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书院 - 枫叶智库
枫叶教育网 - 打造具有特色品牌的地方教育门户
过年了,无论多么富有,给他人孩子的压岁钱不要超过100
作者:李玉柱 来源:快资讯 平湖一柱 点击:1820次 评论:0

过年了,姥爷去城里看4岁的外孙。

爷孙两人一见面,格外的亲热与高兴。

姥爷从口袋里掏一个红包(内装1000元),递给外孙。谁知外孙问:“这是什么?”

姥爷说:“这是给你的压岁钱啊!”

外孙说:“我不要这样的压岁钱,你给我发到我手机里吧!”

姥爷:“…… ……”

嗻,现在的孩子都是“数字化原居民”,手里的现钱不叫钱,手机钱包里的那个数字才叫钱。

一则段子说罢,再来说说压岁钱问题。

过年给孩子发压岁钱,是中国人由来已久的传统习俗。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水平的提高,大人给孩子的红包也是越来越胀,不再是几元、几十元、几百元,而是动辄过千,有的孩子一年压岁钱能收上万元,甚至几万元。

孩子认为,这些钱都是大人给他(她)的,这些钱理该由自己来支配。

家长认为,究其实质,压岁钱是一种礼尚往来,具有一定的的“对等性”——孩子的收入等于家长的支出,因而,这个钱应予以“没收”“充公”。

于是乎,每年春节,不少家庭都会上演“压岁钱争夺战”,孩子和家长各不相让,有的甚至对簿公堂。这实在失去了压岁钱的本来意义。

传说,“压岁钱”原来叫“压崇钱”。

在古代,“祟”泛指鬼怪和邪气,钱是由金属制成的,藏在身上或放在枕边可以压祟避邪,故曰“压祟钱”。这个“压崇钱”什么时候给呢?一般就是在岁第更新时“春节”“大年”时大人送给孩子,“岁”“祟”同音,图个口吉,人们称之为“压岁钱”。

后来,人们又在压祟避邪的基础上增加了祝福含义:长辈用红纸包上一百文铜钱送给晚辈,寓意“长命百岁”;对成年晚辈,则用红纸包裹一枚银元,寓为“一本万利”;货币改为纸币后,长辈们喜欢到银行兑换票面号码相连的新钞票送给孩子,意为“连连高升”……

可见,无论最早的“压祟”还是后来的祝福,“压岁钱”的实质都不在“钱”而是“意”。所以到年了,孩子长一岁,长辈要祝福,给点压岁钱未尚不可,但却不能多——无论你多么富有,给他人孩子的压岁钱都不能多——100元足矣!

这样,一来可以缓解亲戚邻里之间的关系,避免浮夸、攀比;二来,孩子的压岁钱数量有限,家长不再“惦记”,可在家长的指导下,让孩子自行购物或理财;三来,孩子懂得了大人的观爱,滋生感恩之心,有利于他们健康成长。

(作者:李玉柱,本文为 平湖一柱原创作品,欢迎指导,转载或引用请注明作者和出处,违者必究。)

更新:2023/1/17 5:27:16 编辑:fengyefy
评论共 0网友评论
暂无评论
用户名  密码 请输入用户名和密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连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
头条推荐
本类推荐/最新更新
更多...视频聚焦
更多...枫叶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