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詹大年/对“后进生”, “帮助”而不是“转化”,“共情”而不是“感化”

作者:詹大年 来源:詹大年私号 点击:566


有位拍电影的朋友希望把丑小鸭中学的故事拍成电影,他说:“拍一个中国版的《放牛班的春天》。”我婉拒了:“《放牛班的春天》是改变孩子,丑小鸭中学是要改变教育。”


【关于“后进生”的思考】

我认为,“差生”、“后进生”、“潜能生”、“问题孩子”......在本质上没有多大区别——本文无意讨论这个话题。
有些孩子,很小就被贴上了“后进生”的标签。这到底是孩子的问题,还是标签的问题呢?
其实,这不过是孩子的本来状态与成年人预设的评价标准的冲突。
如果,教育是为每一个生命个体的发展,那么,“后进生”就是一个伪概念。
如果,“淘汰人”是教育的功能,那“后进生”就是一个理所当然被淘汰的群体。
“后进”,是相对集体而存在的。集体、群体、个体,在教育中如何相对定位呢?这是教育者应该思考的问题。
个体,是目的。集体,是手段。如果,个体被忽视、被淘汰,那么要集体干什么呢?

【生命是可知的,但更是未知的】
教育问题的本质是生命问题。生命是个奇迹,人类对自身生命知之甚少。生命是未知的,也是可知的。生命问题,首先是人类的认知问题。所以,很多很多的生命问题,本身就不可能有解决的预案。“问题”,是生命的一种存在方式。因此,简单地给某一些孩子贴上“后进生”的标签,是无知的;简单地制定“后进生转化方案,是无效的。
“后进生”这个概念的本身,就说明教育者对生命个体已经了解,并且“转化”的目标、方案也已经明确。这种自以为是居高临下“转化”,很容易把问题的根源归结在孩子身上,甚至把孩子推向对立面。
如果对人性的认识不改变,教育评价的方式不改变,就不可能看到主体的、个体的孩子。
看不到孩子生命主体的需求,教育是不会真正发生的。


【要“帮助”,不要“转化”;要“共情”,不要“感化”】

转化也好,感化也好,工作的主体是学校、老师、家长,客体是孩子。

我办丑小鸭中学12年来,发现孩子的问题很多不在孩子本身,而是他们在生命成长过程中遇到了“问题”不能解决,因而外化在他们身上。
这些“问题”,是生命成长的必然,只是不同孩子遇到的问题和得到的帮助不一样。这些问题,或许是生物学方面,或者是心理学方面,或者是教育学方面,或者是社会学方面,或者根本就不知道是哪一方面......不管属于哪方面,看到他们遇到的“问题”,分析问题的根源,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才是根本。
单纯从这个角度来讲,我认为,没有“好学校”,只有“好老师”。也就是说,孩子在什么学校上学不重要,关键是要遇到一位好老师。
好的关系,才是好的教育。

——2023年8月30日 于台州修改重发

(詹大年  昆明丑小鸭中学校长)
更新:2023-08-31 07:48:56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联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