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书院 - 枫叶智库
枫叶教育网 - 打造具有特色品牌的地方教育门户
罗平职业技术学校2022年春季学期期末试卷(语文)
作者:chzy196891 来源:罗职中 点击:1064次 评论:0

罗平职业技术学校2022年春季学期期末试卷

             考试科目:语  文

            班 级:

班级       姓名         座位号       考场号                                

试卷说明:本试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答题,在试卷纸、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并填写在答题卡上相应题号处)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

 A.渎 职(dú)     央浼(miǎn)     圭 臬(niè)     虔 诚(qián)

 B.袅 娜(nuó)    仓廒(áo)       敕 造(chì)     龟 裂(guī)

 C.倩 影(qiàn)   墓 冢(zhǒng)    奖 券(juàn)    濒 临(bīn)

 D.迤 逦(yǐ)     沮 丧(jǔ)       罥烟眉(juàn)   吮 吸(shǔ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 熟  谙    醴  酪        酝  酿     美不胜收        

 B. 宠  幸    萌  蘖    横  亘         价值连成

 C. 辉  映    胼  胝     偏  辟        精疲力竭

 D. 嗾  使     汗涔涔      爱  昧         强驽之末    

3.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①咱们认真      一下这件事该怎么办。

 ②地质学家曾到天山       那里的地质地貌。

 ③为了躲避敌人的搜捕,她      成一位阔太太。

 A、核计    考察    化妆       B、合计     考查     化装

 C、合计    考察    化装       D、核计     考查     化妆

4. 下列句子加点的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一句是 (    )

 A.视听产品的盗版是把双刃剑,它既给国内演艺界造成了损失,也使外国投资者望而却步。

 B.他这样做自以为很稳妥,其实是如履薄冰,稍不注意就会出现错误。

 C.教育部出台一系列大快人心的教育改革新举措,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

 D.“知足常乐”的古语,有人认为不足为训,因为它束缚了人们的思想。

5. 与下面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句是 (    )

  人才和奴才难以兼得,爱人才的得不到奴才,                       。

 A.不爱人才的爱奴才              B.爱奴才的不爱人才  

 C.爱奴才的得不到人才            D.不爱奴才的爱人才

6.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落后就要挨打!”邓小平告诫我们说。

 B.最近,我们有机会参观了他的故居《聊斋》。

 C.多美呀!祖国的春天。

 D.老师说了一声: “下课!”就走了。

7. 下列句子中没有歧义的句子是 (    )

 A.作为演员,一定要演好戏。

 B.他看你不在家就回去了。

 C.我见到他时才六岁。

 D.小张和小王的哥哥来了。

8.下列作者、身份、作品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  

 A、冯友兰--中国著名作家--《人生的境界》

 B、梁晓声--中国著名作家--《边城》

 C、曹禺--中国著名戏剧家--《雷雨》

 D、罗曼·罗兰--法国著名作家--《世间最美的坟墓》

9.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是 (    )

 A.屈 原    B.李 白    C.苏 轼    D.辛弃疾

10.中国新文学的奠基之作是鲁迅先生的白话小说 (    )

 A.《呐喊》  B.《彷徨》  C.《朝花夕拾》  D.《狂人日记》

11、中国四大名著中有“封建社会百科全书”之称的是 (    )

 A.《西游记》  B.《红楼梦》  C.《水浒传》 D.《三国演义》

12、下列作品不是出自同一作家的一项是 (    )

 A.《荷塘月色》 《背影》   B.《雷雨》《窦娥冤》

 C.《项链》《羊脂球》      D.《祝福》《药》

13、下列修辞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

 A.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通感)

 B.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比喻)

 C.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比喻)

 D.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拟人)

14、下列文体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古体诗,又称“格律诗”,指的是用文言文写出的诗,对诗的字数、句数、音韵格律都有严格要求。近体诗,指的是不讲究音韵格律的自由诗。

 B.说明顺序包括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  

 C. 词作为一种体裁,脱胎于音乐。很多词本身是可以谱曲歌唱的,好多词牌是由填词用的曲调名演变来的,如“浣溪沙”、“雨霖铃”、“水调歌头”等。      

 D. 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情节和环境,其中塑造人物形象是核心。

15、下面对课文的说明和分析,有明显错误的一项是 (     )

 A.黛玉进贾府,“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写出来她谨小慎微的态度、敏感心重的性格以及她“寄人篱下”的心境。

 B.《念奴娇·赤壁怀古》 抒发作者贬谪失意、功业无成的感慨,结尾处“人生如梦”的感喟,表达了苏轼消极无为的性格。全词整体上蕴含有一种忧郁不平的气息。

 C.《将进酒》是李白的一首诗,辞气豪壮,慷慨潇洒,感情奔放,大气磅礴,洋溢着诗人虽悲愤但不沉沦的人生豪情。

   D.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是一篇以写景为主的抒情散文。文中委婉而曲折地表达了他不满现实、幻想超脱现实而又无法超脱的苦闷心情。在月光下,虽然自我陶醉了,感到“难得偷来片刻逍遥”的淡淡的喜悦,但仍然夹着摆脱不了的淡淡的哀愁。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空1分,满分5分)

  16、天生我材必有用,                           。

  17、千呼万唤始出来,                              。

  18.白居易名篇《琵琶行》中流传最广,且能揭示主题的名句是                            ,                          。

  19、马致远的写景小令《天净沙·秋思》被誉为“                 ”。

三、判断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5分。请判断正误,在答题卡相      应题号后正确的涂“A”,错误的涂“B”)

  20、“形散神聚”是现代散文的基本特点。(    )

  21、《南州六月荔枝丹》是一篇介绍荔枝的科学小品文。(    )

  22、“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表达了作者对女子的思念。(    )

  23、“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是英国19世纪诗人裴多菲的名句。(    )

  24、《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史书。(    )

 四、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25—34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荷塘月色

  ①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月亮渐渐地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

  ②沿着荷塘,是一条     的小煤屑路。这是一条    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     。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     的。路的一旁,是些杨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

  ③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④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     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    的舞女的裙。               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             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     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⑤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25、请从结构和内容上说出句子“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在文中的作用(2分)

                                                                 。

26、依次填入第④段画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

A.田田   密密   层层   亭亭   脉脉

B.层层   亭亭   田田   密密   脉脉

C.田田   亭亭   层层   密密   脉脉

D.密密   亭亭   田田   层层   脉脉

27、第④段依次描写的景物是  (    )

A.荷叶   荷花   荷香   荷波   流水

B.荷叶   荷花   荷波   荷香   流水

C.荷叶   荷香   荷花   荷波   流水

D.荷叶   荷花   荷香   流水   荷波

28、“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这句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    )

A.拟人    B.通感    C.比喻    D.对比

29、第②段中空白处词语填写正确的一组是 (     )

A.弯曲  幽僻  寂静  郁郁葱葱  B.曲折  幽僻  寂寞  蓊蓊郁郁

C.弯曲  幽静  宁静  蓊蓊郁郁  D.曲折  幽静  寂寞  郁郁葱葱

30、第③段画横线的句子的含义是 (     )

A.作者心头有沉重的郁闷。

B.平时没有言论自由。

C.作者暂时摆脱了心头的郁闷,得到片刻的安宁。

D.享受到独处微妙之处。

31、第④段最后一句话中“风致”的意思是 (    )

A.风吹得别致         B. 情调和景色

C. 美的景象           D. 美的姿态

32、第⑤段中的“酣眠”和“小睡”分别指 (     )

A.朗照和淡云遮掩的朦胧月照     B.黑影和残月

C.熟睡和较少时间的浅睡      D.满月和淡淡的云

33、“虽然是满月”,却“不能朗照”,作者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是因为  (    )

A.作者感到生活惬意,别有风味。

B.它使作者摆脱了惆怅与烦恼。

C.它与作者淡淡的哀愁和片刻的逍遥的喜悦感受相合拍。

D.它与作者孤寂冷落的感受相一致。

34、最后一段使用了大量动词,试分析“泻” “浮”的表达效果?

                                                               。

五、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35—39题(每题2分,共10分)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35、下列加点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 (    )

  A.古之学者必有师

  B.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C.吾从而师之

  D.闻道有先后

36.选出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组   (   )

  A.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   其皆出于此乎

  B.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C.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D.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37.下列各句中的“之”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句是 (   )

  A.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B.郯子之徒

  C.惑之不解

  D.师道之不复

 38.下列各句中“其”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A.余嘉其能行古道

  B.吾未见其明也

  C.其皆出于此乎

  D.其可怪也欤

39、下面对文章内容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作者主张向懂得道的人学习,并且很在乎老师的年龄和身份。

  B.作者认为当时所有的士大夫都耻学于师,所以他们都不如一般人聪明。

  C.作者认为小孩子的老师和成人的老师所传授的内容不一样。

  D.作者对认为不需要向某方面比自己强的人学习,虽然他们有自己不具备的知识和技能。

六、古诗词鉴赏(每小题2分,共10分)

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40.此词的作者是             , 是           派的代表。                                                          

41.本词的词眼是                                         。  

42.“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三句在全词中的作用?

                                                                 。

43.上阙选取了那些意象?具有什么特点?

                                                                   。                            

 44.“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用什么写法写出什么情状?                                                              。

七、作文(40分)  

 45. 根据下面的材料,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作文。

清代著名画家郑板桥晚年得子,十分高兴。但他对儿子从不溺爱,经常通过各种方法培养儿子的自立能力。他在临终时叫儿子亲手做几个馒头给他吃,可当儿子做好馒头到床前时,郑板桥已经咽气了。儿子突然看到茶几上有一张早已写好的纸条,上面写到“流自己汗,吃自己饭,自己的事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宗,不算是好汉。”

【要求】

1、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书写工整,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

2、主题突出,紧密联系实际,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21级一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答案

一(30分)

1------10       11-----15

DACDC  ABCAD   BBDAB

二(5分,每空1分)

16、千金散尽还复来

17、犹抱琵琶半遮面

18、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19、秋思之祖

三(5分)

20- - ---24

AABBB

四(20分)

25、(1分)结构上,统领全文;(1分)内容上,文眼,奠定感情基调。

26---------------------------33

CABCD  DAC

34、泻,有向下倾的态势,表现月光的柔和;“浮”,显示雾的轻飘之态。

五(10分)

35----------39

DCBAC

六(10分)

40、柳永,婉约派

41、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42、点明时间、地点。通过景物描写、渲染,融情于景,为下文写离别作铺垫。

43、意象:寒蝉、长亭、骤雨、兰舟、泪眼、烟波、暮霭、楚天。特点:凄凉、沉寂。

44、白描手法(或细节描写);难舍难分(依依惜别)(意思相近即可)





更新:2022/6/29 7:21:26 编辑:fengyefy
评论共 0网友评论
暂无评论
用户名  密码 请输入用户名和密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连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
头条推荐

孙瑞雪丨为何有的人容易趋恶,有的人却向善向美?

称职的父母,不会让孩子觉得这个世界上就妈妈最好,剩下的都是危机四伏。很多孩子一离开妈妈就觉得这个世界太恐怖了,而正常的孩子应该是,我爱我的妈妈,我依恋...详情
本类推荐/最新更新
更多...视频聚焦
更多...枫叶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