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书院 - 枫叶智库
枫叶教育网 - 打造具有特色品牌的地方教育门户
机械效率
作者:广东省湛江市第十二中学  梁燕玲 来源:人民教育出版社 点击:3190次 评论:0
【教学目标】 1. 知道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的含义及三者的关系。 2. 理解机械效率的概念,并能计算简单机械的效率。 3. 培养学生对任何事情都要注意“效率”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和难点】 对机械效率概念的理解。 【教学方法】 综合教学法。 【教学仪器】 电脑教学平台一套,滑轮组、铁架台、弹簧秤、刻度尺、相同木块和细线各20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有用功、额外功、总功 师:我们学校旁有一座私人住宅正在建造中,现在需把100 N重的砂子运到6 m高的楼上。想想看,有哪些方法,可以把砂子运上去? 在投影仪上映出下图: :可以把砂子装在桶里或装在袋子里,人提上去。可以用起重机吊上去。还可以用动滑轮或滑轮组等简单机械将砂子运上去。 师:同学们回答得都很好。我们可以有许多办法将砂子运上楼。 现在我们选取其中的一种做个模拟实验,请大家讨论。(电脑模拟动画) 这是一个利用滑轮组提升砂子的装置图,请观察和思考: 1. 几段绳子承担物体和滑轮的总重? 2. 砂子升高h,绳子末端移动的距离s是多少? 3. 把100 N重的砂子运上6 m高的楼上,需要做多少功? 4. 通过滑轮组,绳子末端用了40 N的拉力将砂子运上去,实际做了多少功? 5. 想一想,这两个功为什么不相等? 在投影仪上映出学生讨论的结果。 生:提砂子上楼时也要把桶、动滑轮提上去,还要对桶和动滑轮做功;另外绳和滑轮之间还有摩擦,也需要做功。 师:我们的目的是把砂子运上楼,所以把100 N重的砂子运到6 m高的楼上,无论采取哪种方法都必须做的功,这是有用的功。用滑轮组将砂子运上去,在完成运砂子的同时,还不得不对桶和动滑轮也做了功,此外还要克服各种摩擦做功,这部分对砂子提上楼没有用,但又不得不做的功,是额外功。 板书: (一)有用功、额外功、总功 有用功:在工作时,对人们有用的功。 额外功:在工作时,对于额外负担所不得不做的功。 总功:有用功与额外功的和。 练习: 用桶从井中提水的时候,对   做的功是有用功,对   做的功是额外功。 如果桶掉到井里,从井里捞桶时,捞上来的桶带有一些水,这时对桶做的功是   功,对水做的功是   功。 二、引入机械效率 1. 学生分组实验(共20个小组,分2个内容,每10个小组做1个内容,2个实验并进。) 测定:把重G =1.5 N的木块,提高到h =0.2 m的高度时, ①通过一定动滑轮组所做的有用功、总功。 ②通过两定两动滑轮组所做的有用功、总功。 每个实验的记录结果选1~2组,在投影仪上映出进行分析。 2. 讨论与分析 (1)有没有一种简单机械只做有用功,不做额外功? (没有) (2)使用不同的简单机械做功,完成相同的有用功时,所做的总功是否相同?这说明什么? (不同)(这说明额外功不同) (3)额外功在总功中占的比例越多越好,还是越少越好? (越少越好) 师:一定的总功中,额外功少意味着什么? 生:有用功多。 师:在使用机械时我们最关心的是所做的这些总功中,有用功究竟占了多少。 为此我们引入一个新的物理量, 叫做机械效率。 板书: (二)机械效率的定义 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叫做机械效率。 板书: (三)机械效率的公式: 练习: 1. 计算课本例题中起重机的机械效率。 2. 计算学生分组实验中所用的简单机械效率。 师:由计算结果推知。 板书: (四)机械效率η是个百分数,一定小于100%,没有单位。 三、小结 师:以上我们讨论了机械的效率,其实在日常的生产、生活中,“效率”的含义很广泛。我们做任何事情都有一个效率问题。我们生活的社会是一个现代化的社会,是讲效率的社会,时时、事事、处处都要求高效率,以尽可能少的消耗去取得尽可能多的效益。我们在学习中,也应注意学习的效率,特别是提高45分钟的课堂效率,这是我们掌握知识、提高能力的重要方法。 四、布置作业
更新:2006/3/8 11:03:35 编辑:luyao
评论共 0网友评论
暂无评论
用户名  密码 请输入用户名和密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连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
头条推荐

课堂文化新论③:责任文化在新课堂上如何落地?

“没有使命感的教育是盲目的,没有责任担当的教育是轻薄的。"北京师范大学肖川教授在《教育的使命与责任》中如是说。可见教育只有具备了使命感和责任担当意识,才...详情
本类推荐/最新更新
更多...视频聚焦
更多...枫叶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