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书院 - 枫叶智库
枫叶教育网 - 打造具有特色品牌的地方教育门户
课堂提问有套招,招招有妙用
作者:少娜 来源:信息化教学创新 点击:2686次 评论:0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提问就像是一根线,它不仅串起了整堂课中的问题,使得教学在一个个问题的提出和解决中形成了一个整体,也牵起了教师和学生的思想,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心灵得到了集中的交流。提问也像是投进湖中的石子,激起学生思维的涟漪,思维一圈一圈的涟漪向外扩散,在整个过程中学生收获了快乐。


     为什么提问在课堂上如此重要呢?首先我们要搞清楚提问的作用


     既然提问如此重要,那么我们需要了解如何正确在课堂上进行提问?我们可以将提问语进行以下分类



1

独立式提问语

     独立式提问语的发话形式就是一个问句 , 没有前言后语 。

举个例子


     你们看 , 作者是以什么样的心情来迎接春天的 ?

     为什么说总理永远活在我们的心里呢 ?


     

2

铺垫式提问语

     问题本身不独立,需要在提问前做一些铺垫,否则难以理解问题的内容。

举个例子


     我们讨论了这篇小说的情节特点,他淡化情节,不追求曲折的故事情节,只是抓取个别的生活片段、场景来展开故事。那么这样写是不是不容易表现人物形象?我们读了小说以后,仍感到人物形象很丰满,其中又有什么奥秘?

     有经验的教师常常有意识地使用这类提问语 , 先交代清楚问题所出现的环境或特定的语境, 从而使问句的指向更加明确,突显问点所在。


3

解释式提问语

     解释性提问语先提出问句后再说明和问题的有关情况,或注释说明这个问题的答域。

举个例子


     你怎样看夏瑜坟上有了花环这件事 ? 可以从华大妈的感受、花环是怎么来的、花环有什么喻意这些角度来思考。

     这类提问语中的问句所问的内容一般比较难 , 所以常需要教师的解释和提示 。


4

总分式提问语

     教师先提一个总问题 , 然后再提出这个问题之下的分问题

举个例子


     教《守财奴》时,教师提出了以下问题:

     这篇小说是怎样来刻画主要人物形象的 ? 小说共写了几个人物 ? 描写人物形象常用的手法有哪些 ? 这篇小说是怎样安排情节的 ? 这篇小说的叙述与议论的语言有什么特点 ? 这篇小说的人物语言有什么特点 ?

     这一组问题中 , 第一个问题是总问题 , 后几个问题都是分问题,分问题围绕总问题。在教学中,总分式的提问方式使得教学有了方向,教师围绕总问题展开使得教学有了方向和目标,教师可以考虑先把问题写在投影上或把问题写在黑板上,也可以在提出总问题后先把问题搁置起来 , 接着从分问题入手一个个解决,最后再回头回答总问题


5

连锁式提问语

     这类提问类似于谈话中的追问。教师事先设计好问题,先预测学生会有什么回答,再根据学生的回答继续提问。

举个例子


     一位地理老师在讲解植物与农业生产的关系时使用的提问语:

     师:森林被破坏后,气候会受 到什么影响?

     生:那会气候恶劣,雨量就不稳定。

     师:气候恶劣,对地表有什么影响?

     生:地表侵蚀,水土流失就严重。

     师:水土流失有什么后果?

     生:那么淤塞河道,引起涝灾。

     师:这对农业会带来什么影响?

     教师的这种“ 追问” , 并非跟学生过不去 , 而是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 。学生的回答有一定的灵活性,教师需要一定的应变能力,将教学引入植被与农业生产的关系这个教学主题。


6

并列式提问语

     这些提问语之间是并列关系 , 问题之间并没有什么因果关系。它们常出现在新课导入或课堂讨论的开始或结课时。这些问题往往会集中提出 , 也可能在教学过程之中一个一个提出 。

举个例子


     一位老师在教孙犁的《荷花淀》时 , 提出了以下问题 :

     这篇小说的对话描写、景物描写很精彩,你能各举一个例子,说说它在小说中起了什么作用吗?你认为这篇小说的语言主要有什么特点?你认为这篇小说的主题思想怎样归纳比较好?

     上例中的这些问题围绕一个大的主题,这些问题的问点显示要讨论的内容 , 看似联系不大实则勾勒出整个主题的内容。


7

推进式提问语

     提问语中每个问句之间呈现层层递进的关系

举个例子


     有位老师在教《变色龙》时提出了一组问题,问题有四个:

     奥楚蔑洛夫的基本性格是什么?

     奥楚蔑洛夫“善变”的明显特征有哪些?

     奥楚蔑洛夫“善变 ”, 但万变不离其宗,这“宗”是什么?

     是什么因素促使“变色龙”一变再变?作者为什么要塑造这个形象?

     这四个问题层层推进,教师通过一连串的发问深入挖掘主题的内涵。这样的问题教师一般要事先设计好。

     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恰当地提问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学习内容,达到学习目标,深入挖掘知识内涵,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应学会使用不同的提问语,串起课堂的主线,引导学生一步步探索掌握知识点。

更新:2018/10/17 5:12:04 编辑:fengyefy
评论共 0网友评论
暂无评论
用户名  密码 请输入用户名和密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连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
头条推荐

关于组织观看《劳模工匠进校园全国劳模先进事迹报告会》通知

关于组织观看《劳模工匠进校园全国劳模先进事迹报告会》通知 2023-03-27 06:14·数智赋能育人侯银海详情
本类推荐/最新更新
更多...视频聚焦
更多...枫叶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