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书院 - 枫叶智库
枫叶教育网 - 打造具有特色品牌的地方教育门户
【詹大年】谈心,为啥没有想要的效果?
作者:詹大年 来源:詹大年私号 点击:1571次 评论:0



有一位中学班主任给我留言:“我班上的一位学生穿着打扮总有点古怪。我与他多次谈心,但我的话他不听。怎么办?请詹校指点。”

“谈心?不听?”

“是的。我经常找他谈心,但我的话他根本听不进去。”这位班主任回答。她好像没有理解我的意思。

我对谈心的理解是这样的——

首先,谈心是为了了解对方内心的真实想法,而不一定是让对方接受自己的观点。所以,对方“听”与“不听”其实并不重要。如果,把“谈心”的目标锁定在“听”,那其实不是谈心,而是批评、指责、说教。比如,面对学生穿着古怪的问题,谈心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学生这样做的心理需求。前提是接纳学生目前的状态,对学生的行为做出“无病假设”。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接纳老师,也才会真正把“心”拿出来“谈”。到这一步,理解并关注学生内心需求,帮助他找到能够表达这种心理需求的更好的方式,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其次,谈心是平等地拉近心与心的距离,让双方感受彼此需要、彼此存在、彼此接纳。由此,老师的眼神里应该充满关切、需求的期盼,而不是居高临下的恨铁不成钢的气势。心与心的距离拉近了,当彼此听得见心跳的声音的时候,也就掩饰不住内心的真实需求了。

在学校里,不管学生表面上如何强势,但他们终究无法支配自己,所以是被动者、弱者。他们内心渴望平等、自由。“爱学习”与“不爱学习”其实只是对同样的渴望的两种截然相反的表达方式。

如果,教师一方事先就设定了谈心的环节、效果、甚至台词,学生能够把你编写的剧本演得那么完美吗?不能。那么,因为失望,他就可能永远会隐藏自己真实的内心世界。这样,“谈心”就成了老师的独角戏。

随意一点,简单一点。

记得把自己的“心”也拿出来“谈”。还要让学生感受得到。


(作者 詹大年 昆明丑小鸭中学校长  昆明市民办教育协会秘书长)


更新:2019/3/4 5:06:27 编辑:fengyefy
评论共 0网友评论
暂无评论
用户名  密码 请输入用户名和密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连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
头条推荐

课堂文化新论③:责任文化在新课堂上如何落地?

“没有使命感的教育是盲目的,没有责任担当的教育是轻薄的。"北京师范大学肖川教授在《教育的使命与责任》中如是说。可见教育只有具备了使命感和责任担当意识,才...详情
本类推荐/最新更新
更多...视频聚焦
更多...枫叶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