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书院 - 枫叶智库
枫叶教育网 - 打造具有特色品牌的地方教育门户
身为中国人,你真的知道中华文化的根源吗?
作者:学以致用 来源:德慧智 点击:2790次 评论:0

【德慧智】官方公众号:三十年教育研发经验的全生命周期教育平台,以伏羲黄老文化经典为核心的慧性教育理论与孔子原儒思想结合,运用现代科学发现与工具方法,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帮助超二十多万家庭和五大学校试验区学生身心受益!成就孩子幸福人生,成就社会幸福家庭!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

文化自信是推动一个民族发展最基本、最深层、最持久的力量。

中华文化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

图片来源:《龙文化的文明与教育》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只有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才能根深叶茂。”

国家如此重视传统文化,请问,中华文化的根在哪里?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独领风骚数千年,“源远流长”的“源”在哪里?

笔者结合自身学习熊春锦先生系列著作的经验,在此分享一下学习体会。

提到悠久灿烂的文化历史,我们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中华上下五千年”。

言外之意,对五千年前的甚至更遥远的三皇五帝时期的文化,因年代久远,文献资料不够详实周全,又或者随着历史的沿革而缺少系统性传承,故而我们敬而远之,不得要领,研究探索的力度不够。

这也就导致了我们对于自己本民族根文化不够了解,缺乏自信,不仅出现数典忘祖的悲剧,甚至有些内容还会被误解曲解,贴上历史糟粕的标签与污名。

历史继承性是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特征,任何一种文化要想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就不能是水上浮萍,无本之木。我们要对中华文化寻根探源,厘清文明与文化的关系。

只要能够真正将我们文化的根挖掘出来,积极继承弘扬,必将功在当代,泽被后世,也有利于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第一部分

修身诞生内文明   内文明产生了文化


古老中国,不仅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而且圣贤辈出。学道求道问道,探求生命价值,提升生命质量,是当时的主旋律。

黄帝曾问道于广成子,孔子也说:“朝闻道,夕死可矣”(语出《论语•里仁第四》)。

《礼记•大学》曰:“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

因此,学习实践道德文化,修身养性,是中华道德根文化的灵魂。

其中,伏羲、黄帝、老子等圣贤都是“修之身”的杰出代表。修身可以实现生命的净化提升,激活脑内的松果腺,产生内文明。

在韩非子的《扁鹊见蔡桓公》一文中,神医扁鹊不必借用任何医疗器械,通过“望”诊指出蔡桓公的病从腠理、肌肤、肠胃发展到骨髓的过程。

可惜的是蔡桓公讳疾忌医,最后病入骨髓,一命呜呼。扁鹊能透视病人体内病气的本领来源于深度的内观。

《东方治理学——中华民族文化软实力》等系列书籍中,熊春锦先生旁征博引,以无可辩驳的事实指出,修身内文明是文化诞生的母体,内文明在我国有完整的文字记载和系统的思想体系。

只要按照圣人之治方法论修身,成人也可以出现内文明。

伏羲、黄帝、老子、印度的释迦牟尼,这几位先悊(哲)是东方内文明的先驱,他们天人合一,实现了“不出于户,以知天下,不窥于牖,以知天道”的境界。

伏羲创造了易道文化,黄帝创造了法道文化和传统的中医学,老子创造了德道文化,都揭示了通过修身明德回归大道的真理。

易道文化、法道文化、德道文化共同构成中国文化的主根,在此基础上,中华文化开枝散叶,从主根到辅根,从慧性文明到智能文明,从文明到文化,从文化到教育,绵延不绝。

图片来源:《龙文化的文明与教育》

今天,人们大都知道苏格拉底和柏拉图,他们是西方内文明的代表人物,但是人们对修身内文明知之甚少,对东方内文明的先驱,根文化的缔造者伏羲、黄帝和老子普遍陌生,有些人甚至认为他们不存在。

中国人若不认识自己民族的圣悊,不认识文化大树的根蒂、悊(哲)学的根源、文明的源头,那么去根的文明、去根的文化、去根的教育能有旺盛的生命力和持久的向心力吗?


第二部分

认祖归根   中华道德根文化弥足珍贵


我们从哪里来?要走向哪里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头活水和牢固的基础在哪里?

这些严肃而重大的问题,祖圣先贤早就给了我们答案,需要我们忠信不移、脚踏实地地实践和传承。

因此,我们必须重建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心。

研究东西方哲学文化思想的发展轨迹可以发现,许多哲学家、思想家的理论都有应用空间的局限性,有些人的思想也已经成为过去式,唯独中华道德根文化先驱的思想智慧在世界文化大观园中历久弥新,璀璨夺目。

何谓道德根文化?其源流和脉络如何?

道德根文化——发端于伏羲的易道文化

太昊伏羲氏是“三皇”之一,是我国远古时期的圣明帝王。

伏羲通过修身内求获得河图洛书,成为中华民族易道文化的创始人。

伏羲是中华文明、文化的肇启者,以画八卦为标志,将中国历史带入新时代。

早在先秦时期,伏羲就被确认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伏羲自号龙师,部落的子民叫龙子龙孙。

龙子龙孙繁衍生息,构成了中华民族大家庭,所以,华人也叫“龙的传人”。

道德根文化——成形于轩辕黄帝的“法道文化”

中国自古就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的说法,每年农历三月初三,在新郑市黄帝故里都要举行隆重的拜祖大典。

轩辕黄帝诞生于公元前2717年,他寻师访道,证道得道,开创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理论和方法的先河。

他总结了上古时代的优秀文化,开创了以道德治世的部落联盟体制,奠定了中华文明的基础。

黄帝为后人留下了众多的经典,最有名的是《黄帝四经》和《黄帝内经》。

道德根文化——成熟于老子创立的“德道文化”

老子是“德道文化”的创立者,是道德根文化的集大成者。

《老子》五千言不仅阐述了治国之道,也阐明了修身法则,揭示了宇宙自然与人体生命的奥秘。

《老子》这部经典虽然后来为道教取用,但其学说思想的深度高度,远远超越了宗教教义的范畴,代表了人类对宇宙万物认知的最高智慧,是超越时空、为全人类所共享的精神食粮。

老子的思想没有迷信,更无糟粕,而是尊道贵德,清静无为,天人合一,道法自然。

综上所述,以伏羲黄老为代表的道德文化是中华民族独特的“基因身份证”,是中华文化和文明发展的根,影响着国人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道德文化既是历史的,也是当代的;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其中蕴含的智慧结晶不仅具有现实意义,还具有世界意义。


第三部分

学习实践道德文化   助力民族复兴


在信息爆炸、日新月异的今天,伏羲黄老文化过时了吗?非也。

环顾世界,面对接踵而来的生存发展危机,面对意识形态领域的浓烟迷雾,人们渴求的精神营养究竟在哪里?

我们如何构筑起抵挡不良诱惑的防火墙?

如何贯彻“四个自信”,坚定“五个认同”?

仁人志士都在寻寻觅觅,探索摸索,敢问路在何方?

习近平主席多次指出:“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

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

对一个民族来说,血脉传承是体,文脉的传承是魂,“孝悌传家远,诗书继世长”

道德经典是道德文化的集中体现,经典是人类文化长河中璀璨的明珠,里面蕴含着浩然正气和强大的正能量。

今天,在贯彻落实二十大精神实现民族复兴的征程上,传承道德文化对树立文化自信,增强民族凝聚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塑大国风范具有重大意义。

党的二十大已擘画蓝图,吹响号角,为了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巍巍巨轮乘风破浪、行稳致远,就必须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落实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

但愿国人都能认识到中华道德文化的无穷魅力和不朽的价值,使传统文化薪火相传,在新时代新征途上大放异彩。


更新:2023/3/10 6:44:41 编辑:fengyefy
评论共 0网友评论
暂无评论
用户名  密码 请输入用户名和密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连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
头条推荐
本类推荐/最新更新
更多...视频聚焦
更多...枫叶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