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一个人的麦场

作者:石淑芳 来源:金城灵宝 点击:3862

凡事过往,有些随着岁月烟消云散,有些却会慢慢沉淀。
  变成精神的依托,比如眼前的打麦场。
  盛夏的打麦场上,零散的站着几个簇新的麦秸垛,蝴蝶和蜻蜓赶场似的汇集其中,一群野鸽子飞来飞去,捡拾遗落在草丛中的麦粒。收割机,脱粒机早已使碌碡们退出碾场舞台,它们从先辈们的手里走来,年年岁岁轮番上场,现在和村里其他被淘汰的物件有着相似的命运,只能选择静默和沉默,在麦场一隅拈须回味曾经的辉煌。
写作,能够让人的心灵在世俗的空气中自由呼吸,也使平凡的生活保持一种蓬勃的希望。而这一切需要一个相对宁静的地方,而我选中的是村西的打麦场。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村女人,我与麦子息息相关密不可分.....
  深秋的早晨,跟在父亲高高扬起的牛鞭后面,麦粒在我手中划着优美的弧线,落入深褐色的田野。一场透雨落下,麦苗们挤挤挨挨争先恐后的开始新的轮回。松竹梅在愈来愈冷的风中凸显高风亮节,这其中定有麦子葱郁的身影追随。风霜愈大雨雪愈厚,麦子来年爆发生命力的可能性更大。
  麦子在湛蓝的天空下尽情的舒展着手臂,四月的和风中,麦子们捧出了饱满丰硕的穗子。在布谷鸟清脆的感召声中,田野氤氲在一片麦香里。村子次第升起的炊烟,是醇厚绵长的麦香铺就的,金黄的麦浪滑动水一样动感的波纹,热烈地围裹着村庄,小鸡和狗们很激情地四处游荡,发一点各显特色的吟唱,很热烈地迎接着什么。
  修葺平整宽阔的打麦场是麦子的家。麦收时节的满月之夜,打麦场热火朝天的景象,成为镌刻在每个农村孩子心灵深处不能忘怀的记忆:父亲挑麦子的杈柄上映着月亮的清辉;脱粒机轰鸣的噪音里,昂扬的麦粒们翻着欢快的跟斗,流转到头包花毛巾的母亲的簸箕里;孩子们则蹦跳在麦秸垛上将笑声传递----麦风麦味儿和麦芒,整个小村浸在一片麦气儿里。麦子在打麦场找到圆满的归宿,它们以盛大的形式诠释了生存的意义。在我心底,则把麦子当做我永远的亲人。无论四季如何轮转,我的脚步和思绪纠集在打麦场上,我相信我在这里能够找能量和根基,并由此写出像麦穗一样滚圆的句子。
  随着年轻人外出打工,种庄稼的人就少了,而种植结构的调整,种麦子的人就更少了,打麦场上的麦秸垛越来越稀,野花野草越来越旺,打麦场的热闹不可挽回的成了过往。偶尔有勤恳的老人辟出空地种上菜蔬:辣椒,西红柿,一行行的白菜和大葱,打麦场的纹理错纵,恰是披着厚重的绿衣。在打麦场上漫走,腰和眼睛不经意被到处疾飞的翅膀碰触,晕黄的夕阳温情地抚摸这些自自然然的生命,和这些生命的诞生和死亡。闻着泥土原味儿的清香,想着朴素而烂漫的麦子滋养着我的身体和精神,心中满溢温暖。
  和城市一浪高过一浪的喧嚣相比,这儿实在是太静了,静得听见夏虫的低吟。寂静的世界才能听见内心的声音,我将身子倒吊在滚热的碌碡上,让惬意的温度熨烫我的腰背,疗养我湿痛的关节。眼睛倒映出幻觉的天空,极致的优美。我随身携带小小的拙笔,随时用文字的形式收拢一下精神飞翔的划痕,和抚平日子里琐琐碎碎的皱褶。
  在这静静地,只有我一个人的打麦场。

更新:2011-07-28 04:50:28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联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