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机械效率”教学实录
-
【设计理念】
1.本节课首先通过具体的情景让学生知道有用功、额外功、总功;在此基础上理解机械效率,并通过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加深机械效率的认识。
2。通过对机械效率的学习,让学生对效率问题在更广阔的背景下有个初步的概念,使学生把物理学习与自己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具有于任何事情都要注意效率的科学态度。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知道有用功、额外功、总功
2. 理解机械效率,会计算机械效率
过程与方法
1.根据生活事例认识物理知识,并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
3.学习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归纳简单的科学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勇于探究日常用品或器件的物理原理,具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初中的意识。
教学重点
1. 理解机构效率
2. 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
教学难点
理解机械效率
教学方法
讨论,探究
教具和媒体
长木板、木块、弹簧秤、刻度尺、细线、棉 、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知道有用功、额外功、总功 2. 理解机械效率,会计算机械效率 过程与方法 1.根据生活事例认识物理知识,并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 3.学习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归纳简单的科学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勇于探究日常用品或器件的物理原理,具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初中的意识。 教学重点 1. 理解机构效率 2. 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 教学难点 理解机械效率 教学方法 讨论,探究 教具和媒体 长木板、木块、弹簧秤、刻度尺、细线、棉 、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实录】 一、引入新课 师:小明家最近买了一处新楼房,一单元二楼。想把洗手间、厨房装修一下,需把沙子运到二楼。请同学们根据需要,选择器械帮助小明家解决这个问题,看看哪个小组选的办法最好? 生:小组讨论后自由回答 (把沙子装入桶中,用动滑轮把沙子拉到楼上;在地面与楼面之间搭上木板,将沙子装入袋子沿着木板推到楼上……) 二、进行新课 师:假如用动滑轮提升沙子,请同学们观着提沙子的过程(媒体显示)。 生:观察思考。 师:对谁做的功是我们需要的? 生:对沙子做的功。 师:(板书有用功:我们所需要的功。) 哪部分功是我们不需要,但不得不做的? 生:提桶所做的功,克服动滑轮的重力所做的功。 师:(板书额外功:工作时,对于额外负担所不得不做的功。) 一共做的功等于什么? 生:有用功与额外功之和。 师:(板书总功:有用功与额外功之和。) 假如用斜面推沙子(媒体显示),有用功、总功、额外功各是多少?生:(计算回答) 师:假如我们用下面三种方法搬运沙子(媒体显示), 你认为哪一种方法最好?为什么?
生:讨论回答。(第三种方法最好,因为第三种方法做的额外功最少。) 师:工作中,我们总是希望额外功越少越好;也就是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例越大越好。在物理学中,用机械效率表示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例。(板书机械效率: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例)表示机械效率;W有表示有用功;W总表示总功。那么,机械效率应该怎样表示? 生:
师:根据公式计算,上面斜面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生:计算回答。 师:观察计算结果,对“机械效率”,你能发现什么? 生:讨论回答。(机械效率没有单位,小于1,常用百分数表示。)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知道上面斜面的机械效率,任何斜面的机械效率都一样吗?请同学们再来观察用斜面推物体的情景(媒体显示)。
生:观察思考。 师:下面我们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板书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 通过观察上面用斜面推物体的情景,对斜面的机械效率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生:提出问题。 (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的倾斜程度有什么关系?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的粗糙程度有什么关系?……) 师:请同学们猜想上面提出的问题。 生:做出猜想。 (在斜面高一定时,斜面的倾斜程度越大,机械效率越高;在斜面的长、高一定时,斜面越光滑,机械效率越大。) 师:请同学们根据提出的问题和做出的猜想,每一小组选择其中的一个问题进行实验,设计出实验的方案。 生:小组讨论,设计实验的方案。 师:下面请同学们根据设计的实验方案,选择桌面上的器材进行实验。 生:小组实验,同时设计表格记录数据。 师:分析实验数据,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生:小组回答。 师:回想实验的过程,影响实验的误差是什么? 生:讨论回答。 三、小结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生:思考回答。 (1.有用功、额外功、总功;2.机械效率:定义、公式、计算;3.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 四、动动脑 师:根据生活中你使用的机械,想想:怎样提高机械效率?结合自己的学习实际,如何提高学习效率? 生:讨论回答。 五、布置作业 设计实验,测定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板书设计】 四.机械效率 1.有用功:我们所需要的功额外功:对于额外负担所不得不做的功。 总功:有用功与额外功。 2.机械效率:有用功与总功之比公式
没有单位,小于1,常用百分数表示。 3.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 提出问题 猜想 设计实验方案 进行实验 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评估
- 更新:2006/3/8 11:02:57 编辑:luyao
评论共 0 条网友评论
暂无评论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连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
- 头条推荐
-
关于组织观看《劳模工匠进校园全国劳模先进事迹报告会》通知
关于组织观看《劳模工匠进校园全国劳模先进事迹报告会》通知 2023-03-27 06:14·数智赋能育人侯银海详情
- 本类推荐/最新更新
-
- 砸碎了,美成一地…… (03-11 05:04)
- 串并联电流导学案 (07-28 04:03)
- 教育走向生本 (12-27 04:21)
- 《测量物质的密度》教案 (07-30 03:46)
- 物质密度的测量导学案 (07-30 03:45)
- “速度快慢的描述­——加速度”教案 (09-16 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