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字教学意义解析
-
人们常将“注入式”“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叫做“‘牵’着学生鼻子走”。“牵”便成了传统教学的关键字、代表词。“牵”之此意可戏解为:教师事先设计好圈套,然后不管三七二十一,一律像牛马一样,将其强拉入彀中。
“牵”与“导”是教学上的反义词,“导”代表的是现代教学。“导其妻子,使其养老”、“忠信以导之”分别是《孟子•尽心上》、《吕氏春秋•适威》中的话,“导”在此是比较原始的,却恰好是现今教学上使用频率最高的“开导、启发”之意。除此之外,“导”字还有“引导、疏通、传导、选择”等义项。
“导”在教学上的恰当组词及其所形成的角色有:导演、导标、导航、导游、导师等。
以上述“导”之意义为基点,在教学中如何根据教情、学情来进行“或启、或引、或疏、或传”的“导”以及转换不同角色的“导”是一门学问、一种科学。
“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是多少年来教育工作者一直关注的话题,但在具体工作中,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总是落不到实处。“反客为主”的现象较为普遍。
新课标更加重视强调“导”在教学过程中的支配作用。教育部副部长王湛在给新课标出台所作的序言——《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说道:“……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便足以说明这一点。
“导”之古今,便是一个越来越受重视的过程。
“导”字之实际运用千变万化,博大精深,但以管窥之,又可见如下之一斑。
一、“导”的把握
教学前要精心设计“导”的环节及内容,明确教学中需要“导”的时间、地点及大致内容,做到有备而无患。
教学中要强化“导”的调整、控制功能,随机应变,加减变通“导”的内容。
教学后要拓展“导”的区域,把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由课内向课外的知识迁移能力,举一反三的能力上,最终落在培养自学能力上。
二、“导”的技巧
第一是“导”要恰到好处,“点石成金”即得其要。一般的说,适时适地因人有异而“导”甚妙。例如要使学生对新知识产生学习的欲望和兴趣时需要“引”,导语即属此类;当学生对知识有疑惑时需要“开”或“启”,答疑解难通用此法;当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学生思维出现断线时要“疏”,温故知新即为此理;当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出现无从下口时要“引”或“传”,引申触类是为妙法。由此可见,“导”的不同义项,当有不同用途;相反,不同的教情、学情就有了不同的“导”法。用“导”组词所形成的不同角色又有着不同的功效,例如“导演”是直观、形象、生动的“导”,惟妙惟肖,学生易于入境;“导游”是教者带着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一步一景,学生饶有兴趣;“导航”是指引学生向前进,是有计划有目标的行为,学生学有所向……
第二、“导”要激趣引燃。就是“导”的内容要能够激起学生的浓厚学习兴趣,点起学生对知识渴求的熊熊烈火。引他们自主思考,引他们彼此争论,引他们合作探究……
第三、“导”要明辨是非,得出结论。即对每一个问题的争议,每一个知识的学习,每一节课都要有一个结论。即使是课上无法解决的有争议的问题,悬而未决的问题,也要明确探究内容及形式,而且要尽快反馈研究结论。
以上三点的要旨是:“导”要讲方法、懂技巧,放得开,收得拢。
最后强调的是“导”要重方法规律的传授。“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三、“导”的原则
第一是是少而精的原则。一般地说,一节课若为45分钟,“导”不能超于四分之一的时间,即11分钟左右。
第二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原则。通过“导”,学生的学习表现为动手多,即记的多,练的多;动口多,即讨论多,发言提问多等。
第三是缝合过渡性的原则。主要是知识的过渡缝合,如新旧知识的缝合过渡、由点及面的知识的缝合过渡、由零到整的知识的缝合过渡等,其次是环节的缝合过渡。
第四是传道解惑的原则。“导”之根本是回归与“通”,即通其道理、通晓方法。
第五是实效性的原则。即以学生学会、会学为“导”法的最佳选择。
“导”亦有法,却无定法,要真正实现现代教学改革,“导”字大有文章可作。
(本文刊发于《中国基础教育》2008年第3期)
- 更新:2021/6/23 5:45:21 编辑:fengyefy
- 头条推荐
-
2023,如果你继续当老师,请牢记这些建议
终于结束了一个学期的教学生活,下个学期,你是否依然坚守在教师岗位上?如果你继续当老师,下面这些建议你一定要记住。详情
- 本类推荐/最新更新
-
- 面对疫情导致学生知识欠账太多大背景,新学期如何有序务实推进双减及新课改?
- 教师期末做好这五件事,给孩子来一场“成长丰收节”!
- 一位特级教师关于教学的28点思考
- 复习课、练习课、讲评课三大课型的操作技巧
- 小学课堂太无聊?这几种小游戏用起来
- 新教师提高课堂吸引力的38个锦囊
- 面对疫情导致学生知识欠账太多大背景,新学期如何有序务实推进双减及新课改? (01-28 06:04)
- 教师期末做好这五件事,给孩子来一场“成长丰收节”! (12-31 02:50)
- 一位特级教师关于教学的28点思考 (12-27 04:38)
- 复习课、练习课、讲评课三大课型的操作技巧 (12-17 08:08)
- 小学课堂太无聊?这几种小游戏用起来 (12-07 06:47)
- 新教师提高课堂吸引力的38个锦囊 (11-30 0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