多万米,提交了二个优质报告,在全国同行业中名列前茅。
野外测井工作人员每天的工作时间都在14个小时左右。仅在10月初的一个星期,两辆测井车测井21个钻孔,实测米达15000米,完成以往半年甚至一年的工作量……
繁重的劳动,严酷的自然条件,使不少干部职工都患上了风湿和类风湿等职业病。不畏艰难不怕吃苦的精神,使他们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各类钻孔400余孔,钻探进尺60多万米……
这就是宁煤地质人的风采——一连串实实在在的拼搏,一连串的心血煎熬、热汗蒸腾,一连串的思想对垒、勇气进击……
汗水浇灌的成果,离不开先进的装备。煤田地质与勘探专业的刘自俭似乎比谁都清楚“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内涵——只有高科技才能带来高质量、高速度、高效益。
金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钱是万万不行的。设备更新换代,囊中羞涩怎么办?“勒紧裤腰带,抢占制高点!”职工捐款,社会筹措,先后投资2000多万元,一大批国内外先进设备购进来,XY-5、XY-6钻机、600型水源钻机、越野车、大型绘图仪,计算机……装备设施“鸟枪换炮”,科技神力登时凸现。
10年前就曾参与宁东煤田详查的2号井队队长石国强,眉色飞舞地告诉记者:“先进的勘探设备和手段,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过去我们570米的探井需要45天,如今38天就完成了。梅花井井田勘探设计原本半年的任务,也仅用一个月……”
提交煤炭储量为13.1亿吨的《宁东煤田鸳鸯湖矿区清水营井田勘探报告》,更是“一号工程”建设上的一个重重法码。三维地震、电法、化探等科技手段的综合应用,那184张图件上闪烁着科技之光, 21册附表里倾注着地质人的智慧汗水,20万字的勘探报告中写满地质人的心路历程。
李新安副局长介绍:“煤田地质勘探专业性很强、标准要求很高,以前一个精查项目要2-3年才能完成,现在3个精查项目要在2年内完成,尽管任务繁重,时间紧迫,但我们有先进的设备,优秀的专业人员,工程的每个阶段都能高速高效向前推进。”
从春天的草长莺飞,到冬日的地寒雪飘;从羊肠湾到磁窑堡;从梅花井到积家井……宁煤地质人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工作激情,“为有豪情多壮志、乐在天涯战恶风”,沉寂的土地变成了沸腾的矿区。在鸳鸯湖矿区的山坡上、沙窝中,在几百公里的广袤荒原中,140多座巍巍钻塔直插云霄,140台马达昼夜不停地轰鸣,人们长期闭锁麻木的神经在西部开发的热浪中复苏,亘古荒原的静寂被宁夏跨越发展的雄浑交响所替代,一个由千万吨特大型矿井群为依托组成的电力和煤化工工业基地,将在这里迅速崛起……
从2003年算起,宁煤地质局积极参与“一号工程”建设,高质量拿下了原本需要十几年的工作量,先后完成了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建设煤炭资源勘查总体规划,承担了基地建设全部地质技术工作和资源勘查任务,提交了宁东鸳鸯湖矿区梅花井、清水营、石槽村、红柳、麦垛山5个特大型井田煤炭资源精查地质报告,精查储量达到93亿吨,可新建特大型矿井5个,年生产规模可达4400万吨。作为“一号工程”重要组成部分的鸳鸯湖矿区五大井田煤炭资源勘查工作全面结束。
以上五大井田共完成煤田钻探工程量26.47万米;完成水文钻探工程量1.7万米;三维地震83.69平方公里;二维地震39975个物理点;完成货币工作量2.96亿元;不仅为建设宁东亿吨级煤炭基地提供了可靠的地质成果,更为重要的是,确保了自治区“一号工程”的顺利推进。
宁夏的经济发展势如展翅的大鹏,扶摇腾空在即。
贺兰山影逶迤苍莽,大漠荒原空旷迷蒙。在宁夏采访的日子里,我们倾听着宁煤地质人讲述着他们艰难创业的故事,徜徉在西夏土地感悟着悠久历史的沧桑,跋涉在弓响箭鸣的荒原追寻着大漠雄风,驻足在庞大恐龙骨架前承载着心灵的颤栗,时常产生一种俯仰天地古今的内在冲动和激情……    
一块块骨骼,展示着一个早已逝去的恐龙时代。一片片碎片,以无言讲述着一个民族消亡的历史。
一个物种,只有不断地适应环境,才能繁衍生息。
一个民族,只有不断地更新观念,才能强身立国。
蓦然,比利时诗人伊达.那慕尔的在我耳边响起:“我将穿越,但我永远不会抵达……”
我似乎悟到了什么——宁夏煤田地质人“永不停步,矢志超越”的本身,难道不正是一种民族精神的大穿越吗?
 
伴着时光,越过荒原,宁煤地质人不停地找寻、勘察,钻探,逶迤的足迹留在奇峰云横的贺兰山深处,创造的一个又一个“第一”应和着时代的召唤……
“第一”畅想曲
 
贺兰山,一座雄性的山。绵延200多公里的贺兰山,曾因岳飞“驾长车、踏破贺兰山阙”的名句闻名于世,也因那悬挂在岩石上的历史画面而更加引人注目。
站在壮观、神秘、久远的岩画前,清楚地看着那一个个游牧民族原始的生活状态,我仿佛通过绘画在与古老的先民对话,不由地产生一种走近它们、解释它们的强烈愿望:那些先民是以怎样的一种精神,将他们的生活状态凿刻在这坚硬的岩石之上?
陪同我们的副局长李晓红似乎涌动着一种特殊的血质,前瞻性思维特别活跃,丰富的联想、诗人的想象一直伴随着他走在成功的路上。犹如他抓的每一项工作那样,一边看一边给我们讲解,那诗化的语言常常爆出思想的火光:
“你们还不知道吧,从远古到现代,贺兰山有很多‘稀有’的东西呢,除了岩画,还有世界上仅有中国宁夏和越南境内的珍稀乌金——太西煤,还有一种‘稀有’,就是顽强凿刻和挖掘不止的精神,有人把这叫做‘太阳神’精神!”
一语中的,说的太好了!宁煤地质人不断创造的一个又一个第一,正是对这种“太阳神精神”的诠释!
从五十年代郭文庆指挥石嘴山煤田的“勘探第一钻”,到中国大西北建成的第一对矿井;从汝芨沟矿的勘探第一孔,到我国煤勘系统第一个大口径水井的一次性成井工艺;从宁东开发中磁窑堡1540米深的第一钻,再到“当惊世界殊”的中国煤矿第一爆”……每一个第一,无不昭示着宁煤地质人的一种永不言败的精神,一种矢志奋起的拚搏精神,一种坚强不屈的民族精神!
是他们完成的《鄂尔多斯盆地聚煤规律及资源评价》科研报告获得煤炭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宁东煤田鸳鸯湖矿区清水营井田勘探报告》获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煤炭工业第十三届优秀地质报告”一等奖;承担的《宁东煤田鸳鸯湖矿区梅花井井田勘探项目》获国土资源部“全国地质勘查行业优秀地质找矿项目”特大型项目一等奖。
是他们在1993年和2005年先后两次分别被原国家煤炭工业部、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授予“全国煤田地质勘查功勋单位”称号……
2007年12月20日11时30分,随着一声沉闷的巨响,神华宁煤集团大峰煤矿羊齿采区的一座相对高度230米的山峰下沉约40米,这是近15年来我国最大的一次硐室爆破成功实施——一次性用炸药近6000吨,爆破量相当于1945年日本广岛原子弹爆发的1/3。方圆几十公里的山头瞬间夷为平地,一个大型的露天煤矿敞开了它宽厚的胸怀,铮亮的乌金,翻滚着、跳跃着拥抱正午的阳光! 
“中国煤矿第一爆”震撼了中国煤炭王国,华夏大地引起了强烈的冲击波,但人们没有忘记,在这创世纪的拥抱背后,站着我们大写的宁煤地质人!
人们没有忘记,是他们勘探出可复采的“太西乌金”1440万吨,是他们将矿井服务年限由原来8年延长至23年,又是他们,将煤炭回采率由原来的60%提高到95%,可为国家创造经济效益34.65亿元……
听听这次爆破总指挥的章永久的感慨吧:“没有宁煤地质人多年坚持不懈的勘查,就没有这一声爆响,也没有那‘宁夏瓦斯抽放第一孔’。”
2007年11月9日,记者正巧赶上“宁夏瓦斯抽放第一孔”的竣工仪式——在贺兰山腹地的白芨沟矿井口,凛列的寒风吹拂着浓浓的春意,刘自俭局长代表宁煤地质局全体职工,将一份优质的工程交给了神华宁煤集团金能公司。
为了一个勘探钻孔举行如此热烈、隆重的交接仪式,意义何在?
看看宁夏日报的报道:
     本报讯 被称为“宁夏第一孔”的神华宁夏煤业集团金能煤业公司二号井瓦斯抽放孔近日顺利竣工,已经具备了为西北首家瓦斯发电项目供气的条件。这标志着我区在煤矿瓦斯安全预防、综合治理和有效利用方面,以及贯彻“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方针等方面,都迈出了重要一步。
用心是一种责任,务实是一种精神。
2007年5月,宁夏煤田地质局,经过一轮又一轮艰难的谈判考察,终于承揽了神华宁煤集团金能公司大口径瓦斯抽放孔工程。这一场没有硝烟的硬仗,成功与否关系到神华宁宽集团瓦斯发电项目的进展,也关系到宁夏煤田地质局全面进军瓦斯治理市场的信誉。
绝不能有丝毫马虎,绝不能掉以轻心!局长刘自俭和党委一班人精心筹划,积极部署,分管副局长张继红迅速组织全局地质、钻探等技术骨干,现场实地勘察论证,制定出一套科学、严谨、可行性强的施工方案。陕北石油钻井公司的一队精兵强将调集过来,基础工程公司四台新型钻机开动起来,石油钻井的技术嫁接过来……项目经理李海生吃住在现场,与技术人员一道采用了随钻测斜、定向纠偏、复合钻进、石油固井等新工艺和新方法,终于攻克了一道道技术难关,实现了超前孔深钻成功和分级扩孔的顺利进行。
在最后的下套管、固井工作中,副局长张继红专门从外地请来丰富经验的专业焊接人员和石油固井工程车参与施工。2天3夜的连续作业,48根8米长、直径56毫米、壁后13毫米的70余吨把套管一次成功下至孔底。专家介绍,这次施工的孔径之大、下管之深、钻井及固井技术之高、施工条件及难度之大,堪称“宁夏第一孔”。
任何“第一”都来之不易,这第一孔的成功更是如此。
“我为我们有这样团结的班子和这样的辛勤工作的员工而骄傲。”副局长张继红不无感慨地说。“做一项工程,留一座丰碑,干一个项目,创一个品牌。这就是我们的追求……”。
办公室主任黎东学跟着补上一句,“见第一就夺,见红旗就扛,追求卓越,争创一流,这是我们的文化理念”。
我们看到了一种文化现象。追求卓越,创造奇迹,需要勇气,更需要知识和智慧。
一个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走近宁煤地质局,你会感受到一种浓浓的学习氛围,人人都在边工作边实践中总结经验,个个都在更新知识中提高修养,就连几个班子成员,都在百忙中刻苦学习,每个人都在攻读第二学历。
刘自俭也不例外,也在北京攻读经济管理研究生。每月四天的课程,使他不辞辛苦地奔波于宁夏——北京两地。不断地“充电”,不断地汲取,不断地提高,给他的生命注入生机和活力。因此他被授予第七届“宁夏十大优秀青年”称号。
顺应时代,更新知识,是现代地质人的管理理念。
创建学习型企业使“终生学习”、“学习立身、学习兴业”的理念深入人心。职工业余时间不是侃大山、甩扑克、筑“长城”,而是挟着书本走向培训中心和电视课堂。局里舍得智力投资,为职工考学、进修提供经费,函授学习、技术培训保证时间,因此,谈论上网学外语成为一种时尚,充填知识、学习技术出现可喜局面。各路精英构成人才链,现在拥有大、中专文化程度者近300人,各类专业人员已占职工的40%,众多职工正在参加各类成人教育的学习。
视科技人才为“宝”,政治上、生活上待遇优厚,工作上、条件上全力支持,科技人员智慧与创造之火的燃烧,心血与汗水的浇灌,收获的是累累硕果,一批科研成果获得部级、省级奖项。广大科技人员定课题、选项目、抢时间、高效率,人生价值在科技攻关的征途上生辉。
先进的文化理念,超前的管理意识,使宁煤地质局在地勘业越战越强,连续多年获得一项项荣誉:最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全国煤炭工业地质勘查功勋单位;自治区文明单位;新发现资源奖……
真正的辉煌是精神空间闪射的先进思想之光。永远不可战胜的力量是文化内涵的力量。刘自俭和他的员工们正在为“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而努力,技术和知识正在成为宁煤地勘人亮丽的的名片。
 
和谐是人类生命活动与社会实践活动的终极追求,同样也是人类精神活动的最高价值取向。
党心与民心
 
光荣和梦想,历史与现实,都在宁夏地质局这块浓缩的空间放射出耀眼夺目的光华!
当你真正走进宁煤地质人的精神世界,就不难发现,在“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的优美旋律中,党心的凝聚,民心的组合,构成了全局腾挪跳跃跨越发展的华彩乐段。
1998年,刘自俭上任之时,看到那些为地质勘探做出过杰出贡献的老职工,依旧住在五十年代初的破旧民房里,就与当地政府联营,搞活地产开发,盖起了职工大楼,全部解决了职工的住房问题。这在当时全国的地质局尚属首例。
“我们不能只让职工讲奉献,而不去关心他们的实际困难。只有领导的心里装着职工,职工才能把单位当成家”。看着职工们一家家搬进新居,刘自俭感受到一种由衷地欣慰和快乐。
随之在地质局建立之初的基地——石嘴山,一座集商业、餐饮、娱乐为一体的新时代大厦拔地而起,许多年龄大的女职工和一些子女家属安排了就业,职工们的后顾之忧排除了,个个义无反顾地投入了艰苦的创业。
2005年,全局效益再上新台阶,刘自俭心里想的还是职工。
“扩大投资,做大做强地勘经济,只是我们强局富民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就是要使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局职工和家属。我们的职工在为国家创造财富的同时,也应该享受创造的快乐,享受幸福的生活……”
记者每每走进整修一新的银川、石嘴山一个个居民小区,那些悠闲散步的退休老人,立刻就会围上来,发自内心地礼数这届班子为职工办的一件件实事:
 “刘局长时刻都在关心我们的生活,我们的困难、疾苦、都在他心里装着。我们想到的,他办了,没有想到的,他也办了;病了,他来探望;节日,他来慰问。他做人实实在在,性格直来直去,我们找他反映问题,从来都不要拐弯抹角,能办的马上交办,不能办的他也会说清楚,这样的官我们打心眼里服……”
“职工有了健康的业余生活,良好的精神面貌,才会有更好的工作状态。”刘自俭这样说。在努力改善职工生产生活条件的同时,野外施工单位配备了餐车、电视、VCD,送去了报刊书籍,项目部安装了空调;离退休职工活动室增置了活动器材,组织离退休党员参观旅游。定期召开离退休职工座谈会,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和对全局经营工作的建议。家属区及野外施工现场组织放电影……
一件件实事,一股股暖流,党心民心在凝聚,干群共谱“同心曲”。深入开展“四好”班子建设,创建“红旗党支部”活动,各级领导班子思想、政治素质过硬,抵御歪风邪气、经受各种考验、成为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自然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国庆期间,刘自俭和党委书记李建国、副局长李晓红、张继红、工会主席张月明分别走进了银鹭公司、磁窑堡工区、石嘴山基地、洪涝池、大井沟……情感在一杯杯茶水、一份份饭菜中传递,干部群众在手与手的相握中紧密交融……
简陋的工棚里,党委书记李建国谈笑风生,有真诚的关心,有深切的勉励,也有殷殷的嘱托。他那略微自然的卷发,如白杨一般挺拔的身材,大步流星的步伐,洒脱中透着坚毅精明和强干,不大却明亮的眼睛,轻轻地一扫,职工情绪上的每一点波动,他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随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党员干部职工们都说:“李书记就像我们肚子里的蛔虫,我们想什么,他都清楚。”
工会主席张月明,则像一位细心的管家婆婆,职工的冷暖时刻挂在他心上。六月多雨的季节,他组织机关部分女同志冒雨来到基础公司501钻机和石油钻井公司608施工现场,为那些在风雨泥水中辛苦工作的男职工拆洗被褥,缝补衣衫。
“给他们好好收拾收拾,别让他们的老婆骂我们不关心他们的生活;也别让人说咱们像一群讨饭的,咱们可是现代的地质人呢!”他那风趣幽默的话语,沉甸厚重的慰问品,让那些常年生活在荒漠里的粗犷汉子,心生柔情和感动。
和谐双赢,共创富强。2007年9月21日,地质局为冯庄乡崾岘村修建的乡村公路通车了,党委书记李建国代表地质局党委,把为帮扶村信息点建设购置的配套设备送往彭阳县冯庄乡崾岘村。进到村里,受到的是干部群众的热烈欢迎,看到的是村民的一张张笑脸。
“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把信息点建设好,我们有义务帮助农民朋友尽快脱贫致富,我们更希望农民朋友尽快成为拥有现代科技知识的新型农民!”李建国那特有的带着磁性的声音,拨动和激励着所有农民的心。
宁煤地质人的心胸,同宁煤地质局为农民捐款修筑的大道一样平坦宽敞……
宁煤地质人热情地拥抱时代,融入地方经济,追求和谐双赢,实现的是良性经济循环。
假如,你真正地而不是浮光掠影地走近宁煤地质局,就会发现,多情的时光给予宁煤地质人多么丰厚的馈赠,宁煤地质局的发展空间又充满了多少诗意的想象。
谁能怀疑这样一个“假设”呢?假如说,2002年以前,是宁煤人卧薪尝胆图破壁的5年,那么最近的5年,则是傲视群雄历史大突破的5年。
两个因果相拥的“5年”,宁煤地质人找回了原本属于自己的尊严与荣誉,全局经济发展呈现出反差极强的“两重天”。在后5年,全局资产总额从2002年的6000万元增加到3.2亿元,经营收入从2000万元到稳定保持在1亿元以上,利润达到3000万元以上。
全局经济实力、经济效益的大幅提高,“强局富民”已不是遥远的梦幻,职工收入从1.3万元增至3万元以上,净资产收益率、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都在全国同行业保持领先,连续两年年度考核均为A级……
采访中,记者掌握的职工收入似乎大大超过了“汇报”材料中的数字,问及局办公室主任黎东学,这个以才思敏捷、精明干练著称的“才子”却以狡黠的微笑,外交的辞令,一句话的高度概括,就轻轻松松地打发了记者的提问:“可以说,过去五年,是全局历史上发展最快的时期,也是全局职工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
 
 
十年辛苦不寻常。读书人“寒窗夜雨十年灯”,以期获取功名;地质人“荒原漠野十年行”,却是为国寻找宝藏。
尾声:西部有太阳
 
采访行将结束。我们去与刘自俭告别。
推开局长办公室,发现刘自俭正站在阳台上,微眯着本就不大的双眼向着东南方向远眺。
他看见了什么呢?
他看到了从西夏走来的宁东——这块承载着宁夏崛起希望所在的热土,已经变成了一个波浪翻腾的喧嚣的海……打开尘封网结的厚重窗门,延揽呼啸而来的八面春风,迎来的必将是“曙光漫上天际时大地的骚动”!
他看到了从中南海走来的总书记身影——2007年4月,春风鼓荡,莺飞草长,总书记胡锦涛站在地火涌动的西夏,以其越过历史峰峦的政治家眼光,发出了“又好又快地建设宁东能源化工基地,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宏音。
宁东开发,这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实践,就这样成为国家第二批循环经济试点。中国工商银行、国家开发银行等多家银行与宁夏签订开发性金融协议,授信额度高达1435亿元;
国内大唐、国电、华能、华电以及电投五大发电集团齐聚宁夏;
 神华宁煤25万吨/年煤制甲醇项目已累计生产精甲醇8000多吨、年产21万吨二甲醚生产装置一次投料成功、52万吨煤基烯烃项目全面开工建设;
 庆华集团100万吨煤焦化项目点火烘炉; 宝塔石化集团60万吨/年重油催化裂化工程已进入收尾阶段……
未来的宁东,将再造一个今我宁夏经济总量!
这时我看到的,却是墙上悬挂着的一块镜框牌匾——这是原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马启智给宁煤地质局成立50周年的提词:
勘探队员汗洒贺兰山阙黄河两岸探乌金
煤炭尖兵情系宁夏山川塞上江南树丰碑
是啊,党和人民没有忘记——宁夏崛起的丰碑之上,镌刻着宁煤地质人的名字!
奔湍飞泻的黄河荡关穿隘,嵯峨高峻的贺兰蓊郁欲滴……
从中世纪的洪荒中走来的宁夏在“太阳神”的牵引下处处释放着生命源的律动。
终于要告别了,刘自俭仍似意犹未尽。
他点燃一支烟,脸上的神色既有快乐、豪情,也不乏深沉、凝重。
他坦诚地告诉我们,“任重道远啊!为宁夏跨越式发展提供煤炭资源保障是我们的政治责任。现在自治区不仅把我局提升为副厅级,还改为‘宁夏回族自治区煤田地质局’,单位级别的提升,不仅标志我局已经完全融入了地方经济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反映出党委、政府对煤田地质工作的要求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从他的谈吐中,我们感受到一种共产党人特有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尽管我们走到了全国煤田地质系统的前列,但按照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提出的跨越式发展要求,这只是‘跨越’,而不是‘跨越式’,因此我们班子最近思考最多的,就是如何实现‘跨越式’发展,可持续的发展……”
他一边说,一边递过来一份简报。我看到,为给全区跨越式发展提供煤炭资源保障,进入2008年的宁煤地质局真个是“快马加鞭未下鞍”——
勘查阵地“沙场战火正熊”。按期提交积家井矿区南部普查、马家滩矿区普查、萌城矿区洪涝池煤炭资源勘探……十几个“靶区”的普查、详查、勘探工作披星戴月日以继夜;以“攻深找盲”为突破口,在预测区、老矿区深部、资源衰竭矿区和“空白区”找矿、寻找后备煤炭基地已经响起了悦耳的前奏曲;
大项目带动战略的实施紧锣密鼓,正在洽谈的十多个地质勘查项目,合同金额已达2亿多元;有效靶区的选择,为争取国家和自治区地勘基金项目奠定了坚实基础;
局宁东项目部与航测遥感局应用研究院合作完成的“数字地质报告编制系统”,已在宁东煤炭资源勘探应用中显示了科学技术的无穷力量。新的找矿理论和先进技术的应用,实现找矿新突破的日子已不遥远;
“加强地勘延伸业,推动探采一体化”工作快速推进。瞄准煤矿立井钻探施工和冻结孔施工技术,开辟石油深井和天然气钻井市场,努力实施好清水营煤矿副立井疏降水井工程项目;组织精兵强将,加大对金、铜、铝、锌、铁及钼等金属矿种的市场调研,为及早进入这些领域、实现可持续发展做积极准备。
……
是啊,任重道远。但正因为任务的艰巨,更凸显出未来的辉煌。
放眼望着远处连绵的沙丘,挺立的钻塔,忙碌的职工,我觉得身边这位宁夏煤田地质局的领头人,不,不仅仅是他,在我所接触的宁煤地质人身上,都飘溢出一种神韵,一种激情,它感染着你,激励着你,让你精神奋发,让你热血沸腾!
一块坚实厚重的土地,一支活力奔涌的团队,一座巍然耸立的丰碑……。
喇叭声声。直到驱车急驶在通往机场的宽阔大道上,伴着车窗唿哨而过的风声,我的眼前仍然晃动着贺兰山深处拓荒者的身影,似乎看到滚滚乌金冲破地层一路欢歌奔涌而出,耳畔仿佛再次响起宁煤地质人那豪迈的歌声:
“是那山谷的风,吹动了我们的红旗……
 背起了我们的行装,攀上了层层的山峰,
我们满怀无限的希望,为祖国寻找着富饶的宝藏……”
我留恋的回转身去,兀然,心中猛地一颤——啊,“太阳神”来了!
东方,在天地结合的地平线上,金色的灿烂将天宇渲染的一片辉煌。它在不停地扩展,迅速地升腾,要将整个世界包拢进去。在那片灿烂、那片辉煌中,我看到一辆华彩四射的车辇牵着温暖、明亮、鲜洁的太阳由天际向西部急驶而来……
啊,西部有太阳……
 
福建省宁化实验小学   曾扬明
一年一度的“动物作家研讨会”由森林里的作家协会主席小猴主持,参加研讨会的有作家及报刊杂志的编辑以及学员。会议开始了,主持人小猴的发言人说:“各位请安静,今天由著名作家小猴为您们讲课,在这里我代表研讨会全体成员向各位来宾表示热烈欢迎。今天,我的讲话准备不充分,可能会……”
这时小猴打断了主持人的话说:“主持人,今天我们就研讨你说的话吧!”在场的人全惊呆了,感觉莫名其妙。小猴接着说:“主持人刚才说的两句话连不起来,在我们写文章中就是过渡不自然。”各位来宾一听小猴的提示才明白小猴说的确实有道理,如果主持人说的两句话中间把今天换成“不过、但是、然而等表示转折的词语就可以了。作家小猴接着就围绕过渡说开了,他说过渡对于写文章来说非常重要,它能够使句子之间和段落之间衔接自然。过渡的方法有如下几种:
(1)利用关联词语转折性的词语。如虽然……但是……、不但……而且……还有然而、前半句总结上文的内容,后半句引出下面的内容。
(2)写景的文章可以用方位词来过渡。如近处、远处……
(3)空行过渡。如我们学过的课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段与段之间就是空了一行。上面主持人说的话,如果主持人在说话的时候前一句和后一句中间停顿的时间稍微长一点,人们听起来也会懂得他是在过渡。
(4)用设问过渡。如我们学过的《鲸》这篇课文有这么一句:鲸的身子这么大,它们吃什么呢?前半句根椐上文的内容,后半句引出了下文的内容。这样使文章连贯通顺。
听完小猴的讲解,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大家都说这次来参加研讨会增长了不少知识。小猴还说过渡没有固定的格式,但只要在平时看书学习时,用心去思考,就会发现很多方法,我们写作文时的层次与层次之间,段落与段落之间、事件与事件之间一定会各种的联系,我们要注意用好过渡。

 

更新:2008-05-25 21:36:06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联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