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书院 - 枫叶智库
枫叶教育网 - 打造具有特色品牌的地方教育门户
个见:如何看待某校强制教师背课标这件事?
作者:王红顺 来源:红顺视点 点击:1408次 评论:0

一个年龄稍大的朋友私聊向我诉苦,说学校强制学科教师背诵课标中重点段落;还有一个朋友对所在学校教师开展新课标学习理论知识测查有点反感,问我,对背课标、测查课标这种做法如何评价?

笔者认为:学习课标、理解课标、运用课标、创新实践课标是当前相当长一段时间中小学课改重点,学校教科室为了引起教师高度重视,采取这种背诵、理论测查硬性方式,出发点、动机没问题,但学习重点、形式、效果有点不妥或值得商榷地方。

成年人最有效学习方式有三种:觉察学习、致用学习、分享学习。

课标学习需要按步就班系统的积木式学习也需要创新的拼图式学习。

课标可看做一本摆在案头工具书,备课时需常翻看查阅;课标也是一把标尺,教学设计、观议课、作业设计、教学评估还需要对标、达标;课标中一些观点、提法不但需要理解、更需要实践尤其是创新性实践,即用中知、行中知、创中智才是真知。

威金斯理解的六个维度对学校组织教师课标学习层次、阶段有借鉴意义:第一阶段通识性基础理论学习,要求对课标中相关概念、原理、主张、观点、要求能做到解释、阐明;第二阶段为课标实践运用、尝试创新落实阶段;第三阶段为学习、借鉴、改进外校区同行做法,反思自己运用课标实践到位与不足地方。

课标学习不能重复、长期停留在第一个阶段,要不断晋阶;课标学习也不能仅停留在空对空解读阶段,需要正反设计案例解剖分析比对、反思感悟,更需要尝试创新运用中的学习;课标学习老中青教师侧重点也应该不同,转变理念、领会、改进速度也不能一刀切,允许有先前冲的,有跟着走的。



作者:王红顺
链接:https://www.jianshu.com/p/4260d8654427
來源:简书
简书著作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的转载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并注明出处。


更新:2022/11/16 5:55:24 编辑:fengyefy
评论共 0网友评论
暂无评论
用户名  密码 请输入用户名和密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连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
头条推荐

笔走龙蛇,翰墨飘香颂黄河

此刻,耳边是黄河之水鸣渐渐,眼前是黄河之韵流心间,望着展厅里一幅幅书法作品,望着那气韵流畅的线条,我想到了航拍下的万里黄河,我想到了胸中有丘壑,下笔若...详情
本类推荐/最新更新
更多...视频聚焦
更多...枫叶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