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奥尔夫音乐《小皮球》案例与反思
-
本次活动是在第一课时的基础上进行的,幼儿对乐曲已经有初步的掌握,能根据音乐的变化做相应的律动,小皮球是幼儿最熟悉不过的玩具了,人人都会玩,用小皮球滚过来滚过去感知乐曲的圆滑,小皮球跳跳、拍拍等表现乐曲的断奏,从而通过熟悉的游戏认识和感应乐曲的曲式。
活动目标
1、认识乐理知识圆滑线和断奏点;
2、律动感应乐曲圆滑部分和断奏部分;幼儿能在唱名音阶上指唱歌曲旋律;
3、幼儿能愉悦地参与活动。
教学重点、难点
1、感应圆滑与断奏;
2、学习歌曲唱名旋律。
活动准备
故事挂图、音乐cd,唱名音阶图、黑板、五线谱、磁扣、白板笔、小皮球(每人一个)、白纸、彩笔、
活动过程
一、问好,指唱唱名
1、师带幼儿在唱名音阶图上指唱上行音和下行音1234567ⅰ、ⅰ7654321
2、师带幼儿在唱名音阶图上指唱歌曲A段唱名旋律sfmrmf、sfmrmf、sds、sfmrmf、sfmrmf、ssd。感应圆滑;指唱B段唱名旋律感应断奏ssslasm、ssslasd。
二、故事引导
1、师出示故事挂图引导幼儿回忆故事内容:小皮球和小积木想比比谁是最好玩的玩具,于是宝宝就让他们比比谁的本领多,小皮球说:我们会拍皮球、丢皮球、滚皮球、踢皮球、投皮球……我们一起来玩吧,你一定会笑破肚皮,所以我们小皮球才是最好玩的玩具。
2、肢体律动感应曲式。放音乐,师带幼儿复习律动,A段(感应圆滑):手模仿小皮球在身体胳膊、腿上上下滚动,身体左右摇晃;B段(感应断奏):做跳、丢、踢、拍球的动作。
3、球类感应乐曲。随乐A段——左右手来回滚皮球;B段——用脚夹跳皮球。
三、绘图感应乐曲。1、放音乐师带幼儿在空中绘图感应,圆滑部分:手指连出圆滑线;断奏部分:手指点出断奏点。
2、幼儿创造图式表现圆滑和断奏。在白纸上操作,并做交流。
四、认识圆滑线和断奏点
1、师于黑板出示五线谱,用磁扣贴出A、B段乐谱,并随乐在A段和B段下方画出相应的圆滑与断奏记号,带领幼儿认识。
五、延伸活动
将乐曲曲谱贴于教室表演区,幼儿利用游戏时间练习唱乐曲唱名。
教学反思
活动反思: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以即兴为理念,因此,即兴是其最有魅力的组成部分。所以根据这一原则和本班幼儿情况,我对教案做了适当的调整,在讲解圆滑线和断奏点后,我给予幼儿即兴创作的机会,请他们自己的方式来表现圆滑和断奏,孩子们的创造和想象超乎我的意料,他们用各种不同的图示表现着音乐,比如圆滑部分,有的用○、﹏﹏,有的用∨、□,还有的用弹簧形状的线条表示,断奏部分有用…,整个活动孩子们的兴趣浓厚,能积极参与,大胆地表现。
爸爸、妈妈们,一起来看看吧!
- 更新:2018/3/21 5:56:06 编辑:fengyefy
- 头条推荐
-
关于组织观看《劳模工匠进校园全国劳模先进事迹报告会》通知
关于组织观看《劳模工匠进校园全国劳模先进事迹报告会》通知 2023-03-27 06:14·数智赋能育人侯银海详情
- 本类推荐/最新更新
-
- 奥尔夫音乐《小皮球》案例与反思 (03-21 05:56)
- 咿呀咿呀唷 (03-20 04:55)
- 一个“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的音乐教学”片段赏析 (01-16 04:51)
- 一年级音乐课《办家家》课堂实录 (12-23 05:03)
- 小学音乐课教学案例 (06-06 02:54)
- 《摇啊摇》教学反思 (03-23 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