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书院 - 枫叶智库
枫叶教育网 - 打造具有特色品牌的地方教育门户
班上人人都当班干部,您怎么看?讨论来了|围观
作者:谢庆富、丁爱平 来源:人民教育 点击:2052次 评论:0

民小编说

综合各媒体报道,四川一位小学二年级班主任为班里的51名学生设置了53个班干部岗位。其中既有班长、学习委员等传统职务,也有灯长、饮水机长、前门管理员、后门管理员等创新岗位。在这个班上,每个孩子都是班干部。这么做好吗?有必要吗?这里给出了两种意见,供读者讨论。

小学生人人都当班干部利大于弊

个人以为,这位班主任创新设置班干部岗位的做法值得推荐,班主任创新设置“灯长”等班干部岗位,出发点可能很纯粹、很简单:班干部的本质就是负责某项班级事务,每个班干部都意味着一个责任岗位,让每个孩子都能当上班干部,既尊重了学生为班级做事的表现欲,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上岗参与班级管理,又让各项班级事务都有了明确的责任人,是于事于人都有利的做法。

但笔者也看到了不少的争议,不只是针对“人人做班干部”这件事,其实坊间对小学班干部制度的利弊和存废问题一直都有争论。有人认为,小学班干部制度容易让学生滋生“官本位”思想,不利于团结,不利于孩子平等成长,这的确也是在具体实施班干部制度时需要注意的问题。但总的看,小学班干部制度利大于弊。

最重要的就是有利于学生的自我管理。别看小学生年龄小,他们也是有思想、有价值观的个体,可以说一个班级就是一个小社会,只要是一个社会,就会有纷争,就需要对社会性事务进行公正的管理,而只要有管理就必须有管理者,就必然需要对所管理的各项事务进行分工。教师是班级当然的管理者,有相当的社会和管理经验,而学生自我管理也很重要,有些事情学生进行自我管理反而更有效,也能帮助学生初步形成对社会的一种认识:在社会上,我们都要主动出让一部分自己的权利,以获得和谐与平等,学生作为中间协调人,会更亲切,更有说服力。更重要的是,学生的自我管理有助于他们形成班级的主人翁意识,班级不只是老师的班级,还是我们每个学生共同生活的集体。

“人人都做班干部”会让班干部制度的优势发挥得更充分。这并不是近年来的新“发明”,魏书生做班主任时就有过相同的尝试,而且有非常好的效果。魏书生有一个带班的原则:凡是普通同学能干的事,班委不干;班委能干的事,班长不干;班长能干的事,班主任不干。在他的班里,学生获得了充分的自主管理权。每个人都承包着自己的一摊事,做到了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没有不干事的人,也没有没人干的事。

每个人都有事做,每个人就会对班级有一份责任。在当代社会,责任和权利是统一的,不存在没有责任的权利,当一个孩子做了某一个岗位的班干部时,他也就相应地承担了一种责任和义务,只要把责任和义务都尽到,也就不存在滋生“官本位”的问题。

再有,每个孩子的责任感还是会“迁移”的,比如某个孩子虽然只是一个管理卫生的人,他尽这个责任要花费一定的心力,因而他也能理解其他责任人的辛苦,在其他方面,他也更愿意配合其他人的工作,这也是在培养一个孩子全方位的社会责任感。

(谢庆富,单位系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屠园镇人民政府)

相较设置更多职位,建立正确的

“职务观”更重要

个人感觉这样的做法值得商榷。按照一般概念,班干部是由表现优秀、组织协调能力强、愿意为班级服务的少数学生担任的,他们有协助班主任完成班级管理的职责。严格来说,班干部职务只包括班长、副班长、学习委员、文体委员、劳动委员、生活委员、纪律委员等。小组长、课代表等职务虽然也在做着班级管理的工作,但都不算班干部,因为他们的职责没有直接对应整体的班级管理工作。

从个人的执教经验讲,小学低年级学生几乎都愿意当班干部,为了鼓励孩子的积极性,不少班级在班干部职位有限的情况下,就不断开发出新的班干部岗位,如“灯长”“饮水机长”等,而某一物品的管理与班级的整体管理相去就更远了。

学生想当班干部,这是一件好事,应该给予肯定。但是,部分学生及家长想当班干部的“职务观”可能存在偏颇。孩子为什么想当班干部呢?这是一些孩子真实的回答:当班干部能管别人;当班干部能锻炼自己;当班干部能经常与老师说上话;当班干部会让爸爸妈妈很开心;当班干部在其他人面前感到很有面子;当班干部能经常受到老师的表扬;被同学称呼班长、××委员时,感觉很神气;当班干部可以只监督别人做事而自己却不用做。有些家长支持孩子当班干部的想法也很偏颇,如孩子当班干部能少受同学欺负;孩子当班干部让自己在亲朋面前很有面子;当班干部能更多受到老师的关注和青睐……因此,要用好班干部制度,应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应该帮家长和孩子树立正确的“职务观”。学校应该通过家长会、家校微信群、学校公众号、校刊校报等多种渠道,让家长端正孩子的“职务观”。当家长的观念端正后,再进一步通过家校合作,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当班干部,班干部有哪些责任,班干部应如何更严格地要求自己,班干部如何发挥带头作用,班干部如何为班级服务,班干部如何站在更高的起点上做最好的自己,等等。只有让学生厘清当班干部的初心这一本源问题,才能进一步提高班干部的素质及工作质量,才能避免班干部人选安排上非理性现象的发生。

班主任勿用官衔作奖励。试想,如果班主任在安排某位学生为班级浇花之前,首先要任命该学生为“花长”,学生获得“花长”的“头衔”后再去浇花,这种做一点事就要封个“长”的做法,不仅会导致对班干部职务的误解,也会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许多负面影响。因而,班主任首先要去除用各种“官职”激励学生为班级服务的错误做法,“花长”是可以“封”的,但要更多强调这是一种责任的划分,而不是官职上的奖励,因此个人更倾向于“浇花主要负责人”的叫法。班主任内心一定要明确,各种官衔都不是奖励!

用“轮换制”解决班干部稀缺的问题。当班干部岗位少而想当班干部的学生多时,班干部职务就成了班级的稀缺资源。为了满足学生想当班干部的意愿,班主任在选拔班干部时可尝试“轮换制”。例如以月为周期,对班委会进行重新改选。经过一个学年,每个学生都有了当班干部的机会。“轮换制”不仅能让学生实现当班干部的愿望,也能让学生在班干部及普通学生身份中轮换,更好地体会到班干部肩负的责任,也能更加积极地配合班干部的工作,班级管理质量会大幅提升。

(丁爱平,单位系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双语实验学校)


文章来源|《人民教育》2022年第20期

更新:2022/11/7 6:19:48 编辑:fengyefy
评论共 0网友评论
暂无评论
用户名  密码 请输入用户名和密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连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
头条推荐

笔走龙蛇,翰墨飘香颂黄河

此刻,耳边是黄河之水鸣渐渐,眼前是黄河之韵流心间,望着展厅里一幅幅书法作品,望着那气韵流畅的线条,我想到了航拍下的万里黄河,我想到了胸中有丘壑,下笔若...详情
本类推荐/最新更新
更多...视频聚焦
更多...枫叶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