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书院 - 枫叶智库
枫叶教育网 - 打造具有特色品牌的地方教育门户
二氧化硫性质探究的教学设计
作者:嘉积中学 蔡素琴 来源:XSK 点击:11484次 评论:0
 
 

第三节 硫和氮的氧化物(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a、了解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了解可逆反应的概念

b、掌握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c、培养学生用新概念重新理解旧知识的能力(可逆反应的概念);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动手实验、观察现象,并根据实验现象得出可能的规律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二氧化硫的组成及价态,分析其可能的性质,并设计实验探究,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探索新知识的欲望,且在实验研究中培养求实,进取的优良品质。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录像介绍国内外环境的惨痛教训,对学生进行防止环境污染、保护环境的教育,使其意识到自己的义务和责任。

教学重点

二氧化硫的性质

教学难点

可逆反应

实验方案的设计

二、教学过程

意图1:以全球瞩目的当代世界三大环境问题之一“酸雨”作为切入口,使学生感到亲切又渴望,触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内驱动力。

创设情景:播放酸雨录像,了解二氧化硫与酸雨的关系。

意图2:充分利用实物增强直观性,让学生亲身体验,获得第一手资料。

1、引导学生观察大试管或矿泉水瓶中的SO2,要求学生归纳总结出其物理性质。

观察

归纳

总结

实验探究 二氧化硫的水溶性,利用大气压把矿泉水瓶压扁的感官刺激,使学生印象更为深刻



意图3、使学生在原有的基础知识上发现问题,并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探究中感受思维的乐趣及体验成功的喜悦,使学生对新知识的认识从感性上升为理性,突破了重难点,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团结协作的精神,口头表达能力,自信心,树立环保意识。

提出问题:二氧化硫溶于水只是仅仅溶于水吗?有没有发生化学变化?

实验探究(用紫色石蕊试纸检验溶液)

得出结论: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酸

用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在溶液的上方检验,自然引出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的同时亚硫酸分解生成二氧化硫和水

讲解可逆反应的概念

2、引导学生从组成上分析二氧化硫的性质(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

实验探究(与碱的反应)

得出结论:二氧化硫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

3、引导学生从化合价来分析二氧化硫的性质(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通过实验得出二氧化硫的另一性质——漂白作用

提出问题:把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加到二氧化硫,溶液褪色是二氧化硫漂白了红色,还是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钠发生化学反应而使溶液褪色?

设计方案 可能方案一:往溶液(上面与碱反应后得的溶液)中滴氢氧化钠

可能方案二:加热该溶液(与上相同)

实验探究

得出结论

意图4: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梳理SO2的化学性质。

共同小结

课后作业 :1、什么是酸雨?

2、了解酸雨的危害及调查当地雨水的酸度情况

3、如何有效地防治酸雨?


更新:2006/12/20 5:08:57 编辑:fengyefy
评论共 0网友评论
暂无评论
用户名  密码 请输入用户名和密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连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
头条推荐
本类推荐/最新更新
更多...视频聚焦
更多...枫叶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