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书院 - 枫叶智库
枫叶教育网 - 打造具有特色品牌的地方教育门户
教案设计
作者:陈祖益 来源:罗平县职业技术学校 点击:1605次 评论:0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案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巩固上节教授的文学常识和字音知识。

2、归纳宾语前置和状语后置两种特殊句式。

3、学习新内容——第三、四段。

4、归纳文言虚词“之”的主要用法。。

教学重点难点:  

1、以疏通第三、四段和归纳“之”的主要用法为重点。

2、掌握宾语前置和状语后置两种特殊句式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步骤:

一、温故知新

1.填空:

①本文选自《论语·先进》,记录了孔子和他的弟子一次关于  理想志趣 的谈话。全文通过问志、  述志  、评志,表达了儒家“  以礼治国  ”的社会理想,表现了孔子  循循善诱  的教育家风范。

②孔子,名 丘 ,字 仲尼 ,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 春秋  末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儒 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尊称为  圣人  ,思想核心是  仁  ,政治上主张  礼治 ,鼓励人们  入世  ,即“出来做事”。

③《论语》是我国  先秦  时期一部 语录  体散文集,它是  孔子的门人和再传弟子  所辑录的孔子的言行录,全面地反映了孔子的哲学、政治、文化和教育 思想,是关于  儒  家思想的重要著作。

④宋儒把 《 论语  》《 孟子  》《 大学  》和 《 中庸  》全称为“四书”。

2.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论语》是记录春秋末期大思想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语录体散文集。

B. 孔子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开办私学的教育家。像“温故而知新”、“举一反三”等,都是他成功的教学经验。

C.  孔子整理过的古籍有《诗》、《书》、《礼》、《易》、《乐》、《春秋》,也即“六经”。

D.  孟子是孔子学说的集大成者,他和颜回都是孔子当时的学生。

解析:孔子、孟子的出生(孔子,前551—前479;孟子,前372—前289)相距一二百年,不可能成为师生。

3.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 D

A.尔shuài 乎尔zhǎnɡ   千之国shèn 愿为小焉xiànɡ

B.饥jǐnɡ   端章fǔ     及三年bǐ  者五六人ɡuàn  

C.尔kēn    春者mò      夫子之shěn 以君子yí  

D.然kuì     浴乎yí      风乎舞yú      吾点也yù

解析:A千乘之国shèn→shènɡ//B饥馑jǐnɡ→jǐn /比及三年bǐ→bì//C铿尔kēn→铿尔kēn /莫春者mò→mù/以俟君子yí→sì

附:2021年相关考题

13.《论语》的体例是   B   。

A.对话体        B.语录体      C.专论体       D.评述体

14.孔子的思想核心是   A   。

A.仁       B.义       C.礼      D.信

二、教授宾语前置句和状语后置句

1、宾语

   宾语是动词谓语支配或涉及的对象。常由名词、代词充当。

   位置:在动词谓语之后。在古汉语的疑问句和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常前置到动词的前面,这种句式我们叫宾语前置句。如:

   ①夫晋,何厌之有?

   ②不吾知也。

2、状语

   状语是动词、形容词的修饰成分。常由形容词、副词、介宾短语充当。

   位置:在动词或者形容词的前面,部分状语可用逗号提到主语的前面。在古汉语中,介宾短语作状语,常后置到动词或形容词的后面,这种句式我们叫状语后置句,有人叫介宾短语后置句。如:

②   亡郑而有益于君。

   ②以吾一日长乎尔。

三、疏通课文第三、四段:

3、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之,比及三年,可使有,且知也。”

4、夫子之。

率尔:轻率急忙的样子。  而:修饰连词,相当于“地”。 千乘之国:有一千辆兵车的诸侯国。乘,古人一车四马为一乘。  摄乎:夹在。摄,夹(迫近)。   加:施加。  之:代词,它(指“千乘之国”)  以:介词,把。  师旅:军队,此处指战争。  因之:继之,接着(接下来)。  饥馑:五谷不熟曰饥,蔬菜不熟曰馑。这里泛指荒年(饥荒)。:动词,治理。   之:代词,它,指上文的“千乘之国”。  比( bì)及:等到。   :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勇气。   知:懂得。  :义、道理,是非准则(明辨是非的道理)。   :讥讽地微笑。

子路轻率而急忙地回答说:“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夹在(几个)大国之间,(别国)把战争强加给它,接着上天又把灾荒加给它;/ 有(别国)军队来侵略他,接连下来(国内)又有饥荒;如果让我去治理它,等到过了三年,我就可以使它人人具有保卫国家的勇气,而且还懂得明辨是非的道理。”

   孔子(听了)微微一笑。

四、归纳“之”的主要用法:

1.用在定语和名词之间,是结构助词“的”。如:

①千乘之国。     ②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2.用在主语和谓语的中间,往往是取消句子独立性的结构助词。如:

   ①邻之厚,君之薄也。   ②行李之往来。

3.宾语前置和定语后置的标志。如:

   ①何厌之有?   ②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4.用在动词后面作宾语,则为代词。如:

   ①由也为之。   ②夫子哂之。

5.活用作第一人称代词,相当于“我”。如: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6.近指代词“这”。如: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7.作动词用。如:吾欲之南海。

五、布置作业:翻译剩下的段落。


更新:2022/3/17 4:58:50 编辑:fengyefy
评论共 0网友评论
暂无评论
用户名  密码 请输入用户名和密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连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
头条推荐

詹大年/ 教育,是发展完整的人格

云南昆明丑小鸭中学的校长詹大年老师做了三十二年的校长。别人都是人往高处走,学校越办越大,我们的詹校长是学校越办越小,从公办到民办,从数千人的学校到几百...详情
本类推荐/最新更新
更多...视频聚焦
更多...枫叶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