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一)教案
-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水的电离,溶液pH、离子积常数等概念。
2、能准确判断溶液的酸碱性。
3、掌握有关溶液及酸碱中和后溶液pH的计算。
能力目标
1、 通过对水的离子积常数的复习,培养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
2、 通过对溶液酸碱性的判断的复习,培养学生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水的电离的影响因素、离子积常数的应用、溶液酸碱性的判断
难点:不同的水溶液水的电离程度的判断
三、教学设计
仙居---神仙居住的地方,这里山清水秀,风景宜人,非常适合人类居住。世界卫生组织,在世界各地发现了一些长寿村,如前苏联的高加索、巴基斯坦的芬所,我国广西的巴马,新疆的吐鲁番等。长寿村人的平均寿命近百岁,未发现癌症及心脑血管等疾病患者,多数为自然死亡。
经过专家调查发现:长寿村地处偏远,没有污染,阳光充足,空气新鲜,水质好,大地磁场强度高。
长寿地区的水具有以下特征:
1、这些地区地处偏远,污染少。不含病菌、杂质、有机物,重金属等。
2、水中含有适当比例的矿物质及微量元素,且以离子状态存在,适合人体吸收,并且有很好的补钙功能。
3、呈弱碱性,pH8-9,能中和人体多余酸素。
4、小分子团水,渗透性强溶解性好。
5、负电位,能消除体内多余自由基。
6、含有适量的氧(5mg/L左右).通过以上资料的阅读。可以拉近一同学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对自己的家乡产生自豪感。在结合水的特点引出本节课。
四、教学过程
1、世界各地长寿之乡的介绍,优质水的特点,引出溶液的pH。
问题1:什么是pH? 如何测定?pH试纸如何使用?
练习:溶液甲的pH是溶液乙的pH的两倍,则溶液甲中的H+浓度是溶液乙中的几倍?
巩固对pH表示方法的理解
学生回答,老师总结。pH试纸使用时的注意点:不能预先湿润,不能把试纸浸入待测溶液中,要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点在试纸的中间,观察颜色的变化,与标准比色卡对比。用pH试纸测出的pH是整数,不能是小数。
两位学生上台实验:测矿泉水、开水的pH。评价他们的操作。
问题2:如何判断溶液的酸碱性?
学生讨论归纳
25℃
中性
碱性
酸性
pH
C(H+)的大小
一般方法
C(H+)>C(OH-)
C(H+)<C(OH-)
C(H+)=C(OH-)
C(H+)>7×10-7
C(H+)=7×10-7
C(H+)<7×10-7
>7
<7
=7
辨析:1、酸性溶液和酸溶液的区别。
2、强酸性溶液和强酸溶液的区别
要求能对上面的问题举例说明,加深pH与溶液酸碱性强弱的关系。
练习:下列溶液肯定呈酸性的是:
A、含有H+的溶液 B、使酚酞显红色的溶液
C、pH小于7的溶液 D、c(OH-)<c(H+)
问题3:纯水显什么性?
H2O H++OH-
25℃,c(H+)=c(OH-)=10-7mol/L
水的离子积常数Kw=c(H+) ·c(OH-)=10-14
学生画水的电离曲线,由曲线的变化,结合电离的特点,得出影响Kw的因素—温度。
问题4:为什么不同的水酸碱性不同?
分析原因:常见影响水的电离平衡的外界因素有:温度、酸、碱、能水解的盐、活泼金属等,列表比较。
电离平衡移动方向
C(H+)
C(OH-)
酸碱性
Kw
加入酸
加入碱
升温
加入某些盐如Na2CO3
知识巩固:某温度,纯水电离出的c(H+)=2.0×10-7,
⑴此温度下,纯水电离出的c(OH-)= ,
纯水显 性;
⑵此温度 25℃(填>、<、=);
⑶在该温度时,往水中滴入盐酸,溶液中的
pH=2,则溶液中c(OH-)= .
⑷在该温度时,往水中滴入NaOH溶液,溶液中的
C(OH-)=1.0×10-2,则溶液中c(H+)= .
归纳小结:1、水的离子积常数Kw只跟温度有关,与溶液是中性、酸性或碱性无关。
2、在任何的水溶液中都存在水的电离平衡,都有H+、OH-共存。c(H+)、c(OH-)代表溶液中H+和OH-的总物质的量浓度,无论是在酸性或碱性的稀溶液中,它们的乘积总是一个常数——Kw。
3、在任何的水溶液中都存在水的电离平衡,由水电离出的c(H+)=c(OH-)。
变式练习:某温度,纯水电离出的c(H+)=2.0×10-7,
⑶在该温度时,往水中滴入盐酸,溶液中的pH=2,则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 .
⑷在该温度时,往水中滴入NaOH溶液,溶液中的
C(OH-)=1.0×10-2,则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 .
常温,稀盐酸的pH=4,NaOH的pH=10,这两种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是否相同?
知识应用:1、常温,某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1.0×10-13,则该溶液中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 ,一定存在的离子是 。
A、Cl- B、NH4+ C、HCO3- D、SO32-
2、常温,pH均等于5的醋酸溶液和氯化铵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是否相等?
知识迁移:1、与纯水的电离相似,液氨中也存在微弱的电离:2NH3 NH4++ NH2- ,据此以下叙述中错误的是:
A、液氨中含有NH4+、 NH3 、NH2-微粒
B、一定温度下,c(NH4+)和c(NH2-)的乘积是一常数
C、如往液氨中加入NH4Cl,则c(NH4+)和c(NH2-)的乘积将变大
D、如增加液氨的量,则电离平衡正向移动
2、某温度下,重水(D2O)的离子积为1.6×10-15,若用pH一样来规定pD=-lgc(D+),以下关于pD 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温度时中性溶液的pD为7
B、含0.01mol的DCl的D2O溶液1L,其pD=2
C、含0.01mol的NaOD的D2O溶液1L,其pD=12
D、在100mL0.25mol/L的DCl重水溶液中加入50mL0.2mol/LNaOD的重水溶液,其pD=1
课堂小结
- 更新:2006/12/18 6:40:04 编辑:fengyefy
- 头条推荐
- 本类推荐/最新更新
-
- 化学,我们应该教给学生什么 (08-08 10:18)
- “氨气分子运动”活动探究课堂教学体会 (11-08 02:28)
- 六年级《What does she do?》教学设计 (01-07 05:07)
- 20种常见氨基酸的名称和结构式 (05-01 06:43)
- 【化学教案】自然界的水——分子和原子 (09-17 06:30)
- 维生素C、碘、铁元素与人体健康关系 (01-21 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