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户外体育游戏活动的组织策略
-
户外体育游戏活动的组织策略
摘要:
近年来,幼儿户外体育活动深受幼儿的喜爱,更受到幼儿园和家长的重视,因幼儿在进行户外体育活动时,能直接接收空气、阳光、水份等自然因素的刺激,对幼儿骨骼的发育及呼吸系统、神经系统的健康十分重要,所以,我们应做到: 一、户外游戏活动形式应合理、多样,切实提高户外活动的质量,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二、户外体育活动器材应适合幼儿年龄,丰富多样,以促进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三、户外活动应加强良好的组织与指导。户外体育活动有助于培养幼儿坚强、勇敢、不怕困难的良好品质、主动、乐观、合作的积极态度、顽强、不怕苦、不怕累的优良作风、互帮互助、团结友爱的集体主义精神;有助于培养灵活、果断、活泼、戒骄戒躁等意志品质。那么在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指导下,我们应如何组织幼儿的户外体育活动呢?
关键词:幼儿 体育活动
正文:
游戏是幼儿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此时期的幼儿特别喜欢和小伙伴们一起游戏,尤其喜爱户外游戏。户外是一个自由、广阔的天地,更是一本好的教科书,在户外,他们会尽情的玩,无拘无束的畅想,同时在同伴交往、交流沟通方面也具备了初步的社交能力,促使了各方面的协调发展。然而针对当今的家庭教育方式,还存在一些重智育轻体育、重保育轻锻炼的现象,再加上现在多数家庭住在高楼,独门独户,独生子多,爱子心切,邻居交流、走动少,因此幼儿户外活动的时间就很少,幼儿普遍缺乏锻炼。而在幼儿园的实际工作中,常常又偏重使用现有的运动器械进行活动,表面上看似热热闹闹,而运动质量却不高;有的认为户外体育活动的场地大,不好组织;有的认为体育活动容易出事故,不安全,所以有得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就只疏于形式,或停留在计划上,而真正的实际活动时间和活动质量却得不到保证,从而导致幼儿得不到身体和谐发展。
对于如何组织幼儿户外体育活动的目标、原则、方法、形式等各方面我进行了一定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具体结论如下:
一、户外游戏活动形式应合理、多样,切实提高户外活动的质量,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体育活动与其他教育活动一样,是多种形式并存、共同发挥作用的教育过程。我们寓体育锻炼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之中,激发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丰富幼儿的生活,增进幼儿集体主义意识,更好地促进幼儿身体和心理的健康发展。户外体育活动既是幼儿园一日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幼儿健康领域教育的有效载体,我们应有目的、有计划的把幼儿的兴趣引向户外,让幼儿充分与大自然做朋友,从中体验户外体育活动的快乐,因此每天的活动内容我们都根据班级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实际发展水平来进行预设。
1、根据幼儿年龄特点,精心选择内容。传统的体育游戏都是经过长期实践的智慧结晶,它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团结协作精神,满足儿童与同伴交往的需要,至今仍然深受幼儿的喜爱,如:跳皮筋、打沙包、跳格子、老鹰抓小鸡、竹竿舞等等,充分提高幼儿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这些游戏幼儿十分乐于接受,所以这样的活动我们应在不同年龄阶段经常开展,同时根据主题的内容和幼儿日常玩的游戏及玩具,再挖掘生成一些新的体育游戏项目。
2、根据教学计划,确定目标,有目的、有计划地提供器材,在幼儿园现有的器材中选择适当的、有层次的活动材料进行活动,并在运用幼儿园现有的体育器材的基础上进行自制适用的体育器材,如纸球、沙包、高跷、坦克车等器械。
3、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组织幼儿活动,做孩子的引导者和游戏伙伴。活动中要尽力站在幼儿的立场上,通过观察幼儿的行动去把握其内心的想法;活动中要做好角色的扮演,对规则意识不强、胆小、不爱动的幼儿应给予鼓励和帮助;活动要做到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并富有启发性、趣味性,进一步增强幼儿在体育活动中的参与性、主动性、自信心,以此来激发幼儿的锻炼兴趣。
二、户外体育活动器材应适合幼儿年龄,丰富多样,以促进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
(1)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因地制宜地为幼儿选择合适的体育器材。
首先,根据需要选择。选择的体育器材绝对不能带有盲目性、危险性,要通过使用器材来达到锻炼目的并完成目标。比如周教学目标的一项内容为练习跳跃动作,教师选择器材有皮筋、纸球、小木块等等,通过科学合理、系统的组织安排,较好地完成周目标,达到幼儿腿部及身体协调锻炼的效果。
其次,根据材料特征选择。幼儿应选择一些轻便、灵巧、新颖、趣味性强、一物多玩的材料;对于幼儿喜欢的活动材料要投放足够的数量,已免发生争抢的现象;提供带有民族特色的材料如:服饰、抬轿子、金箍棒等等,提高活动材料的娱乐性和趣味性,同时教师要做好引导。
再次,根据季节的影响选择。在春、夏季应为幼儿提供活动量小的材料,如沙包、叉交、跳格子等;秋冬季应多提供运动量与活动强度大一点的材料,如蹦蹦球、跳绳、拍篮球等活动器材。
最后,根据不同年龄阶段进行选择。幼儿园按年龄分小、中、大班,针对小班幼儿应多提供一些容易掌握、数量充足、模仿性强的活动材料,来促进幼儿平衡、走、跑能力的发展;中班幼儿应提供一些略有难度、具有发挥想象力的活动材料,来促进幼儿钻、爬等能力的发展;大班幼儿应提供一些难度适宜、运动强度大、具有创造力的材料,来促进幼儿追逐、躲闪等综合素质的提高。
(2)废物利用、探索创新,自制体育器材。
我们坚持因地制宜,变废为宝的原则,和家长、幼儿利用饮料瓶、鞋盒、纸箱等材料共同制作了:坦克车、高跷、沙包、巨人鞋等大量的体育玩具。如:将铁质的奶粉桶制作成高跷;用废旧纸箱做成坦克车;用成人鞋盒做成巨人鞋等,教师还利用操场、平台的空间安排活动,如:在操场上按先后顺序画出相同宽窄的长方形当作小桥,让幼儿自由地发挥想象进行过桥游戏等,为幼儿户外活动提供了丰富多样的体育器材,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同时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
三、户外活动应加强良好的组织与指导
幼儿都非常喜爱户外体育活动,因为户外体育活动能够让他们真正的放松、自由的表现,快乐合作,但在户外体育活动中,也需要教师有很强的目标意识,使幼儿懂得遵守游戏规则的重要性,养成喜欢运动、科学运动的好习惯,因此,教师应具备一定的引导能力及足够的指导能力,这样才能保证幼儿在万无一失的基础上,玩的快乐。所以我想,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户外体育游戏的组织方法
教师要灵活的掌握活动量的大小,注意动静交替,不要使幼儿运动过量。活动中可让幼儿互相交换体育用具,这样不仅有利于动静配合,还可提高活动的兴趣。对好动的、活动量大的男孩,不能让他们长时间地进行剧烈活动,对不爱活动的幼儿,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他们参加活动。以下是组织体育活动的主要方法:(1)介绍活动的名称、玩法和规则:教师应把幼儿组织起来,采取讲解规则、动作示范、个别辅导、分层指导、总结评价的方法让幼儿明确活动的目的要求,无论是正规性体育活动,还是非正规性体育活动,都应按要求去完成活动,从而达到身体机能的发展及活动能力的提高。
(2)队伍组织和角色分配:根据幼儿的自身条件,合理的分配其在活动中的角色,充分发挥幼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有利于游戏的顺利进行,活动中要注重角色互换,培养每个幼儿都能担任主要角色,来有意识地通过不同角色,引导幼儿对其进行教育。
(3)游戏中的内容情节:在体育游戏活动过程中,教师起主导作用,幼儿是活动的主体,教师在引导的过程中应积极观察,适时调整,在进行中,也可适当增添一些玩具、头饰等辅助材料,来提高幼儿对游戏的兴趣、规则的掌握和动作的质量。
(4)游戏的结束:我们要选择合适的时机来结束活动,即在幼儿对游戏已有满足感,但又不很失去兴趣的时候。
(5)游戏的安全:游戏的组织过程中,一定要贯穿安全教育,增强幼儿自我保护的意识。
2.户外体育游戏的指导策略
幼儿户外体育活动与中小学集体式的体育教学活动相比,幼儿户外体育活动中教师更多的是一种引导式的教育、支持性的指导,在幼儿活动中,应关注幼儿的活动需求,尊重幼儿自主意愿,积极促进幼儿按自己的步调逐步发展。
1.善于观察。缺乏观察的教育行为,必定是武断和盲目的。在组织体育活动中,我们提倡先观察、后设想、再指导的新模式。教师通过观察了解幼儿的不同特点,(抓住小班幼儿对成人依赖、喜欢模仿;中班幼儿活泼好动、对规则感兴趣;大班幼儿自控能力强、合作意识强等)给予个别帮助和指导。2.直接支持。我们要求教师时刻关注活动区幼儿的活动状况,密切关注幼儿的运动强度和运动量,做到“目中有人”、“心中有数”。教师们要时刻观察着孩子们:谁在跳格子?他用什么方法跳?是双脚跳还是单脚跳?是一个人跳,还是与玩伴一起跳?他是否需要什么的帮助……当幼儿站在高高的木桩上不敢下来时;当胆小的孩子看着别人在独木桥上走来走去,自己却静静地站在一旁时;当调皮的男孩子趴在地上观察时……教师必须及时介入,给幼儿必要的支持和鼓励。
3.间接支持。除了直接的支持外,我们还采用了间接支持的策略,即创设利用某种环境因素对幼儿产生积极的影响。在体育活动中,我们的直接作用是一种显性的影响,而运动环境则是一种隐性的影响,这种隐性影响有时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同时,在活动中,幼儿不仅与我们教师、环境产生互动关系,而且幼儿间也发生着各种互动交流。这样的交流很多时候具有积极性,有益于幼儿的自我成长。
4.控制运动量的大小。教师要很好的掌握活动量,注意动静交替,不要使幼儿过于疲劳。活动中可让幼儿互相交换体育用具,这样不仅有利于动静配合,还可提高活动的兴趣。好动的,活动量大的男孩,不能让他们长时间地进行剧烈活动,对不爱活动的幼儿,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他们参加活动。5. 邀请家长参与活动。家长的加入会更深入的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活动情况,加深亲子情,分享教育理念吗,促进家庭与幼儿园的合作与交流。
综上所述,在幼儿期进行户外体育活动,应充分利用阳光、空气、和各种自身条件,有效的促进孩子活动技能和身体素质的提高,以及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经常在户外进行体育活动,能丰富幼儿的生活、性格,使他们始终保持饱满、活泼、愉快、开朗的一面。这些都是任何室内活动所不及和无法替代的。同时也为以后的学习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更符合素质教育的思想,对孩子的心理、生理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对此,我们必须要重视幼儿的户外体育活动教育,找到合适幼儿的教育方法,来激发幼儿对户外活动的兴趣,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各方面的协调发展,为培育出新一代幼儿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2] 张忠良,朱良.幼儿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J] 教育导刊,2005,(4)
[3 ]珍妮特·摩伊蕾斯著.刘炎等译.仅仅是游戏吗游戏在早期儿童教育中的作用与地位[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4] 华爱华著.幼儿游戏理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112
[5] 丁海东编著.学前游戏论[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 116-117(5).230.
[6] 刘炎.儿童游戏通论[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7] 胡依心.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8] 谢宁.基于游戏共同体的幼儿园自制玩教具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9)
- 更新:2021/12/16 5:10:20 编辑:fengyefy
- 头条推荐
- 本类推荐/最新更新
-
- 户外体育游戏活动的组织策略 (12-16 05:10)
- 浅谈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的开展 (12-16 05:09)
- 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案例分析《大油桶》 (04-19 05:00)
- 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案例分析《大油桶》 (04-19 05:00)
- 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案例分析《平梯》 (04-19 05:00)
- 小班音乐活动《过年好》 (08-25 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