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什么孩子建构道德感时,不能忽视“美”?
-
审美敏感期在历经了前两个阶段后,会在日后的生活中自然呈现的生命状态——儿童通过审美构建最初的道德感。
我举例子来说明。
5岁的阳阳已经很好地度过了审美敏感期的两个阶段。
有一次,阳阳和爸爸一起收看了一部记录片,看完之后两个人开始了讨论。阳阳说:“爸爸,你有没有发现,坏人都是在不干净的环境里做坏事的。”
爸爸很好奇地问:“为什么你会这么想呢?”
阳阳说:“你看,他们待的房子里都是乌烟瘴气的。光线很暗,周围也很脏。如果房间干净、整洁,是不是坏人就能少一些呢?”
这个想法简单、直接,却有一定道理。
有一位日本的企业家叫键山秀三郎,也是图书《扫除道》的作者,就曾经说过因为公司太干净,小偷都心生敬意,不进去了。其实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甚至在犯罪心理学中,还有一个“破窗效应”,说的就是不良现象如果放任不理,人们就很容易仿效,甚至变本加厉。好比一幢有一扇破窗的建筑,如果破窗一直没有人修理,那么容易引发破坏者打坏更多的窗户,甚至涂鸦、纵火等进一步的破坏。
所以,别小看阳阳想通过改变环境来减少坏人的想法,实际上并不是突发奇想,反而很有道理呢。
针对审美敏感期,如果你没有观察到孩子在这个部分的发展需求,我有一个小建议。
就是不要把注意力放在孩子错过了什么,或者难以弥补什么,而是从现在开始尽可能把家里收拾得整洁有序。
我们前面说过,尽可能满足孩子对完整和完美的需求,保持环境的整洁。其实,即使儿童度过审美敏感期也应当如此。而且,你还可以更多地邀请孩子加入审美活动中来,日常可以带孩子一起参观楼盘的样板间,仿照一些有美感的家居设计,一起为自己的家增添一些美感。
家里的东西也要尽可能地完好,及时地修补,及时地清洗。当孩子处于审美敏感期时,尽量不给孩子使用破损的物品。这些小方法都可以帮孩子实现对美的追求。
- 更新:2022/6/19 5:54:20 编辑:fengyefy
- 头条推荐
-
2023,如果你继续当老师,请牢记这些建议
终于结束了一个学期的教学生活,下个学期,你是否依然坚守在教师岗位上?如果你继续当老师,下面这些建议你一定要记住。详情
- 本类推荐/最新更新
-
- 所有的好人品,背后都代表认知水平
- 新学期:1-9年级“好习惯”一览表,请老师转给学生!
- 人类的未来需要怎样的“文明”?
- 为什么孩子建构道德感时,不能忽视“美”?
- 新学期先抓习惯,再谈成绩!1-9年级学生好习惯培养指南,请老师转给家长!
- 詹大年/我在博鳌的跨年演讲——好的关系,才是好的教育
- 所有的好人品,背后都代表认知水平 (12-02 06:49)
- 新学期:1-9年级“好习惯”一览表,请老师转给学生! (09-04 06:50)
- 人类的未来需要怎样的“文明”? (08-17 06:02)
- 为什么孩子建构道德感时,不能忽视“美”? (06-19 05:54)
- 新学期先抓习惯,再谈成绩!1-9年级学生好习惯培养指南,请老师转给家长! (02-22 05:58)
- 詹大年/我在博鳌的跨年演讲——好的关系,才是好的教育 (01-03 0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