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临大事有静气,不信今时无古贤
-
“每临大事有静气,不信今时无古贤!”出自清代帝师翁同龢的一副对联。可以解释为,古今圣贤都有大气度,无论是遇到惊天动地的大事,还是面临巨大的诱惑与危险,都能做到心静如止水,泰然处之。
诸葛亮的空城计堪称每临大事有静气的典范。当马谡大意失街亭、蜀军进退两难、司马懿大军兵临城下之际,诸葛亮疏散百姓、撤走军队、留下空城,一个人在城楼上悠闲地喝酒弹琴,琴声时而舒缓时而激越,静气中蕴含着铮铮杀气,吓退了司马懿的15万大军。
《世说新语》中有这样一则淝水之战中谢安的记载。谢安和客人下围棋,等待自己十万军队与前秦七十万军队作战的消息。一会儿他的侄子谢玄从淝水战场上派出的信使到了,他“看书竟,默然无言”,又慢慢下棋。客人问他战场上的胜败情况,谢安回答说:“小儿辈大破贼。”说话时的神色、举动和平时没有两样。
谢安在淝水之战前,曾与主帅谢玄反复谋划,分析双方的优势劣势,他从战前的“围棋赌墅”到战后的“小儿辈大破贼”,自始至终一直采取极为冷静的态度,这既稳定了人心,又对局面完全掌控。
常有人说,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现实的骨感是因为朝目标前进的过程中,偏离了既定的轨道,到最后变成了无力掌控。如果内心不安静,怎么会抽丝剥茧寻找本质,又怎会考虑各种的可能?平心静气处理好小事,面对大事就不至于慌乱;平心静气全方位的分析,才能掌控局面,按照自己的计划前行。
古人又云: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意思是说泰山在眼前崩塌但是脸色不变,麋鹿突然出现在身边但眼睛不眨。这是何等地镇定自若!
一时显静气易,一直蓄静气难。只有把静气当成一种境界去追求、一种情操去修炼、一种品质去磨砺,静气才会形而上为道、形而下为行,内化于心、外化于事,成为我们立身做人、为官做事的强大人格力量。
静气需要诗书涵养。腹有诗书气自华,书是获取知识的渠道,也是涵养静气的摇篮,越是博学的人,越是视野开阔、头脑冷静、静水深流,静气要靠正气支撑。无欲则刚、无欲则静。一身正气的人能以不变应万变、以无我超越自我,静气更需有宽广的胸怀。具有宽广胸怀的人才能容天下难容之事、平难平之愤、解难解之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以平静之心处人处事。
你那么爱看书,又那么优秀,只要从平时的周清、月考做起,不断强化心理素质,不断修炼静气,“不信今时无古贤”,下一个贤才就是你!
- 更新:2018/12/20 6:51:57 编辑:fengyefy
- 头条推荐
-
课堂文化新论③:责任文化在新课堂上如何落地?
“没有使命感的教育是盲目的,没有责任担当的教育是轻薄的。"北京师范大学肖川教授在《教育的使命与责任》中如是说。可见教育只有具备了使命感和责任担当意识,才...详情
- 本类推荐/最新更新
-
- 新学期,不要跟孩子打这场仗,你一定输! (02-13 04:31)
- 治愈一个人的19句话 (02-12 06:06)
- 项贤明:把情感发展留给生活教育 (02-10 04:51)
- 10个对你生活有帮助的心理技巧! (01-27 06:27)
- 新的一年,8个建议让你拥有好心态 (01-26 06:11)
- 心态决定人生! (12-31 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