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书院 - 枫叶智库
枫叶教育网 - 打造具有特色品牌的地方教育门户
第四章 第六节 液化
作者:BX 来源:裴裴课件园 点击:3470次 评论:0
知识目标
  1 知道液化现象
  2 知道液化的方法
  3 知道液化放热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

情感目标
  养成善于观察周围的事物,努力分析生活中常见现象的良好习惯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小学自然和初中地理都进行了水蒸气遇冷结成小水珠形成降雨的液化现象,以为本节的教学打下一定的基础.本节从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吸引住学生的视线,也让他们不觉得神秘而产生亲近感.逐步知道生活中的这些现象就是“液化”,以及原来降低温度可以液化.
  本节主要介绍了液化的不同方法以及液化的条件和液化的放热现象.
  本节的一个特点就是紧密得联系了生活中的实例,使学生把课本的理论和实际相结合.

教法建议

  本节知识因为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本节的教学更多的是把以前的知识规范化,把生活中的现象、实例统一到理论上来.
教学可先把生活中的常见的、能见到的、具体液化实例列举出来 ,然后让学生去试着解释这些现象,追问他们发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最后教师再总结、讲解.之后举一些生活中不常见的例子让学生解释,并试着总结. 教学设计示例 液化

课题

液化

教学目标

1. 知道液化现象

2. 知道液化的方法

3. 知道液化放热

教学重点

1.  液化的两种不同方法

2.  液化放出热量

教学难点

使学生能用液化理论解释生活中的实例

教学方法

学生小组讨论、讲授、实验

教    具

冰块、敞口易拉罐桶(装冰)、注射器、乙醚、塑料一次性打火机

知识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             复习汽化现象

汽化和液化是相对的现象,复习汽化的方式和需要吸热的情况

二、引入新课

    列举生活中的一些液化实例,并不作解释而是让学生去讨论

三、液化的方法

1.  降低温度 气体液化 

总结生活中的遇冷液化的实例

2.  压缩体积 气体液化

讲解这个方法,并说明一些气体液化的特殊性

四、液化放热

     汽化和液化是两个相反过程,汽化时要吸热那么液化时要放热  

五、小结

     液化的概念、方法及放热情况

六、作业

    P58—1、2

教师:

列举生活中常见现象,把学生分成几个讨论小组.

听取讨论进程,不断修正学生讨论方向

演示注射管压缩液化乙醚

提问生活中被100℃的水蒸气烫伤往往伤得厉害的原因

教师纠正学生的不正确、不规范语言

学生:

小组讨论这些现象,得出发生的原因.并再举些生活中的例子

观察细节,并提问

讨论,并用解释

学生试着总结本节所学内容

课题 液化 教学目标 1. 知道液化现象 2. 知道液化的方法 3. 知道液化放热 教学重点 1.  液化的两种不同方法 2.  液化放出热量 教学难点 使学生能用液化理论解释生活中的实例 教学方法 学生小组讨论、讲授、实验 教    具 冰块、敞口易拉罐桶(装冰)、注射器、乙醚、塑料一次性打火机 知识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             复习汽化现象 汽化和液化是相对的现象,复习汽化的方式和需要吸热的情况 二、引入新课     列举生活中的一些液化实例,并不作解释而是让学生去讨论 三、液化的方法 1.  降低温度 气体液化  总结生活中的遇冷液化的实例 2.  压缩体积 气体液化 讲解这个方法,并说明一些气体液化的特殊性 四、液化放热      汽化和液化是两个相反过程,汽化时要吸热那么液化时要放热   五、小结      液化的概念、方法及放热情况 六、作业     P58—1、2 教师: 列举生活中常见现象,把学生分成几个讨论小组. 听取讨论进程,不断修正学生讨论方向 演示注射管压缩液化乙醚 提问生活中被100℃的水蒸气烫伤往往伤得厉害的原因 教师纠正学生的不正确、不规范语言 学生: 小组讨论这些现象,得出发生的原因.并再举些生活中的例子 观察细节,并提问 讨论,并用解释 学生试着总结本节所学内容
更新:2006/3/12 10:48:32 编辑:luyao
评论共 0网友评论
暂无评论
用户名  密码 请输入用户名和密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连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
头条推荐

课堂文化新论③:责任文化在新课堂上如何落地?

“没有使命感的教育是盲目的,没有责任担当的教育是轻薄的。"北京师范大学肖川教授在《教育的使命与责任》中如是说。可见教育只有具备了使命感和责任担当意识,才...详情
本类推荐/最新更新
更多...视频聚焦
更多...枫叶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