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班上人人都当班干部,您怎么看?讨论来了|围观
-
民小编说
综合各媒体报道,四川一位小学二年级班主任为班里的51名学生设置了53个班干部岗位。其中既有班长、学习委员等传统职务,也有灯长、饮水机长、前门管理员、后门管理员等创新岗位。在这个班上,每个孩子都是班干部。这么做好吗?有必要吗?这里给出了两种意见,供读者讨论。
小学生人人都当班干部利大于弊
个人以为,这位班主任创新设置班干部岗位的做法值得推荐,班主任创新设置“灯长”等班干部岗位,出发点可能很纯粹、很简单:班干部的本质就是负责某项班级事务,每个班干部都意味着一个责任岗位,让每个孩子都能当上班干部,既尊重了学生为班级做事的表现欲,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上岗参与班级管理,又让各项班级事务都有了明确的责任人,是于事于人都有利的做法。
但笔者也看到了不少的争议,不只是针对“人人做班干部”这件事,其实坊间对小学班干部制度的利弊和存废问题一直都有争论。有人认为,小学班干部制度容易让学生滋生“官本位”思想,不利于团结,不利于孩子平等成长,这的确也是在具体实施班干部制度时需要注意的问题。但总的看,小学班干部制度利大于弊。
最重要的就是有利于学生的自我管理。别看小学生年龄小,他们也是有思想、有价值观的个体,可以说一个班级就是一个小社会,只要是一个社会,就会有纷争,就需要对社会性事务进行公正的管理,而只要有管理就必须有管理者,就必然需要对所管理的各项事务进行分工。教师是班级当然的管理者,有相当的社会和管理经验,而学生自我管理也很重要,有些事情学生进行自我管理反而更有效,也能帮助学生初步形成对社会的一种认识:在社会上,我们都要主动出让一部分自己的权利,以获得和谐与平等,学生作为中间协调人,会更亲切,更有说服力。更重要的是,学生的自我管理有助于他们形成班级的主人翁意识,班级不只是老师的班级,还是我们每个学生共同生活的集体。
“人人都做班干部”会让班干部制度的优势发挥得更充分。这并不是近年来的新“发明”,魏书生做班主任时就有过相同的尝试,而且有非常好的效果。魏书生有一个带班的原则:凡是普通同学能干的事,班委不干;班委能干的事,班长不干;班长能干的事,班主任不干。在他的班里,学生获得了充分的自主管理权。每个人都承包着自己的一摊事,做到了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没有不干事的人,也没有没人干的事。
每个人都有事做,每个人就会对班级有一份责任。在当代社会,责任和权利是统一的,不存在没有责任的权利,当一个孩子做了某一个岗位的班干部时,他也就相应地承担了一种责任和义务,只要把责任和义务都尽到,也就不存在滋生“官本位”的问题。
再有,每个孩子的责任感还是会“迁移”的,比如某个孩子虽然只是一个管理卫生的人,他尽这个责任要花费一定的心力,因而他也能理解其他责任人的辛苦,在其他方面,他也更愿意配合其他人的工作,这也是在培养一个孩子全方位的社会责任感。
(谢庆富,单位系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屠园镇人民政府)
相较设置更多职位,建立正确的
“职务观”更重要
个人感觉这样的做法值得商榷。按照一般概念,班干部是由表现优秀、组织协调能力强、愿意为班级服务的少数学生担任的,他们有协助班主任完成班级管理的职责。严格来说,班干部职务只包括班长、副班长、学习委员、文体委员、劳动委员、生活委员、纪律委员等。小组长、课代表等职务虽然也在做着班级管理的工作,但都不算班干部,因为他们的职责没有直接对应整体的班级管理工作。
从个人的执教经验讲,小学低年级学生几乎都愿意当班干部,为了鼓励孩子的积极性,不少班级在班干部职位有限的情况下,就不断开发出新的班干部岗位,如“灯长”“饮水机长”等,而某一物品的管理与班级的整体管理相去就更远了。
学生想当班干部,这是一件好事,应该给予肯定。但是,部分学生及家长想当班干部的“职务观”可能存在偏颇。孩子为什么想当班干部呢?这是一些孩子真实的回答:当班干部能管别人;当班干部能锻炼自己;当班干部能经常与老师说上话;当班干部会让爸爸妈妈很开心;当班干部在其他人面前感到很有面子;当班干部能经常受到老师的表扬;被同学称呼班长、××委员时,感觉很神气;当班干部可以只监督别人做事而自己却不用做。有些家长支持孩子当班干部的想法也很偏颇,如孩子当班干部能少受同学欺负;孩子当班干部让自己在亲朋面前很有面子;当班干部能更多受到老师的关注和青睐……因此,要用好班干部制度,应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应该帮家长和孩子树立正确的“职务观”。学校应该通过家长会、家校微信群、学校公众号、校刊校报等多种渠道,让家长端正孩子的“职务观”。当家长的观念端正后,再进一步通过家校合作,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当班干部,班干部有哪些责任,班干部应如何更严格地要求自己,班干部如何发挥带头作用,班干部如何为班级服务,班干部如何站在更高的起点上做最好的自己,等等。只有让学生厘清当班干部的初心这一本源问题,才能进一步提高班干部的素质及工作质量,才能避免班干部人选安排上非理性现象的发生。
班主任勿用官衔作奖励。试想,如果班主任在安排某位学生为班级浇花之前,首先要任命该学生为“花长”,学生获得“花长”的“头衔”后再去浇花,这种做一点事就要封个“长”的做法,不仅会导致对班干部职务的误解,也会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许多负面影响。因而,班主任首先要去除用各种“官职”激励学生为班级服务的错误做法,“花长”是可以“封”的,但要更多强调这是一种责任的划分,而不是官职上的奖励,因此个人更倾向于“浇花主要负责人”的叫法。班主任内心一定要明确,各种官衔都不是奖励!
用“轮换制”解决班干部稀缺的问题。当班干部岗位少而想当班干部的学生多时,班干部职务就成了班级的稀缺资源。为了满足学生想当班干部的意愿,班主任在选拔班干部时可尝试“轮换制”。例如以月为周期,对班委会进行重新改选。经过一个学年,每个学生都有了当班干部的机会。“轮换制”不仅能让学生实现当班干部的愿望,也能让学生在班干部及普通学生身份中轮换,更好地体会到班干部肩负的责任,也能更加积极地配合班干部的工作,班级管理质量会大幅提升。
(丁爱平,单位系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双语实验学校)
文章来源|《人民教育》2022年第20期
- 更新:2022/11/7 6:19:48 编辑:fengyefy
- 头条推荐
-
笔走龙蛇,翰墨飘香颂黄河
此刻,耳边是黄河之水鸣渐渐,眼前是黄河之韵流心间,望着展厅里一幅幅书法作品,望着那气韵流畅的线条,我想到了航拍下的万里黄河,我想到了胸中有丘壑,下笔若...详情
- 本类推荐/最新更新
-
- “网红校长”唐江澎:站在教育家的高度,怎样做一名幸福的班主任
- 詹大年/ 做学生最喜欢的那种班主任
- 优秀班主任带班的七项策略
- 为什么女生到高中成绩下滑厉害?班主任剖析4点,每1点都中肯
- 新学期拿过来就能用的班规班纪,赶快收藏吧!
- 一年级组织教学——常规口令(值得借鉴)
- “网红校长”唐江澎:站在教育家的高度,怎样做一名幸福的班主任 (09-27 06:06)
- 詹大年/ 做学生最喜欢的那种班主任 (09-24 07:25)
- 优秀班主任带班的七项策略 (09-23 06:01)
- 为什么女生到高中成绩下滑厉害?班主任剖析4点,每1点都中肯 (09-08 04:40)
- 新学期拿过来就能用的班规班纪,赶快收藏吧! (09-02 07:18)
- 一年级组织教学——常规口令(值得借鉴) (08-27 0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