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读书摘录(五)

作者:玉人木子 来源:河南省灵宝市育贤文学社 点击:3770

读书摘录

第一章 不知道的世界——我的孩子

家庭教育的五大冲突:

过高的期望,带来孩子的无望;

过多的保护,带来孩子的无能;

过分的溺爱,带来孩子的无情;

过多的干涉,带来孩子的无奈;

过多的指责,带来孩子的无措。

在漫长的人生路上,每个人都会有许多事不能如愿以偿。心理素质好的豁达开朗,沉着应付,于是成功了;心理素质差,烦恼纠缠,难以自拔,于是倒下了。就像一个木桶,它的盛水量,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智商),而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情商)。

一个人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生命是1,金钱、爱情、大学都是零,失去其中一个零还会有希望,丢了1,一切都没有了。

爱和恨,就像一张纸的正反面,爱转化为恨,只是一瞬间的事;而恨转化为爱,却要付出一生的代价,甚至是生命。

有一句话叫“境由心生”。很多时候,人的痛苦与快乐,并不是由客观环境优劣决定的,而是由自己的心态、情绪决定的。你看路边的小草,被人踩来踩去,可它还是活下来了,它拼命地站起来,接受大自然给予的阳光、雨露,所以,它比温室里的花朵更有生命力。

度过严冬的人最知太阳的温暖,走过沙漠的人更知水的甘甜。

逼子成龙,龙就会变成虫,正像法国诗人海涅所言:“即使播下的是龙种,收获的也可能是跳蚤。”

过度保护下的孩子,更易受到伤害。真正关心孩子的父母,应放手让孩子出去经风雨见世面,不要把孩子“锁”在身边。

“深度的爱比极大的恨对个性造就的扭曲更大,因为前者很难被溺爱的对象反抗,而这恰恰是中国独生子女孩家庭的普遍特点。”

天下的父母都爱孩子,却未必会爱孩子。邓颖超大姐曾经说:“母亲的心总是仁慈的,但是仁慈的心要用得好,如果用得不好的话,结果就会适得其反。”

《知心姐姐》杂专曾在全国18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开展了一项“知心调查”,在给中小学生的调查问卷中,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爸爸妈妈给你一个新世纪的承诺,你最希望得到什么?”有3671个孩子回答了这个问题。其中,5682%的孩子希望“爸爸妈妈能看到我的进步,并且肯定我”;5467%的孩子“希望爸爸妈妈别老说别的孩子比我强。”而“玩的时间多一些”“多给零花钱”分别占总数2354%1111%,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对于孩子,被认可、求得正确评价的心理需求胜过对金钱和娱乐的渴望。

作为父母,如果一味地对孩子表示不满,评头论足、求全责备,那么你会痛心地发现,你给孩子带来的会是负面的信息。如果你一直告诉孩子某一方面不行,那么久而久之他就真的会认为自己不行。

有些父母不能正确评价孩子,关键是评价标准有问题。他们常常觉得别人的孩子是天才,自已的孩子是蠢才;别人的孩子是金子,自己的孩子是沙子。他们总认为提醒孩子看到别人的成绩,能激发孩子的上进心,结果却事与愿违。正确的方法是:永远不和别人家的孩子比,只要你孩子今天比昨天有进步,你就应该祝贺他、肯定他、鼓励他。

 

 

第二章 首先改变你自己

缓解冲突的七个忠告:

盲目变清醒——有舍才有得;

以分为本变以人为本——成长比分数重要;

演员变观众——该放手就放手;

施爱变受爱——在乎孩子的爱;

唠叨变忠告——有用的是忠告;

“相同”变“不同”——为孩子喝彩;

对抗变对话——别跟孩子“较劲”

成功的最佳目标未必是最有价值的那个,而是最有可能实现的那个。在人生的路上,放弃什么,选择什么,是一门艺术。有时,放弃就是获得。人们常说“舍得”,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培育孩子也是同样的道理,什么都想学,往往什么都学不精;什么都想得到,往往得不偿失。中国有句古话:“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努力之前,先弄清方向,远比一开始就埋头追赶别人要来得有效率。盲目跟风的人到最后将无法如愿以偿。

有一句话说得好:“那些能够随意支配金钱的人并不是最幸福的人,幸福的人是能够支配自己的人。”

人要学会“舍得”,不能企盼“全得”。拥有的时候,我们也许正在失去,而放弃的时候,我们或许重新获得。明白的人懂得放弃,真情的人懂得牺牲,幸福的人懂得超越!安于一份放弃,固守一份超脱,这就是人生!

作为父母,我们是应该认真的反思一下:到底怎样帮助孩子?是代替他们做事,还是让他们自己做事?是处处表现父母行,还是让孩子证明自己行?在孩子成长的舞台上,父母是充当导演,还是作观众?成长中的孩子,最缺少的是“观众”。如果有人欣赏自己,他们会劲头十足。

爱是一个大口袋,装进去的是满足感,拿出来的是成就感、幸福感。一味向孩子施爱,孩子并不觉甜,更不懂得珍惜,一旦父母学会接受孩子的爱,孩子的价值得到体现,才会产生无比的快乐!

永远不要走捷径,便捷而陌生的道路可能要了你的命;永远不要对可能是坏事的事情好奇,否则也可能要了你的命;永远不要在仇恨和痛苦的时候做决定,否则你以后一生会后悔。

天下的孩子相貌不同,个性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渴望听到喝彩!这就是孩子。你说他行,他就行;你说他不行,他就不行。你为他喝彩,他会给你一个又一个惊喜;你说他不如别人,他会用行动证明他真的很笨。大人就是这样用语言来塑造孩子的。

对孩子来说,有没有天份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没有兴趣,有没有自信。特长并不一定都能发展为职业,但可能发展为爱好。爱好广泛的人,生活会更多精彩,思想会更活跃,可施才华的舞台会更广阔。

第三章 关注孩子心灵的成长

心灵成长的七个需求:

“把头抬起来”——心灵成长需要尊严;

“我听你说”——心灵成长需要宣泄;

“孩子,你真棒!”——心灵成长需要肯定;

“跌倒了,爬起来”——心灵成长需要磨难;

“你的奇思妙想真不错——心灵的成长需要自由”

“我已经原谅你”——心灵成长 需要包容。

“放飞你的梦想——心灵成长需要梦想!”

一个孩子是不是有尊严,不是取决于家里的物质条件的好坏,而是在于他们生长和教育的环境。

有句话很经典:“难管之事宜停,难为之人宜厚,难处之事宜缓,难成之功宜智。”

心理学家说:“父母让孩子把所有的感情——积极的和消极的——都表达出来,是送给孩子的最好的礼物。”倾听孩子的诉说是一把开启孩子之门的“金钥匙”。

今天的孩子最渴望什么?渴望肯定。今天的孩子最缺少什么?缺少肯定。如果父母能够用鼓励、欣赏的眼光看待孩子,那么孩子的潜力将能得到最好的发挥。

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孩子,是现代父母送给孩子的最好的礼物。父母若期望孩子成人、成才、成功,最佳的办法就是:永远作孩子的欣赏者,培养孩子的自信,欣赏孩子的才华。

自己要看得起自己。生活就像镜子,你对它笑它就笑,你对它哭它就哭,你要永远对它微笑!别人都帮不了你,最终还要自己帮助自己!跌倒了,自己爬起来!

孩子心灵的成长需要磨难。没有经历过饥饿的人,不知道什么是温饱;没有经历过寒冷的人,不知道什么叫温暖;没有经历过苦难的人,不知道什么叫幸福。镭的发现者居里夫人有句名言:“我的最高准则:不论对任何困难,都决不屈服。”

自由是心灵成长的基础,是创新思维的源头。好比人体里的水一样,一时一刻不能少。人体缺了水,细胞就会枯萎;心灵缺少自由,头脑就会僵化,灵感就会消失。所以有位作家说:“我不愿有一个塞满东西的头脑,而情愿有一个思想开阔的头脑。”

父母不是一个永远的解答者,而是一个提问者。向孩子提出问题,孩子便有了探索的目标,探索完了再去告诉父母,孩子本身也有一种成就感。

是孩子就可能会犯错,父母要给他改错的机会。每个孩子都是在不断地犯错、认错、知错、改错中成长的。当孩子犯了错误,要允许他改正。

多彩的梦想是人生的宝贵财富,人的一生能走多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童年的天地有多大。有梦想的人,天地就广阔。梦想一旦萌发,就梦牵魂绕,无论能不能实现,始终是一种激励。

“最好”的工作是自己最想干、最爱干、最适合干的。

幸福钟情于不懈追求的人。

梦想是心灵世界的阳光,目标是人生路上的动力。

第四章 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培养幸福孩子的九种环境:

和谐是美——给孩子一个和谐的世界;

平安是福——给孩子一个平安的世界;

自信是根——给孩子一个自信的世界;

思考是金——给孩子一个思考的世界;

财商是富——给孩子一个发展的空间;

诚信是真——给孩子一个诚信的世界;

父爱是天——给孩子一个坚强的世界;

母爱是地,给孩子一个真爱的世界;

暴力是祸——不要给孩子一个恐怖的世界。

和谐是最美最高的表现形式。和谐的环境,能够塑造出孩子美好的心灵,充分挖掘出孩子的潜力。

没有什么能比自信对孩子的成长更重要了。法国教育家卢梭曾经说过:“自信心对于事业简直是一种奇迹,有了它,你的才干便可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一个没有自信的人,无论他有多大才能,也不会抓住一个机会。”

自信源于成功的暗示,恐惧源于失败的暗示。人积极的暗示一旦形成,就如同风帆会助你成功;相反,人消极的心理暗示一旦形成,又不能及时消除,就会影响一生的成功。

父母在乎孩子的分数,孩子就要去追求学分;父母在乎孩子的名次,孩子就会追逐名次;而父母在乎孩子品质的发展,孩子就会成为一个有理想而自信的人。人生是大树,自信是根。

凡是有思考能力的孩子,求知欲望就愈强,学习能力就愈强,创造力就愈强,终身学习的能力也就愈强。

洛克菲勒忠告儿子:“财富指的是你生活品质的程度,而非你赚钱的多寡,要体会富有滋味,并不需要靠着上亿的财产,而是去过你真天想过的生活。”

什么是人生的起跑线?明礼诚信,老老实实地做人,才是真正的人生的起跑线。

在孩子成长的世界里,父爱是天空,母爱是大地。父爱给孩子以坚强,母爱给孩子以爱心。父亲支撑着孩子的世界,母亲抚育着孩子的成长。

第五章 怎样发掘孩子的潜能

爱孩子的八种方法:

亮点要放大——用爱的眼睛发现孩子;

鼓励要及时——用爱的鼓励调动孩子;

有人在爱我——用爱的感觉滋养孩子;

榜样胜过言语——用爱的行为影响孩子;

娇生不能惯养——用爱的理由拒绝孩子;

自作必须自爱——用爱的责任惩罚孩子;

独立必须自主——用爱的意志磨练孩子;

爱是不能忘记的——用爱的激情回报孩子。

成人拥有爱的眼睛,才能发现“棒”的孩子,如同“情人眼里出西施。”

孩子是天使,他们对成人的评价十分敏感。你爱他、喜欢他,他通过你的眼神就能感受得到,一旦他接受了你爱的信息,你说什么他都能听到心里去。

有的老师喜欢当众批评孩子,让孩子在大家面前“出丑”,以为这样做,就会给孩子“深刻的印象”。其实,这种方式会严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真正有效的方法是“当众表扬,背后批评。”面对众人,最好的方法是用爱的鼓励调动孩子。你把对孩子的要求变成鼓励,孩子一定会“配合”你。

人生最先应当接受的就是爱的教育。没有情感或感情淡漠的人,他的人生肯定没有光彩、不幸福的。

人的感觉系统要经常使用,不用就会退化。酸、甜、苦、辣都是人感觉出来的,人没了感觉,生活会变得多么无味!爱的感觉也需要培养,从点点滴滴去培养,因为最感人的爱往往就像人们最需要的空气一样,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而人一旦有能力从细微之处感受到“有人爱我”,那做人与作文都将是最有品味,最有情趣的。

爱孩子要有原则,迁就孩子不是真正的爱,而是害。法国著名教育家卢梭说:“当一个孩子哭着要东西的时候,不论他是想更快地得到那个东西,还是为了使别人不敢不给,都应当干脆加以拒绝。,”

一个高情商的孩子比一个高智商的孩子更容易成功。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们首先关心的是孩子是不是健康地成长,能不能适应各种环境,会不会与人相处,有没有一个乐观的心态。

培养一个负责任的人,是要经过不断地吃堑、长智的过程。爱孩子,就要帮助孩子养成负责任守规则的好习惯。

“我能行的孩子,不是在说教中长大的,而是在行动中成长的。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育就是习惯的养成。”“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

第六章 把孩子培养成财富

快乐人生的三句箴言:

太好了!——改变心情就改变了世界;

我能行!——改变态度就改变了命运;

你有困难吗?让我来帮助你!——改变情感就改变了生活

20世界伟大的人生导师戴尔卡耐基讲过:“人人都渴望幸福,但是,幸福之路只有一条,简单地说,就是改变自己的心情。幸福与不幸福,并不是由个人财产的多寡、地位的高低、职业的贵贱决定的。

在很多情况下,人的痛苦和快乐并不是由客观环境决定的,而是由自己的心态和情绪决定的。

让孩子从小体验快乐,成为一个乐观主义者,比成功更重要。

快乐人生三句话:面对生活,微笑着说:“太好了!”;面对困难,勇敢地说:“我能行!”与人相处,主动说:“你有困难吗?我来帮助你!”

人生最大的胜利是战胜自己,人生最大的快乐是帮助有困难的人。

第七章 忘不掉的是教育

培养责任感的四句妙语:

培养爱国情感——对世界说:我就是中国!

树立公民意识——对自己说:这是我的责任!

享受你的儿子——对儿子说:有儿子就是不一样!

欣赏你的女儿——对女儿说:“有个女儿真好!”

人常说“知识能改变命运”,其实,是知识改变了人的观念,观念改变了人的习惯,习惯改变了人的命运。

爱是一种感受。一个人在被他人需要时,才能感受自己的价值。一个孩子被大人需要时,才能感受到自已幼小的生命是多么重要,进而感悟到一种深深的爱,并且产生强烈的责任感。

用“男子汉”的意识塑造男孩,你用“男人”的标准来塑造男孩,男孩就会变成勇敢的男子汉。

一个人被他人需要时,才会产生动力,产生真正的快乐。

儿子多么渴望被母亲肯定,被母亲需要!母亲的伟大,不在于能否让儿子上大学、出国留学,而在于让他有一种成就感,找到自信、找到自我,找到父母和社会对他的需要!当他找到这种需要时,便找到了一种责任、一种幸福。

真正爱孩子的父母,要在儿子面前表现得弱一点,给孩子一点爱他人的机会。不要把自己看成高山,把孩子看成小草,让孩子靠着你、仰视你、畏惧你;更不要当大伞,为孩子遮风挡雨,让孩子弱不禁风。母子换个位置、换个形象吧!让儿子做高山,儿子就会长成山;让儿子当大伞,儿子就能顶天立地!

在培养孩子情感时,把命令变为欣赏,把无穷的唠叨化为一句充满感情的话:“有个女儿真好”,事情就会发生神奇的变化。

第八章 最宝贵的是亲情

亲子同做的七件大事:

和孩子一起学;和孩子一起阅读;

和孩子一起谈性;和孩子一起交朋友;

和孩子一起上网;和孩子一起分享;

和孩子一起制造快乐。

如果您能够帮助您的孩子从小就体味到阅读甜蜜和快乐,这将是您送给孩子的最珍贵的一笔财富。

性教育专家陈一筠教授忠告父母说:“我们要跟孩子讲,种果树要有夏季的耕耘、除草,才能有秋季的收获。如果夏天就摘下果子来吃,味道肯定很涩。社会有很多陷阱,要避免一些事发生,爸爸妈妈得有打预防针的准备,随时了解孩子和异性的交往是什么状态。而且引导要科学、有艺术,不能用成年人的方法也不能用一般学科的方法。

有了好心情,一定要告诉别人,这就是分享!有了好想法,一定要说出来,这也是分享!一种快乐,与别人分享,就变成两种快乐!

生活中,你的目光集中在哪里?集中在痛苦和烦恼中,你的生命就黯然失色;集中在快乐中,你将会看到幸福美好的人生。

 

 

 

更新:2008-05-05 09:36:45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联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