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师课堂提问“八字诀”
-
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课堂上,一个好的问题能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和学习兴趣,促使他们积极参与学科探究活动;反之,不好的问题会导致学生参与度不高,直接影响课堂效率。
教师对有效提问的理解和践行是提高课堂效率和课堂质量的关键,许多教师在课堂提问环节的实践困境主要有:提问对象分布不均衡;解释性提问和分析性提问相对缺失;支配式提问较多,启发式提问较少;教师反馈与评价的方式过于单一。为了更好地掌控课堂提问环节,教师可以尝试抓住课堂提问“八字诀”——从简、主导、设疑、重评。
1.从简——以学生为本,优化设计
课堂提问不能随意为之,要以学生为本,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教师在备课环节要精心设计问题,通过问题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对于问题的设计,关键在于“简”——精练扼要、言简意赅。教师要突出重点、贴近主题、化难为易、化大为小,用简明易懂的方式进行课堂提问。
2.主导——以文本为基,启发思维
教师提问时,要考虑知识本身的系统性与层次性,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教师的课堂提问要以文本为基,在紧贴文本的基础上,突出教师“导”的作用。教师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要具有连续性,环环紧扣、层层深入,通过知识铺垫、示范讲解等方式,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举一反三”。
3.设疑——以讨论为主,鼓励辩论
“疑问是思维的导火索”,教师应抓住学生自身具备的“自我意识”,将问题“变直为曲”,为学生设置障碍,注意所提问题的争议性,从而激活学生思维,让他们开动脑筋、积极讨论,养成勤于思考、勇于辩论的习惯,在思考与辩论的过程中,增进对课堂学习内容的理解。当然,教师的提问与设疑,都要从实际出发,不能故弄玄虚。
4.重评——以评价为辅,突破难点
对于课堂学习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教师不仅要围绕知识结构来指导,还要在提问上照顾学生心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师不妨把评价作为启发学生思维的“点金石”,审时度势,及时、积极地给予学生鼓励,引导他们理解问题。同时,对学生的回答,教师也要进行超前性追问和递进式提问。
课堂提问是一种经常使用的课堂教学手段,是教师与学生双向交流的方式。课堂上适时适度、富于技巧的提问,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课堂效率。
- 更新:2020/6/19 5:47:08 编辑:fengyefy
- 头条推荐
-
关于组织观看《劳模工匠进校园全国劳模先进事迹报告会》通知
关于组织观看《劳模工匠进校园全国劳模先进事迹报告会》通知 2023-03-27 06:14·数智赋能育人侯银海详情
- 本类推荐/最新更新
-
- 黄全愈:“问题化学习”应该是把“问题”看作“鱼钩”的学习
- 如何培养学生质疑、拓展等良好习惯?
- 课堂教学提问的艺术
- 课堂提问能力是衡量教师专业水平的重要标志,专家型教师往往这样提问!
- 见习带教妙招 | 如何在集体教学活动中预设有效提问和回应
- 学生问问题,是对老师最大的帮助
- 黄全愈:“问题化学习”应该是把“问题”看作“鱼钩”的学习 (01-19 05:49)
- 如何培养学生质疑、拓展等良好习惯? (08-01 06:39)
- 课堂教学提问的艺术 (05-02 05:23)
- 课堂提问能力是衡量教师专业水平的重要标志,专家型教师往往这样提问! (03-27 05:56)
- 见习带教妙招 | 如何在集体教学活动中预设有效提问和回应 (03-09 05:08)
- 学生问问题,是对老师最大的帮助 (12-22 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