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读书摘录(三)

作者:玉人木子 来源:河南省灵宝市育贤文学社 点击:2500

读书摘录

作为教育者的家长,他会随时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尽可能从人格上成为孩子的榜样,以无声的形象去感染孩子的心灵;作为教育者的家长,他将不会把孩子视为自己的“私产”,而将孩子看成是祖国的未来,这样,他对孩子的期待就不仅仅是“出人头地”“光宗耀祖”,而是用社会发展与时代进步的要求来设计孩子的成长和孩子的明天;作为教育者的家长,他一定会全力支持学校教育改革和老师的工作,或者说,他将把学校教育工作也当作自己应该关心甚至有时还可以直接参与的内分事;作为教育者的家长,他会以教育者的眼光去打量关注孩子,细心研究孩子每一天的细小变化,并和孩子一道成长;作为教育者的家长,他会尊重孩子的精神世界,按照孩子的个性引导其成长使之最终成为最好而又独一无二的“我”……

 

 

教育孩子的过程也是家长成长的过程。换句话说,成功的家庭教育总是孩子和家长共同成长的教育和自我教育。

 

 

快乐,源于善良:让人们因我的存在感到幸福,就是最大的快乐!

快乐,源于知识:畅游在浩瀚知识的无边海洋,就是最大的快乐!

快乐,源于童心:永远保持赤子般的纯净无瑕,就是最大的快乐!

快乐,源于超越:战胜自己并争做最好的自己,就是最大的快乐!

如果我 们每一位家长都努力使自己的孩子独具个性,那么国家将会拥有更多的创造性人才。你是画家,则不必强迫儿女也成为徐悲鸿;你是歌唱家,也不必非要女儿成为刘欢不可;你性格沉稳,却不必见不惯儿子的好动奔放;你开朗活泼,也不必为女儿喜欢长时间独坐书斋而焦急……

 

 

从人才学角度讲,越有个性的人,将来越具有创造性。

“逆反心理”所蕴含的最大积极因素是不盲从并且愿意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这恰恰是一种极为可贵的精神萌芽。

平等只能用平等来培养,而专横只能繁衍出更多的专横。家庭中的平等气氛,对子女是一种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的民主教育。

斐斯泰洛齐在《与友人谈波斯坦兹经验的信》中这样深情地写道:“我决心使我的孩子们在一天中没有一分钟不从我的面部和我的嘴唇知道我的心是他们的——他们的幸福就是我的幸福,他们的欢乐就是我的欢乐。我们一同哭泣一同欢笑。”

权威不属于年龄和辈分,只属于真理。

智商更多地属于天赋,往往不是靠家长就能人为地提升,但情商却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得以优化。

成人的心,在“成熟”的同时也许已经锈迹斑斑!我从来认为,教育的目的不应该是美好人性的丧失,而应该是童心的保存。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重要!”日本著名育儿专家让内散藤主张:对孩子的教育要顺乎天性,崇高自然,尊重儿童的想象,无论他是怎样怪癖离奇,本质上却是在尊重孩子的自由幻想的权利。

对我们来说,所谓“培养”,并不是给孩子“空荡荡的大脑”里装进能力,而是一种激活,一种唤醒,一种维护,一种发展。具体说,就是激活孩子的想象力,唤醒孩子的创造力,维护孩子的天性,发展孩子的智能。

怎样的长辈可以对孩子进行启蒙教育呢?我认为,博学、善良、豁达以及具有平等民主意识和现代教育理念的老人,才能成为孩子人生真正的引路人。

不要认为孩子小,就只注意养护,而忽略了感化、教育。要知道大人的行动正是小孩模仿的典范,随时的教导,正启发着她的心灵与智慧。

“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这话一点不错,习惯是人生的奠基,是美德的源泉。所以有人认为,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是学校德育和家庭教育的重点,也是素质教育的突破口。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让孩子拥有一个健全的人格,,就给了孩子一个幸福的人生。

只有建立在孩子理解基础上的要求,才能真正变成孩子的行动。这种理解基础上建立的规矩,既是科学的也是民主的,因而是持续有效的。

我始终认为,每一个家长都要欣赏自己的孩子,这是培养优秀孩子的前提。苏联杰出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这样告诫教育者:“要在每一 个人的身上发现他那独一无二的创造性劳动的源泉,帮助每一个人打开眼看到自己,使他看见、理解和感觉到自己身上的人类自豪感的火花,从而成为一个精神上坚强的人,成为维护自己尊严的不可战胜的战士。……人的充分表现,这既是社会的幸福,也是个人的幸福。”

 

 

素质教育的要义之一,便是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最好的自己”。我们这个世界既需要参天的大树,也需要无边的小草。我曾多次告诉我的每一个学生:“你也许不是最美丽,但你可以是最可爱;你也许不是最聪明,但你可以是最勤奋;你也许不是最富有,但你可以最充实;你也许不会最顺利,但你可以最乐观……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你也许不能成名成家,不能名垂青史,但你可以成为同行业中千千万万普通劳动者里最好的那一个!”

 

 

培根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读散文使人宁静,读小说使人认识社会和人生,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

对小学生来说,学习快乐比学习的成绩更重要。如果我们急功近利地给他们予以“知识加码”“能力加码”“特长加码”,到最后,他们可能什么都不想学了。

我认为让孩子吃苦,应该是让孩子持之以恒地做一件需要战胜自己的毅力去做的事。

每天让孩子坚持做一件他不喜欢但应该也必须去做的事,这就是最好的“磨难教育”。

别太心疼孩子,才能让孩子坚强。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中国的家长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或各种能力的提高;同样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中国的家长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忽视孩子的道德培养。

民主教育的核心,仍然意味着尊重——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情感,尊重学生的思想,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差异,尊重学生的人权,尊重学生的创造力……

 

 

外国诗人:如果你不能成为山顶上的一株松/就做一丛小树生长在山谷中/但须是溪边最好的一丛小树/如果你不能成为一棵大树,就做灌木一丛

 

 

如果你不能成为一丛灌木,就做一片绿草/让公路上也有几分欢娱/如果你不能成为一只麝香鹿,就做一条鲈鱼/但须做湖里最好的一条鱼

 

 

我们不能做船长,我们得做海员/世上的事情,多得做不完/工作有大的,也有小的/我们该做的工作,就在你身边

 

 

我们不能做一条公路,就做一条小径/如果你不能做太阳,不做一颗星星/不能凭大小来断定你的输赢/不论你做什么都要做最好的一名

 

 

我始终相信,孩子的成绩不是逼出来的,孩子的潜力也不是逼出来的,而是期待和鼓励出来的。

 

 

网络对我来说,绝不仅仅是休闲方式,也是一种学习方式,又是一种工作方式,还是一种交往方式,或者说网络就是我生活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

 

 

网络本身是中性的,它对人产生的积极或消极作用,全取决于上网者自身如何对待网络。好比一把菜刀,在厨师手里它是用来切菜的,在歹徒手里它却可能被用来杀人,在绝望者手里它还可以成为自杀的工具。这和刀本身没有关第,一切都幅使用刀的人决定。

 

 

一个人如果自己战胜了自己,那任何人都打不垮他;反过来说,真正能够击败你的,只有你自己!

 

 

让孩子坚持写日记,能培养其观察能力,使孩子养成随时随地留心社会、思考生活的好习惯,这将为他们的学习积累大量的知识和生活素材。坚持写日记,能够充实并完善孩子的精神世界:一则日记,就是心灵的一面镜子和人生的一个脚印;一个追求高尚的人,将在日记里审视自己的思想,反思自己的生活,评价自己的道德……这正是孩子提升境界、走向成熟的过程。坚持写日记,还能磨炼一个人的意志。

 

 

作文应是心灵泉水的自然而然的流露,决不能说假话。“真情实感,随心所欲”

 

 

佛说:是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才换来今生的擦肩而过。

 

 

作为教师,我曾说过,一个优秀的教师,一刻也不应该忘记自己曾经是个学生。同样地,作为一个家长,我也想说,一个优秀的家长,一刻也不应该忘记自己曾经是个孩子!

抵御种种诱惑最有效的武器,就是战胜自己的意志。所谓“战胜自己”,就是不断同自己的弱点作斗争,不断克服自己心灵深处可能有的自卑与懈怠,进而不断创造出新的成绩或取得新的进步。

著名翻译家傅雷曾为他翻译的罗曼罗兰名著《约翰克利斯朵夫》写下了这样的题词:“真正的光明绝不是永没有黑暗的时间,只是永不被黑暗所掩盖罢了。真正的英雄绝不是永没有卑下的情操,只是永不被情操所屈服罢了。所以在你要战胜外来的敌人之前,先得战胜你内在的敌人;你不必害怕沉沦堕落,只要你能不断地自拔与更新。”

实际上,任何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两个“自我”:一个是高尚的“我”,一个是卑下的“我”。而且,心灵深处的两个“自我”随时随地都在进行着较量:如果高尚的“我”占了上风,那么我们就会作出高尚的行为;反之,如果卑下的“我”占了上风,那么我们就会表现出卑下的举动。

人要放纵自己是很容易的,随便找个理由都可以原谅自己;但只要战胜了自己的惰性,任何一个人就开始成为强者了。

只有战胜自己才能走向卓越。战胜自己是痛苦的。但战胜了自己又是很幸福的——钢铁就是这样炼成的!

“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汪国真

 

更新:2008-05-05 09:32:37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联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