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书院 - 枫叶智库
枫叶教育网 - 打造具有特色品牌的地方教育门户
《老王》“跨文本阅读”教学设计
作者:曹勇军 来源:京师书院BigData 点击:7089次 评论:0

作者简介:曹勇军,男,山东人。南京市第十三中学语文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江苏省首批教授级高级教师。现任江苏省中语会副理事长,南京市中语会理事长,南京师范大学兼职硕导。曾荣获江苏省先进工作者、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南京市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参与新课程教材建设,为苏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编写组核心成员,完成必修、选修教科书编写任务。近年来主持“江苏省语文学习课程基地”的建设,开发出“月光诗会”、“校园戏剧节”、“大树下的古风今唱”、“高三时事演讲”“经典夜读小组”等一系列语文校本课程,体现了他“生活化语文”的教学主张。致力于课程研究、选修教学研究、语文教育教学智慧、教师专业化发展等研究,取得一批科研成果。应邀教育主管部门邀请,在全国各地开设讲座观摩课200余次节,宣传推动语文课改。发表论文《用故事构建我们的专业生活》、《从才学德识说语文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追求作文教学的智慧》等100余篇,论文多次选入“人大复印资料”;出版《语文,我和你的故事》《曹勇军和他的语文理想国》《语文的表情和眼光》等论著十余部。

  一、设计背景及思路
在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老王》这篇课文被安排在必修三“号角为你长鸣”专题,与高尔斯华绥的小说《品质》组成教学板块,要求在开展听说读写的语文实践中,感受底层人物的人格光辉。南京的学生,初中学的是人教版教材,这篇课文初中就已学过,旧课重读,一般采用以新(《品质》)带旧(《老王》)的办法,进行整合教学,让学生学有所获。
本设计为一次应邀开设的观摩课而做。由于本人今年带高三,无法在自己的班级实施教学,只好在高一借班上课,而高一年级此时还没有进入“号角为你长鸣”专题教学,无法依据教科书原有的设计安排教学,必须另起炉灶重新设计。设计安排颇费心思,必须考虑高一学生不同于初中生的学科发展要求,确立合理的学科教学目标,尤其应克服教学中常见的贴标签、说套话的陋习,让学生了解《老王》的时代背景和环境,真正受到感染。
针对学生的发展需要,在反复研读思考的过程中,我初步确立了本课的教学目标。一是拓展阅读,感受底层人物的人格光辉、人性美好;二是品读辨析,探究本文的写作手法和目的;三是自主赏析,初步体会杨氏散文的写作特色。
具体教学过程,我采用先“出乎其外”,再“入乎其内”,最后又“出乎其外”的办法,即先让学生课前阅读杨绛的《丙午丁未年纪事》,在课堂上交流阅读体会,让学生了解“文化大革命”的时代背景和环境,理解当时人们的生存状态,为进入课文感受人物形象和品格打下基础i接着切入课文《老王》,抓住关键细节和文末的议论句,在细节的品味中感受老王的人格,在关键句的推敲中辨析作者的感情和思考,探究课文的写作动机和目的:最后让学生依据对课文写作方法的理解,在《丙午丁未年纪事》中选择一个片段加以自主赏析,比较归纳,构建阅读策略,体会杨绛散文的特色。
这样引进一篇新文章,使阅读具有宏观的背景,与老课文组合成一个全新的文本,在这个全新文本的参照下,老课文被澈活,获得丰富的文本含义。用新眼光读老课文,老课文成了新课文。这样既拓展了阅读视野,克服了阅读中的厌倦感,又体现了高一学习新的发展目标,从而使课文生成丰富多样的课程意义。从教学的实际情况看,基本上达到了预想的效果。
二、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明确目标。
有一次,杨绛女儿钱媛对钱钟书说:“爸爸的散文像咖啡加洋酒,浓烈,刺激,喝完就完了。”又说:“妈妈的散文像清茶,一道道加水,还是芳香沁人。”
《老王》这篇文章我们初中学过,高中重新学习,我们到底要学哪些东西?
1 拓展阅读,感受底层人物的人格光辉、人性美好。
2 品读辨析,探究本文的写作手法和目的。
3 自主赏析,初步体会杨氏散文的写作特色。
(二)课前印发阅读杨绛《丙午丁未年纪事》,交流阅读感受和理解。
1 “丙午丁未”指的是哪两年?从文中你了解到当时的社会环境是怎样的?
明确:指1966~1967年,“文化大革命”开始。
当时,知识分子和干部成了“牛鬼蛇神”,成了“黑帮”。他们被打倒,被揪出来,被抄家,剃阴阳头,挂牌子戴高帽示众批斗;群众变得疯狂,人性扭曲(极左大娘、拿柳条当鞭子抽人的姑娘),充满敌意(公交车上),知识分子不仅肉体上饱受摧残,而且尊严被践踏,精神上遭受极大的折磨……
2 对此作者有怎样的人生感悟和体验?
明确:
“风狂雨骤”一部分中阿姨的话:“你现在可以看出人的好坏来了——不过,还是好人多。”
“乌云的金边”一部分中作者的感悟:
丙午丁未年同遭大劫的人,如果经过不同程度的摧残和折磨,彼此间加深了一点了解,孳生了一点同情和友情,就该算是那一片乌云的银边或竟是金边吧?——因为乌云愈是厚密,银色会爱为金色
常言“彩云易散”,乌云也何尝能永远占领天空 乌云蔽天的岁月是不堪回首的,可是停留在我记忆里不易磨灭的,倒是那一道含蕴着光和热的金边
问题:“银边”或“金边”指什么?
明确:了解、同情和友情,人性中不曾泯灭的善良和美好。
(三)在丙午丁未年“文化大革命”中老王在干什么?重读《老王》,重点探讨作者与老王最后一面中四个“直”的形象和意蕴。
明确:老王送钱先生去看病不收钱,哑着嗓子问杨绛:“你还有钱吗?”
明确:1969到1972年,钱钟书、杨绛和许多知识分子被下放干校。回来后就是永远定格在杨绛和我们读者心目中的那幅画面:“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的“直僵僵”和“镶嵌”;“他‘嗯’了一声,直着脚往里走”的“直着脚”:“那直僵僵的身体好像不能坐,稍一弯曲就会散成一堆骨头”中的“直僵僵”;“看他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的“直着脚一级一级”。让学生想象体会四个“直”,感受认识老王的善良忠厚。
1 本板块标题叫“底层的光芒”,你觉得老王身上闪耀着人格光芒的可贵细节有哪些?
明确:在不幸的生活中不改善良淳朴品质的底层劳动者的光辉形象。
(1)他送的冰比他前任送的大一倍。(冰大一倍,冰价相等,表现其诚实。)
(2)他哑着嗓子悄悄问我:“你还有钱吗?”(经历抄家和批斗,许多知识分子已经倾家荡产,老王关切地问出这一句,表现其善良。)
(3)扶病到作者家,送鸡蛋和香油。(在食品匮乏的年代,在自己患重病需要营养的时候,送鸡蛋送香油,表现其体贴关心他人。)
(4)“我不是要钱”。(以言钱为耻,表明了其忠厚善良。)
“文化大革命”中,有人是“披着羊皮的狼”,有人是“披着狼皮的羊”,而老王就是老王,永远那么本色,始终坚守着自己做人的准则,拥有金子般的心灵。(老王是“当家做主”的工人阶级,一般而言,底层劳动者身上有许多“革命因素”,在“文化大革命”那样的动乱中,趁乱捞取一把的大有人在,利用政治上的优势使自己获得利益,或是在“翻身”这样的蛊惑下显示自己的政治地位,在那些年代里更是司空见惯的。)他身上有许多优秀品质,最可贵的就是这一点。
2 齐读课文最后一段,说说你对最后一句“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的理解。
(1)“幸运的人”和“不幸者”分别指谁?
明确:“我”、老王。
(2)《丙午丁未年纪事》中,杨绛面对各种侮辱,她说自己“问心无愧”,而《老王》中,面对老王这个人力车夫作者却感到愧怍。作者为什么感到“愧怍”?
明确:
①自己给老王钱,拿钱去表示感谢,是侮辱了老王,觉得愧怍。
②在那种艰难的生活环境中,老王给自己无私的帮助,自己却对她关心不够,也无力帮助他,事后想来觉得愧怍:
③作者是高级知识分子,虽然落难,但与老王这样的底层劳动者有很大距离,一直高高在上,并不能真正理解老王,与之相比也不如老王那样乐于帮助他人,事后认真反省,觉得自责。这里表现了作者深刻的反省精神,也反衬出老王精神人格的高大。
3 作者为什么要写《老王》?
明确:正因为在那个特定的年代和环境中,老王坚守自己做人的原则,拥有金子一般的心,与之相比作者觉得愧怍,所以作者才写这篇文章。通过写作救赎自己,也捍卫记忆,呼唤善良,这也许就是作者写《老王》的原因所在。
(四)《老王》在写作上有什么特色?在《丙午丁未年纪事》中再选1~2个有这种特色的片段自主赏析。
明确:《顺姐的“自由恋爱”》一文中作者提过一种拼图式写法:“我认识顺姐,恰像小孩子玩‘拼板’:把一幅图板割裂出来的大小碎片凑拼成原先的图形。零星的图片包括她自己的倾诉,我历次和她的问答,旁人的传说和她偶然的吐露。”《老王》一文也用了这种拼图式写法,在与老王的交往中,渐次展开,不断丰满。具体写法有:(1)用白描手法写人物品质,通过动作、语言、肖像写人物;(2)用环境描写勾勒人物品质;(3)用铺垫、对比、反衬的手法来写品质。
善于由点及面,用环境和细节来描写,三言两语就活画出人物的个性。
《丙午丁未年纪事》中具有这一特色的片段很多,如:“极左大娘”的故事、小刘的故事、同情的鬼脸的故事、披着狼皮的羊。学生可择—二加以解说。(赏析略。)
(五)课后作业:杨绛散文被称为“杨式太极拳”:文章选取生活中的小事,叙述从容平静,语言朴实无华。有人称杨绛的《林奶奶》是《老王》的“姊妹篇”,请课后阅读。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找《杨绛散文选》来读一读。 

更新:2017/10/13 5:20:43 编辑:fengyefy
评论共 0网友评论
暂无评论
用户名  密码 请输入用户名和密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连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
头条推荐

关于组织观看《劳模工匠进校园全国劳模先进事迹报告会》通知

关于组织观看《劳模工匠进校园全国劳模先进事迹报告会》通知 2023-03-27 06:14·数智赋能育人侯银海详情
本类推荐/最新更新
更多...视频聚焦
更多...枫叶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