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欣原创:劳关天下惠达学子的忠诚践行者
-
(鄂应院学子20级航空工程系交通运输一班刘欣原创)劳关天下惠达学子的忠诚践行者来源:鄂应院学子20级航空工程系交通运输一班刘欣原创作者:鄂应院学子20级航空工程系交通运输一班刘欣原创 日期:2021-06-10
首页 个人劳动 个人劳动详情
标题图
院系
航空工程系
班级
2020交通运输(机场)1
小组
无
学号
姓名
刘欣
日期
2021-06-04
大类
自我自命题劳动与自我劳动实践报告
中类
自我劳动实践报告
课程
劳育为公惠达学子 千校万师万班公开课 勤为径劳作舟 绽放青春芳华
课时
(学生必修)自命题劳动自我劳动实践报告(校级以上劳模免修)
任务
上传自我劳动实践报告与自我劳动有关 图文并茂(上传图六张以上佐证字数2000字)
劳动名称
劳关天下惠达学子的忠诚践行者 一一劳动教育服务管理团队侯银海老师
描述
我心目中的劳动教育指导老师
20级航空工程系 交通运输一班 刘欣
侯银海老师与他所教授的劳动教育课程于2021年春季正式走入我们的生活。他负责带领我校6000多名学生学习劳动教育这门课程。
最初学委将有关劳动教育,产教融合app安装任务的消息发送到时,我们满是不解与无知。但随着第一次校内集体劳动的开展,让我对劳动教育逐渐有了模糊的认识,后来老师讲的一句“一个连劳动工具都无法具体落实的集体,那他的劳动教育又将如何开展?”更是让我对劳动有了新的思考。
“一个连劳动工具都无法具体落实的集体,那他的劳动教育又将如何开展?”这句话让我久久不能忘怀。是啊,一切建筑的基础不就是基于他最基本的基础设施吗。只有有了基础设施我们才能在上面进行尽情的创作与发挥。随后我们紧接着迎来了第一次集体劳动,以及配置齐全的劳动装备。
就这样,侯老师所教授的劳动教育课悄然间走进了我们的生活,侯老师也与他所教授的课程一同充实着我们的生活。未知、不理解与挑战也与这个从零开始的课程一同伴我们左右。而侯老师始终孜孜不倦的为我们讲解着各种问题,排除着各种困难。我想所谓经师易遇,人师难遭也不过是这般了吧。侯老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为我们做出了很好的表率。劳动二字在他身上得到充分展现,有困难时他总是及时给予帮助。深夜时分常有他工作的身影,也许少了些许虫鸣的陪伴,花草的暗香但侯老师始终乐在其中,不知疲倦。
劳动教育课程的群组中总是能看到侯老师积极认真工作的身影,面对赞许他虚心接受,而面对质疑他也总是迎面而上,为我们树立了积极向上的榜样。有时觉得侯老师仿佛是一个上了润滑油的在不断运作的机器,有序且又高效。他不断为我们分享着优秀的劳动文章,为我们寻找着学习的模范。正是这样一位老师让我们逐渐对劳动有了全新的理解与认识,让劳动在我们的思想认识中有了更崇高的诠释。
劳动不仅是对环境的清洁,任务的完成它更是人类创造物质或精神财富的活动。侯老师作为一名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始终走在前方,带着我们不断前行。在这途中或许有质疑,但他步伐坚定、姿态昂扬为我们清除着障碍。在面对这门课程的意义这个问题时,他所讲的一句“这绝对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问的人”。
是啊,多么简单而又有力的一句话,这句话让我们开始重新审视自己观点与态度。劳,一从“衣”,一从“心”,一从“力”,只有“劳”才有得;能有“衣”,只有用心“劳”才能得更好;亦只有肯出力才能得的更多。而动为为实现一定意图而活动,为得“衣”而动,为得更好而动,为得更多而动。两者相结合“劳动”就是人类创造物质或精神财富的活动。所谓活动又分为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侯老师教导我们的体力劳动,这体力劳动不仅是为锻炼我们的劳动能力,更是为让我们找寻劳动的意义,体会今日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亦是为让我们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在这体力劳动中我们亦可利用脑力进行活动,创造财富。侯老师以以身作则的姿态向我们诠释着劳动的意义,指引着我们前进的方向,他孜孜不倦的工作的身躯仿佛是灯塔上的那盏明灯,指引着归途的我们。我相信在与侯老师接触逐渐熟悉的这段时间里,大家也受着侯老师的熏陶,开始重新审视、规划自己的劳动计划。开始变得不再那么不解,开始认真完成每一次的劳动任务。亦正是通过这门课程,我清楚的认识到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劳动教育已是大势所趋,是全面发展教育体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此为坚持立德树人的方针,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侯老师特成为我校在校生劳动教育的指导专家,引领我们的劳动教育学习。
最后,特感谢您的到来,是您的以身作则让鄂应院学子们领略到了劳动的意义,也刷新了我们对传统教师的认识。
点击查重
劳动图片
批阅
成绩
优秀
积分
0
评阅人
侯银海
日期
2021-06-06
评语
写出了自己非常真挚的参加劳动教育的感受!经软件比对查重达到原创级别当范文模板推广了!
- 更新:2023/3/19 11:16:18 编辑:hyh18637088026
- 头条推荐
-
孙瑞雪丨为何有的人容易趋恶,有的人却向善向美?
称职的父母,不会让孩子觉得这个世界上就妈妈最好,剩下的都是危机四伏。很多孩子一离开妈妈就觉得这个世界太恐怖了,而正常的孩子应该是,我爱我的妈妈,我依恋...详情
- 本类推荐/最新更新
-
- 林志超:我是如何成为特级教师的
- 年轻教师为何选择“躺平”?
- 教育呼唤充满精气神的教师
- 教师成长的3个阶段及提升策略!
- 教学中存在“三种眼光”,即成人眼光、专家眼光和儿童眼光。
- 教师发展第一要务是“把课上好”
- 看机械产品检测与质量控制赛项前世今生组建“多元协同”教学团队 (06-06 09:15)
- 数智赋能竞赛育人“竞赛通”一款可以追溯到竞赛过程性评价微信小程序 (06-06 09:12)
- 林志超:我是如何成为特级教师的 (06-05 05:23)
- 机械产品检测与质量控制赛项名师荟萃拟联合申报教科研重点课题 (06-03 06:06)
- 融.创“三种精神”答产品检测与质量控制高质量发展人才培育之问 (06-02 05:02)
- 年轻教师为何选择“躺平”? (05-28 0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