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用花的课堂写叶的作文》序言

作者:玉人木子 来源:河南省灵宝市育贤文学社 点击:4020

  五年过去了,每每手捧此书,都有一种感动,今天再翻阅,重温画面,除了感慨更是感动!

倾听花开的声音 

                              李金霞

这些年来,“绿色作文”在秉承了自然与和谐的写作理念逐步走向成熟。这得益于多年来我在作文教学中的实践与创新。追忆我对“绿色作文”殿堂“做人与作文”的守望,与孩子们共同感受了生活的快乐、领悟了文章的精华,分享了成功的喜悦……

  还作文以朴实的面目,抒写童心、表达真情——“绿色作文”的绿色价值;张扬个性,加强积累,奉送快乐——“绿色作文”的绿色希望;让孩子享受快乐,感受美,享受作文——“绿色作文”的绿色境界。这是我多年来一直在寻觅、尝试、积累的作文教学的创意和典范。

“绿色作文”系无色眼镜看世界,她随意地、温和地走进了我的课堂,走进了孩子们的生活和心灵。与“绿色作文”相伴,随即会产生快乐作文和成功作文之灵感。而我也在与童心同行的日子里,和他们一块体验成长的幸福和激奋。

2010年,在这本作文集出版之际,我最想咀嚼回味的是与孩子一起成长的故事里那些最美的记忆——

一、给孩子表达机会,让孩子开口“说话”。

说是写的基础。怎样让孩子大胆地开口说话,是语言表达的基本技能。我的作文课堂首先安排的是“口语训练”的作文入门环节。孩子可以借此说说见闻,介绍熟人,谈谈愿望。把身边的事告诉大家,把“肺腑之言”尽情倾诉。刚开始,尽管孩子们有些拘谨,怕招致其他孩子的哄笑、老师的不屑,尽拣公式化的语言表达。于是组织了一次次有关说话的讨论:怎样说话?说什么话?你希望听到的……无需强令,孩子们已明白。在以后的交流中,和孩子们一起聆听生活、留住精彩。

从身边发生的一件小事开始,让孩子们尽情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观点,进而对每天发生的新闻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一开始会有很多孩子羞于在大家面前表达,但是通过不断的训练,很多原本内向的孩子都大胆地走上讲台,面对一群听众表现自己的语言天赋。原来说话是这样简单,说出心里想的,无需做作,真实、真诚、真情就能赢得他人的掌声。孩子们在感悟生活的同时学会了口语表达。

二、给孩子阅读时间,让孩子语言“丰满”。

现代社会,信息量剧增。虽然新的传媒不断涌现,可是信息量最大的载体仍是文字。人的一生,大量知识来自书本。“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这既是写好作文的前提,也是提高读写能力的有效途径。因此,我们总是鼓励孩子多读书、读好书,从而感悟读书好。在“绿色阅读”这一环节中决不放松,我常常给孩子们说的名言是“积累是作文的根,离开了积累作文之树必定营养不良。”“阅读是心灵的美容师。”

我们建立了“图书角”,为孩子提供了丰富的阅读材料。要求孩子每日一读,并提出读的要求。安排了“口语训练”、“美文朗诵”、“讲故事比赛”、“习作现场角逐”等训练孩子语言能力的科目。同时教给孩子积累语言的方法,组织孩子订阅报刊杂志,布置孩子每天“采蜜”——采好词、好句、好段、写心得体会,拓宽新闻记者范围、开展阅读交流。每周安排一次读书交流会:或朗读摘录的好词好句;或叙说自己的感受。孩子书读得多了,不但扩大了视野,提高了认识,丰富了情感,而且积累了作文素材,为写作打下了坚实的语言基础。我们还时常让孩子积累、朗诵一些精美的儿童诗,训练孩子的想象思维能力及诗意般的语言。

三、给孩子创设情境,让孩子“有啥可写”。

课堂是孩子与人相互交往、相互作用的重要场所。真实的课堂再现是师生“原汁原味”的生活情景。让“生活”走进课堂,这是“绿色作文”的最大特色。不说别的,单说今年暑假的24次课,我精心安排了与生活息息相关的话题。

第一单元的“观察”课,足以让孩子们大开眼界。吃西瓜、现场观芙蓉花、花样跳绳等成了活生生的习作素材。孩子们边观察边描写。“作文就是与生命对话”,著名教育专家钱理群这句话深深烙在我心里。我不曾一次地越来越感觉到:所有的生命都是有情物,如果老师真正地蹲下来和孩子们接触每一个生命,都会发自内心地听到它们的声音和呼吸。怀着这样一种心情给孩子上课,孩子的感觉跟着老师走,走着走着就走出了作文的第一步。孩子的语言也就渐渐地充满了活力和生命力。几个一、二年级的小孩子写出的语句让我眼前一亮:1、李老师很美丽,她的眼睛和蔼得像我妈妈那样亲切。她有时像小鸟一样飞来飞去,飞到我跟前时还悄悄地摸着我的头,给我一个甜甜的笑。2、西瓜长得虎头虎脑,老师拿把刀想杀开它,可老师又舍不得,她很伤感地说:“它也是一条命啊,我们吃了多残忍啊!不如我们把它的甘甜用文字留下来,这不就是对它的追忆吗?……

第二单元的“抓点”描写。孩子们最心爱的篮球、扑克、棋子等活动,真可谓是生命的狂欢,他们无拘无束地放飞自己,轻轻松松地写出几百字的现场直播。在这里,作文不再是枯燥乏味,而变成了一场精彩的观战描绘。谁观察的越仔细,体会的越深刻,就能把整个场面描写的越精彩。

第三单元的“体验生活”让孩子的确领悟到“社会是个大课堂,有情有意妙文章”。逛街市,发现了短斤少两,讨价还价、物美价廉均是那样新鲜;下厨房,乐意小手去炒蛋,蛋烧糊了却得到了妈妈的夸赞;上电脑,玩游戏、发文章、查资料、聊天、看电影,真是一个宝葫芦,要啥有啥。但控制上网时间又成了一大难题,这把“双刃剑”刺得我们何去何从?辩论会上的唇枪舌战,让我们不能不对孩子刮目相看。孩子们懂得了读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上网是获取知识的另一种学习方式。

第四篇章的“多管齐下”,扩写“游子吟”,不仅是对孩子语言文字的训练,更是对孩子人格的升华。生动的《空心鸡蛋》、《一位父亲的责任教育》、《如何挣到20元钱》……这些心灵鸡汤在孩子们的心中积淀的不仅是文化底蕴,更是对孩子心灵的潜移默化。

采风时,“小记者”的睿智,“导游团”的热情,“环保卫士”的责任,“广告策划”的匠心,“小作家”的敏锐在作文中都一一体现出来。

四、给孩子展示平台,让孩子体验“成功”。

“让孩子享受快乐,享受美,享受作文”是“绿色作文”的境界。在“绿色作文”的殿堂里,孩子们一个个都进入了“小荷才露尖尖角”的文学梦境。

孩子的创作希望被人承认,被人欣赏。于是我们采用了现场读、现场点评的方法,让孩子在读中发现自己的不足,让老师在点评中给孩子自信。当然,这样做很费时间,但收效颇高。孩子们也喜欢当堂给他打分。黑板报可算是吐露孩子心声的天地,但这只是小范围的。只有少数孩子的习作能被很多人欣赏。平时把孩子原汁原味的习作加上老师的点评贴在教室或者做成版面展示出来,让孩子在领会别人的品评中聚焦自己文中的亮点和不足。

在全国的各种作文大赛中,鼓励孩子们勇于参与,重在获奖。每一次大赛的习作我们要认真指导孩子反复修改。发表是孩子最想要的结果,但是我们经常提醒孩子不能“急功近利”。一篇习作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因此要不断推敲、修改才能变成精品。使每一次的不成功变成一次积累,一次体验,为自己以后的“厚积薄发”打基础。文学社的每个孩子都有大赛获奖、发表习作的成功体验。

五、给孩子做表帅,让孩子理喻“三人行必有我师”

作为作文教学的专家,写作是自然习惯。我与童心同行,我用文学的耳朵倾听花开的声音,我有理由用文字把这些声音记载下来。这些年我写的有关教育教研以及给孩子、给家长写的文字至少有80万字。《有这样一位妈妈》、《孩子,你的声音真好听》、《一个喜欢习作的孩子》、《班长的诱惑》、《由妈妈的文字想到了……》、《孩子,老师爱你》、《没有月亮的月饼盛会》等等几十篇文章发表了。我的个人简介、照片及散文被《百家作文指导》名刊作为封面、封二,孩子们读着我的文字会时刻受到激励。个个都给我说:“老师,我长大了也要当一个作家。

老师的亲历躬行最能体会孩子写作的辛苦,把握孩子写作的困惑,从而有的放矢地指导习作。把老师的下水作文和孩子的习作一起上板报,让孩子受到鼓舞。富有童趣的教师下水文则让孩子有了借鉴,有了创作的欲望。老师的下水文和孩子的习作一起在各类竞赛中获奖,这无疑带给教育新的动力。我和我的孩子就这样一起收获成功,享受作文的快乐。

六、顿足倾听“花开的声音”。

欢聚“绿色作文”殿堂,孩子即将远行,我们开始讨论留下点什么。其实每人心里都有谱:我们不用费神,已有最好的东西留下——《用花的课堂写叶的作文》,这就是我们“绿色作文”的作文脉搏与做人的轨迹!

你听,我们的“绿色”声音:《教师节的礼物》道出了“礼轻情意重”;《大胃王》描出了“成长需美食相伴”;《好邻居》揭示了“远亲不贴近邻”;《我是冠军》绘出了“课堂的欢欣”;《敬老院》留下了“尊老爱幼的美谈”;《灵宝的春天》是一幅永远画不完的画卷……太多太多了,怎能在此道尽?相信“花开的声音”会永远伴着我们,会永远激励着孩子们继续快乐地去点缀“绿色作文”。

不知不觉,在“绿色作文”的课题研究中走过了很多年。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身临其境才能感同深受。也许很多做法不是很成熟,但这不妨碍我们小心求证,大胆试验。这本作文集的编著是我们育贤文学社全体师生和家长共同努力的硕果。由于水平有限,文中有不足之处还望有识之士批评指正。

 

                  封面

 

 

                         封底

 

                                       封二

 

 

封三

 

 

 

 

更新:2015-09-06 13:40:06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联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