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德发:在教学上最深的感悟是什么?
-
(杨德发,中国物理学会会员,重庆市重点课题《学本式教师培训资源开发研究》课题组负责人,获奖80余次,在杂志上发表论文100余篇,在公众号上发表文章1000余篇,阅读、收藏、转发分享杨德发文章,请关注《提问学》公众号:tiwenxue123手机:18983078247微信:cq-ydfyxs.于海玲,小学数学教师,牡丹江市第二期“名优工程”骨干型教师、小学数学学科带头人,执教的《数学广角——问题解决》获牡丹江市小学数学学科优质课竞赛特等奖.手机:13199337376 微信:sd867324492)
新疆米兰中学的小学英语教师刘芬老师在微信上对我提问:
在教学上最深的感悟是什么?
现在教育教学改革推进的很快,各种模式的教学层出不穷,您怎么看?
如何让孩子学会思考?
孩子不会思考的根本原因在哪里?
笔者1987年7月参加工作,先后任初中物理教师、高中物理教师、科研中心教研员、培训中心教研员,累计从事教育教学工作32年(其中当班主任12年),现试着回答刘芬老师的提问。
在教学上最深的感悟是:教师要善于提问;要教会学生自问。
要把学生培养成善问者。
根据“输入-加工-输出”说(IPOT),学习是外界信息通过眼、耳、鼻、口、手、腰、足、心脏等学习器官输入到大脑,大脑接收到信息之后对其加工,大脑加工信息之后通过眼、耳、鼻、口、手、腰、足、心脏等学习器官输出。这里“大脑”是加工、储存的器官。大脑加工的主要方式是思考。思考须要有问题。也就是有了问题,针对问题思考,找到答案,就完成了学习。
备课过程:
教师自问→自思→自答。(微信搜文章《杨德发:深度备课》)
教学过程:
教师提问→学生思考→学生回答;学生提问→学生思考→学生回答;学生提问→教师思考→教师回答。(微信搜文章《杨德发:一题深挖教学法》《杨德发:掌握学本式教学(培训)的14个关节》)
自学过程:
学习者自问→学习者自思→学习者自答。
解题过程:
解题者自问→解题者自思→解题者自答。
作文过程:
作者自问→作者自思→作者自答(只写下答案,隐藏问题)。
研究过程:
研究人员自问→研究人员自思→研究人员自答。
销售过程:
销售人员提问→消费者思考→消费者回答;消费者提问→销售人员思考→销售人员回答。
记者采访过程:
记者提问→被采访者思考→被采访者回答。
最佳实践者访谈过程:
访谈者提问→被访谈者思考→被访谈者回答。
……
反思过程:
反思者自问→反思者自思→反思者自答。
恋爱过程:
男方问→女方思→女方答;女方问→男方思→男方答……
孩子不会思考的根本原因在:不会提问。会提问的孩子,能针对提出的问题去大脑中、网络中、书刊中、同学的大脑中、老师的大脑中寻找答案,从而很快提高水平。不会提问的孩子,面对某研究对象,看着研究对象发呆,一筹莫展,束手无策。会提问的孩子面对研究对象,可以调用自己大脑“词库”中储存的词从各个角度对研究对象提问,然后思考并给出答案,持续进攻就攻克了研究对象。
提问是进攻的利器。
这里关键有两个“问题化”:第一是研究对象问题化,或者叫知识问题化,或者叫您遇到的一切问题化,即提出问题。第二是解题问题化,提出来的问题必须解决。不解决问题,提问的价值也无法实现。解决问题也是一个问题化的过程——把待解决的问题分解为一个个自己能答对的小问题。这就是笔者反复强调的:解决问题=提问。会提问就会解决问题。
教师的备课是一个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又因为“解决问题=提问”,所以教师的备课本质上是一个不断提问、不断分解提问的过程。
学生的学习是一个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又因为“解决问题=提问”,所以学生的学习本质上是一个不断提问、不断分解提问的过程。
解题者的解题过程亦是一个不断分解提问的过程。只要解题者能将题目给出的问题分解为一个个自己能答对的小问题,则几乎可以做到全对。
如何让孩子学会思考?最佳办法是让孩子学会提问。学会针对学习对象提出一系列的问题(基础越差,须提出的问题越多);对提出的每个问题再分解为一个个自己能答对的小问题(基础越差,须分解出的小问题的个数越多)。
现在教育教学改革推进的很快,各种模式的教学层出不穷,您怎么看?
几千年来,对于“教学”也类似于盲人摸象,每位教师、教育家都摸到一块或几块,都坚信自己摸到的是正确的。但大家的认识都是片面的。现在需要有明眼人来把大家的认识整合起来——构成一个关于“教学”的全象。中国牛人做事发扬“龙的精神”——集各家之大成。以提问为中心的教学,或许是大家都可接受的全象。上海叫问题化学习。美国叫优质提问教学法。那个名字可以叫得不同,本质上大同小异。
教师培训:要持续培训参训教师的提问能力(包括解决问题时的提问能力)。
学生教学:要持续培训学生的提问能力(包括解决问题时的提问能力)。
企业员工培训:要持续培训员工的提问能力(包括解决问题时的提问能力)。
领导干部培训:要持续培训领导干部的提问能力(包括解决问题时的提问能力)。
如果您的提问能力(包括解决问题时的提问能力)是超强的,那么恭喜您已经成为牛人。
亲爱的读者,您在教学上最深的感悟是什么?欢迎写在留言处或撰文投稿!(提问能力培训,请提前预约)
- 更新:2019/2/25 5:50:16 编辑:fengyefy
- 头条推荐
-
关于组织观看《劳模工匠进校园全国劳模先进事迹报告会》通知
关于组织观看《劳模工匠进校园全国劳模先进事迹报告会》通知 2023-03-27 06:14·数智赋能育人侯银海详情
- 本类推荐/最新更新
-
- 黄全愈:“问题化学习”应该是把“问题”看作“鱼钩”的学习
- 如何培养学生质疑、拓展等良好习惯?
- 课堂教学提问的艺术
- 课堂提问能力是衡量教师专业水平的重要标志,专家型教师往往这样提问!
- 见习带教妙招 | 如何在集体教学活动中预设有效提问和回应
- 学生问问题,是对老师最大的帮助
- 黄全愈:“问题化学习”应该是把“问题”看作“鱼钩”的学习 (01-19 05:49)
- 如何培养学生质疑、拓展等良好习惯? (08-01 06:39)
- 课堂教学提问的艺术 (05-02 05:23)
- 课堂提问能力是衡量教师专业水平的重要标志,专家型教师往往这样提问! (03-27 05:56)
- 见习带教妙招 | 如何在集体教学活动中预设有效提问和回应 (03-09 05:08)
- 学生问问题,是对老师最大的帮助 (12-22 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