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书院 - 枫叶智库
枫叶教育网 - 打造具有特色品牌的地方教育门户
《等腰梯形》层次作业卡
作者:刘国华 来源:灵宝市第五初级中学 点击:21790次 评论:0

研讨课】《等腰梯形》

时间:2008.5.30第2节      班级:八(2)班     执教人:刘国华

一、教材分析与处理
   本节课教材计划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探索等腰梯形部分特征并计算;第二课时继续探索等腰梯形特征并利用特征解决问题.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我适当地对教材进行了重组,分为等腰梯形特征的探索和等腰梯形特征的应用两部分.本节课重点是探索等腰梯形的特征.确定本节课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与技能:掌握梯形的相关概念和等腰梯形的特征,培养学生初步应用等腰梯形特征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探究等腰梯形特征的过程,体会探索问题的方法,渗透转化的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合作交流增强团队意识,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难点:探索等腰梯形特征. 运用轴对称性和转化的思想研究等腰梯形的特征.
 二、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本节课主要采用层次提问反馈+分层作业测试的落实教学法.
  采用我校“1+1四环节课改模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高效率.
 【设计说明
    对学生分层的操作课题思路。
      1、充分了解学生智力与非智力因素方面的差异,根据学生的自信心、意志力、兴趣、性格等差异考虑学生的层次,立足学生的现状,着眼学生的潜力,初步划分学生的层次。
      2、在初步划分的层次上,引入动态分层和模糊分层的思想。所谓“动态分层”即任何一低频学生所处的层次是动的而不是静的。这不仅仅是指学生在发展变化,同时也是指在同一时间学生层次的不确定性。“模糊分层”即各层次学生间没有明确界限。教师只能确定每一个学生的综合素质更接近哪一层次,让学生在不同内容的学习中,不同形式的学习中,根据自身特点选择自己的层次,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为了便于教学活动的设计和实施,教师在动态分层和模糊分层的基础上,综合学生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特点,把学生短时、适时地把学生确定于某一层次,针对学生的现状,施以分层区别教学,让每一个学生装都看到自己的长处,树立信心,提高学习的热情,让全体学生都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课堂实录】 略
   师:下面我们布置作业。请同学们按照下发的“分层作业”导学卡认真完成作业。

 

 

 

 

 

 

 

 

 

 

 

 

 

 

 

 

 

2号同学作业交于赵旭林,3-4号同学交于席萌萌,5-6号同学交于白新歌。)

《等腰梯形》层次作业

A类作业:1-12道习题+拔高习题1个。(1-2号同学)

B类作业:1-8道习题。(3-6号同学有,有能力同学可往下选做)

批改

方式

每一类型作业,先完的同学由老师批改,后来的由老师指定 “一帮一”方式批改。谁批改作业负责对被批改的同学疑惑的地方进行讲解、辅导,直至全部弄懂。

1如图16-3-2,梯形ABCD中,AD∥BC,∠B=70°,∠C=40°,AD=6cm,BC=15cm,求CD长.

2 等腰梯形的两底之差为8,高为4,则等腰梯形的锐角为(   )A.30° B . 45°C.60° D.75°

3、  如图,在等腰梯形ABCD中,AD∥BC,AB∥DE,BC=8,AB=6,AD=5,则△DEC的周长是     

4、  如图,在在等腰梯形ABCD中,AD∥BC,AE∥DC,∠B=60,BC=4△ABE的周长为6,则等腰梯形的周长是      

5、如图,等腰梯形ABCD中,AD=2,BC=4,高DF=2,求腰DC的长为

6、如图,等腰梯形ABCD中,AD∥BC AC⊥BC,点E是AB的中点,EC∥AD,则∠ABC的度数为(   )度。   A  75  B  70  C  60  D  30

 

 

 

 

7、下列四边形的四个内角度数比中,能说明是等腰梯形的是(  )

A  4:5:2:7  B 3:5:5:7  C  5:4:4:5

8、如图,四边形ABCD中,AD∥BC ,M是AD的中点,MB=MC

求证:四边形ABCD是等腰梯形。

 

 

 

 

9、等腰梯形一底角为60度,上、下底边长分别为8、18,则他的腰长

为           ,高为           ,面积为              。

10、如图,某花场有一等腰梯形ABCD的空地,其各边的中点E,F,G,H测量的对角线AC=10米,现想用篱笆围成四边形EFGH场地,则需篱笆总长度是()米。A  40  B  30   C   20    D  

 

 

 

 

11、如图,点E在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AC上,CF⊥BE交BD于G,F是垂足。求证:四边形ABGE是等腰梯形。

 

 

 

 

 

更新:2008/6/14 8:22:02 编辑:fengyefy
评论共 0网友评论
暂无评论
用户名  密码 请输入用户名和密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连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
头条推荐
本类推荐/最新更新
更多...视频聚焦
更多...枫叶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