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书院 - 枫叶智库
枫叶教育网 - 打造具有特色品牌的地方教育门户
质量守恒定律
作者:闫艳锋 来源:灵宝市第五初级中学 点击:48236次 评论:0

《质量守恒定律》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理解质量守恒定律,通过对化学反应实质的分析,用分子、原子观点认识质量守恒定律的本质。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化学反应实质的分析以及质量守恒原因的分析,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逻辑思维能力。

2、通过假设实验验证法的探究过程的学习体验,使学生初步认识科学研究、学习的一种方法,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能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及创造性思维能力。

3、引导学生经历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过程,初步培养学生定量研究问题的能力。

4、了解质量守恒定律在具体问题情景中的应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激发学生对生活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

一、知识重点:质量守恒定律的涵义

二、能力重点:对质量守恒定律的运用

教学难点

一、知识难点: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

二、能力难点:对质量守恒定律的运用

教学方法

指导发现法—假设实验验证法教学模式

教学用品

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

托盘天平、酒精灯、小试管、小烧杯、气球、铁架台、石棉网等。

红磷、CuSO4溶液、稀盐酸、Na2CO3粉末、铁钉、镁带、蜡烛、火柴、砂纸等。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化学反应前后,物质质量总和会有哪几种变化情况?

二、实验探究

1、提出假设

(1)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大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

  (2)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

  (3)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小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

2、进行实验

实验探究一:

方案A:验证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前后的质量变化

方案B:验证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的质量变化

3、交流实验结果

方案A:

现象:大量白烟,放出大量热,气球鼓起后瘪掉,天平仍保持平衡

结论:参加化学反应的磷和氧气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五氧化二磷的质量。

方案B:

现象:铁钉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物质,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

结论: 参加化学反应的铁和硫酸铜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硫酸亚铁和铜的质量总和。

4、分析获得结论

参加化学反应的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

三、收集证据

法国伟大的科学家拉瓦锡早在18世纪就围绕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并做出了科学结论。如果设计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实验,杜绝反应系统与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天平指针就不会偏转了。无论是密闭还是敞口系统,质量守恒的规律都客观存在。1673年,英国化学家波义耳就是在一只敞口容器中加热金属,结果与质量守恒擦肩而过。

1777年法国化学家拉瓦锡使用比较精密的天平,用定量研究法,在密闭容器中研究氧化汞的分解与合成中各物质之间的关系,发现了质量守恒关系,于是得出结论: “无论是人工的或自然的作用都没有创造出什么东西,物质在每一反应前的质量等于反应后的质量,这可认为是一个公理。”拉瓦锡把近代化学推进到定量研究的水平,被后人称为“定量化学之父”。

四、反思评价

质量守恒定律是否适用于所有的化学反应呢?

五、实验探究二

1、实验方案

方案A:验证蜡烛在空气中燃烧前后的质量变化

方案B:验证碳酸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前后的质量变化

2、交流实验结果

方案A:

现象:蜡烛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天平失去平衡。

原因:因为蜡烛燃烧时,反应物是石蜡和氧气,而产物为二氧化碳气体和水蒸气,石蜡和氧气的质量和等于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和,但产物都以气体形式散逸到空气中,所以越烧,质量越轻,它是适合质量守恒定律的。

方案B:

现象:碳酸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有大量气泡产生,天平失去平衡。

原因:因为碳酸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有大量的二氧化碳产生,致使反应后的各物质的质量小于反应前的各物质的质量。

3、分析获得结论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所有的化学反应。

六、解释与结论

1、质量守恒定律概念要点: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①“总和”意味着把各种状态的反应物和生成物都算在内。如肉眼看不见的气体也应考虑。

②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并不是各物质的任意质量之和,不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不能计算在内。

③质量守恒定律的“守恒”,是指质量守恒,而不是体积、反应物的分子个数守恒。

2、提出问题:为什么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3、讨论交流: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的原因:

原子种类没有改变

原子数目没有增减

原子质量没有变化

七、课堂小结

内容:参加化学反应的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原因:原子种类没有改变

原子数目没有增减

原子质量没有变化

应用:解释一些实验事实

推测一些物质的组成

进行有关计算

八、反馈练习:

1、在化学反应前后,下列各项中一定不变的是:    ;一定改变的是:    。

①   分子的种类  ②原子种类   ③元素种类   ④原子数目

⑤物质的总质量  ⑥原子质量  ⑦分子的数目  ⑧物质的种类

2、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黑色固体比铁丝还重,这一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对吗?

3、反应A+B=C+D中,已知2克A和5克B参加了反应,生成了4克C,则有____克D生成。

4、潜水艇中可用过氧化钠做氧源,其化学方程式为:2Na2O2 + 2CO2 = 2Na2CO3 + X,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您认为X的化学式为________

九、板书设计

质量守恒定律

 

内容: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原因:原子种类没有改变

原子数目没有增减

原子质量没有变化

应用:解释一些实验事实

推测一些物质的组成

进行有关计算

 

 

 

 

更新:2008/3/21 16:26:02 编辑:fengyefy
评论共 0网友评论
暂无评论
用户名  密码 请输入用户名和密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连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
头条推荐

笔走龙蛇,翰墨飘香颂黄河

此刻,耳边是黄河之水鸣渐渐,眼前是黄河之韵流心间,望着展厅里一幅幅书法作品,望着那气韵流畅的线条,我想到了航拍下的万里黄河,我想到了胸中有丘壑,下笔若...详情
本类推荐/最新更新
更多...视频聚焦
更多...枫叶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