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导图微课中将思维引向深入
-
【编者按】智慧教学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过程和结果。如果没有教学智慧的融合创新,就很难形成真正意义的智慧教学。双辽市第二小学郭红老师的《在导图微课中将思维引向深入》的实践和经验,是一个很好的、最珍贵的借鉴——
刚刚学过部编版语文《夏天里的成长》这篇文章,我觉得两年的智慧教学,就像人生的夏天,让我和学生们迅速成长。
一、思维导图,放飞思维思维导图引入课堂两年多,我们师生的导图从贪图美观走向系统思考;从思考的肤浅走向深入;从单纯的大段摘抄走向提取关键词总结概括。
(一)教师的智慧成长
两年前,夏校长向我们介绍思维导图时,我感到有些陌生,什么是思维导图?该怎么去应用呢?脑海中不断出现一连串的疑问。智慧教学开展后,一次次校内校外的智慧培训学习,让我对导图从懵懂到理解,到熟练应用。我的思考已不再停留在表面,更学会了归纳概括。夏校长深入浅出的校内培训让我对导图有了初步的认识。而在长春汽开区一小的智慧学习中,于海涛教授的讲座让我明白了在完成导图时提取关键词进行归纳概括;在智慧教学暑期培训学习中,我懂得了思维导图体现的是一种思维品质和思维层次,学会了电子版的思维导图制作,更方便于平时的教学。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一课,结合智慧教学九连环设计的思维导图。
六年级上册整本书备课——全书思维导图备课
单元备课——《分数乘法》单元思维导图教学设计
课时备课——《分数乘整数》思维导图教学设计
结合智慧教学九连环的三级备课设计,让教学更加系统化。从课前的预学,到课上的共学,再到课后的延学,学生们表达能力、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学习能力等不断提升。
作为智慧班级的实验教师,我用思维导图梳理出班级体现化管理方案,让班级管理更加团队化、系统化。
家长会前,用电子思维导图的方式梳理家长会日程和发言内容,不至于在家长会上会漏下什么内容,也不至于准备大篇文字训练,真心要为思维导图这种工作学习方式点赞。
(二)学生的智慧成长自从开展智慧教学以来,孩子们在知识,能力上,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思维导图促成长
1.思维导图成长我采用了调查问卷的方式调查了学生们对思维导图的成长过程,学生们一致认为从前画的思维导图注重美观,而现在思维导图分支更多,发散思维能力更强,分杈更多,深入思考能力提升。
2.思维导图成体系
我们的思维导图分为两大系列:一是学科系列,二是主题系列。
学科系列——数学学科导图运用
思维导图预学——课前思考用它妙
我们双辽二小夏校长一直致力于学生的预习能力的培养。开展智慧教学后,开启了思维导图预习,学生们都饶有兴致。彩笔在手中挥舞,思维在脑中放飞。利用教材和工具书,制作出一幅幅精美的作品。
人教版六上《小数乘分数》学生思维导图预习。思维导图预习是在预习基本框架基础上,有个性化学习,有收获,有疑惑,有“出题”环节。带着收获去分享,带着疑问去解决,带着导图进课堂,已成为一种习惯,而这种习惯让学生们课堂学习效率更高。
学生们还会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将本节数学课相关知识:松鼠尾巴的妙用,进行知识拓展,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通过阅读书籍和手机人工智能查找资料,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思维导图课上用(一)合作学习显奇效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组内“小老师”们借助课前预习的思维导图,组织组员针对合作任务进行探究,并借助导图上的线段图等预习内容对组员进行指导,有板有眼,有模有样,仿佛自己就是一个“小老师”。组员们能够认真倾听,积极思考,乐于配合。在小组互学中,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思维导图课上用(二)知识梳理它最好
学生们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完成对单元知识点的梳理,每个孩子都参与其中,通过小组汇报展示,给每个孩子成长锻炼的机会。老师真正地站在旁边去欣赏孩子们的精彩表现,同时对学生们的表现进行简单指导和知识上的提升。
思维导图课上用(三)知识补充再分享
将课前预习的导图通过课上共学后进行补充,组内交流收获,让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内化。小组指派代表到讲台上分享。这样,巩固了当堂所学,提高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更锻炼了学生们的勇气,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单元知识课后梳理——自主梳理兴趣浓
单元知识的课上梳理是课后自主总结的延伸。每学完一单元,学生们都会结合自己对单元知识的理解绘制出思维导图进行系统总结,等待第二天课上的共享融合。就在不经意的写写画画中,学生们巩固了所学知识,感受到学习的快乐。这种学习不是老师强加给学生的,而是学生发自内心的一种向往。
语文学科——习作系列导图运用
在夏校长的倡议下,学生们走进秋天,走进五彩缤纷的生活,去观察秋天,品味秋天,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融入导图,并通过习作展现出来。
思维导图习作预习,让学生们在习作指导教学中有话可说,有话敢说,有话乐说。
主题系列——节日导图
中秋节,学生们用思维导图的方式了解中秋节由来,传说,了解中秋节习俗,体验中秋的团圆。
2019年,正值祖国70华诞,学生们用画思维导图的方式表达对祖国的祝福和对祖国的热爱。
主题系列——名著导图
读三国——品三国——画三国,学生们在读,品,画中走进传统文化,了解三国文化,品析三国人物。
3.思维导图评价
学生们每次画完思维导图,我们都会进行优秀思维导图评比。思维导图的有效评价,提高了学生们的创作热情,激发了学生们创作兴趣。对于优秀思维导图,我们会给小组加分,并在家校共育班级微信群中展示。拍照时,学生们的小脸上都洋溢着幸福快乐的笑容,满满的成就感挂在脸上,更提高了他们“画好导图”的信心。
而开学期夏校长的到来,对学生们的表扬和激励,对学生们思维导图的高度指导,学生们信心大增,每个学生都会“不用扬鞭自奋蹄”。一提起画思维导图,都跃跃欲试。甚至牺牲自己玩的时间,去画思维导图。一些学习能力不强的学生都非常喜欢这种学习方式,在一节自习课上竟然完成两单元的知识梳理导图,让我喜出望外。
我们将优秀导图展在文化走廊中,让更多的孩子了解我们祖国的传统节日,更增强了学生们绘好导图的决心和信心。
二、微课中成长
还记得刘教授曾经讲过:智慧教学金字塔中,教给别人是最好的学习方式。于是,我将这种学习方式运用到我的日常教学中,学生们将知识教给别人中收获了快乐,深化了知识。
习题微课见成效自从智慧教学开展以来,我们的微课一直没有停止。上课讲,下课讲,课后还要讲。优生讲,差生讲,全班同学都在讲。小组合作讲,黑板前展示讲,视频中讲......班级里掀起讲微课的热潮。
尤其是一下课,班里“一帮一”的学生们就行动起来。两人凑在一起,优生给差生讲,差生再给优生讲。班里形成了“乐帮乐学”的良好氛围。
看我们这位“交警队长”还在卖力地示范讲解呢!
讲微课不仅仅是优生的专利。班级里一些原来所谓的“差生”也当起了“小老师”参与其中。
班里的闫斯奇同学曾经是一个需要别人帮助学习的学生,讲微课让她逐渐成长起来,而且兴趣越来越浓。现在的她已经晋升为“师傅”,主动去帮助别的同学。讲微课让学生的被动学习变为主动思考,同时教给别人不但让学生自己把题弄明白,还提高了学习自信心,获得成就感,使学生们养成了乐于助人的良好习惯。
讲微课这种教给别人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的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同时教给别人不但自己要把题弄明白,弄透彻,还提高了自身的学习自信心,获得成就感。
每天晩上,夏校长提出的“课后六个一”活动,学生们是每日必做的一项。学生们将录好的微课视频上传到班级微信群,老师或者班级微课点评员进行点评。第二天,微课讲解情况会在班级中进行小组评价加分,并会定期评选出“优秀微课小老师”。课后微课活动,让学生们懂得了坚持,更让学生们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不断提高。
习题导图讲微课为了提高学生们的审题能力,在夏校长的智慧倡导下,我们在原有的微课基础上进行创新。通过画习题思维导图讲微课,学生们讲题思路更加清晰,习题理解得更加透彻,思维品质不断提升。
学生们在尝试中品尝到了学习的快乐,表达出他们对这种学习方式的喜爱。
“学优秀的别人,做最好的自己!”不仅是一句口号,更是我脚下矢志不渝的行动。愿与各位智慧同仁,扬起智慧的风帆,驶向理想的彼岸!
- 更新:2019/12/11 5:56:08 编辑:fengyefy
- 头条推荐
-
兄弟姐妹最好的相处方式,不是聚会、吃饭,而是以下三种
所以,兄弟姐妹相处的过程中,都应该有来有往、保持低调、保持距离,不要让这段难得的手足之情留下遗憾,也不要为自己的生活招来麻烦。详情
- 本类推荐/最新更新
-
- “线上教学”教师的多重角色
- 72.《老子》一读就懂的道德经系列微课(第七十二章3个)
- 在导图微课中将思维引向深入
- 教学课件制作的四个误区及对策
- 进行有效教学,教师要懂得如何创设好这八类情境
- 信息化教学手段知多少?
- “线上教学”教师的多重角色 (04-09 05:44)
- 72.《老子》一读就懂的道德经系列微课(第七十二章3个) (06-06 05:50)
- 在导图微课中将思维引向深入 (12-11 05:56)
- 教学课件制作的四个误区及对策 (12-07 06:50)
- 进行有效教学,教师要懂得如何创设好这八类情境 (12-06 06:43)
- 信息化教学手段知多少? (11-14 0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