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师 您“蒙”的吧
-
一次师生思维碰撞引发的教学灵感
课例:你能听懂喜鹊吗
在教学《喜鹊》一课时,我根据教材特点,重点设计了培养学生想象能力的情景。如理解“喜鹊在传递着春天的信息”这一重点句的意思时,我的教学设计是:“假设你能听懂喜鹊的语言,说一说它传递的是什么信息。”
考虑到本班学生的想象能力还不是很强,我特意设计了帮助学生想象的情景——
假设情景1:西风萧瑟,吹得光秃秃的树杈发出“呜呜”的响声,田地里的庄稼都收割干净了,显得非常荒凉、空旷。这时一只喜鹊飞来了,落在田埂上发出“喳、喳”的欢快叫声。它这时传递的是什么信息?
这时举手的学生还是寥寥几人,一名学生说:“春天快来了,春天快来了。”并没有出现我所期待的学生展开想象、答案多样的场面。
于是我进一步启发:“我想到了,喜鹊在向人们说:你们忙碌了一个春天、夏天、秋天,正好利用冬天好好休息,春天很快就会来到,来年你们还会有一个好收成的。”这时,我又听到一名学生脱口问道:“老师您怎么知道的?蒙的吧?”我顺势说:“你也大胆地蒙一蒙下边的内容。”
假设情景2:下雪了,同学们不能去操场活动了。这时一只喜鹊落在窗外的树枝上,“喳、喳、喳”欢快地叫着,它在说什么呢?
接下来,学生的确也能适当展开一些想象,如:“别着急,雪很快就会化了,你就可以下去活动了。”“你虽然不能下去玩了,但可以欣赏雪景啊!”……课堂显得活跃了,通过想象也进一步帮助学生产生了对喜鹊的喜爱之情。但也还是能够明显感到学生的想象没有充分展开。
反思:“蒙”意味着什么
从整体上我感到上课比较费劲,学生的能力培养没有达到效果,到底是什么地方出现问题了呢?
在课上,学生的一个“蒙”字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它使我想到:学生知道“蒙”的意思吗?“没有根据的瞎想”这个意思,学生是懂得。那么,学生认为“蒙”就是我们课上要练习的想象吗?也就是说,如果把想象看成是可以任意瞎想的行为,那么它带来的后果会是什么呢?是的,很有可能是对想象练习的不严肃、不认真,甚至是对文章内容的歪曲。
想到这,一下子使我明白了学生过去那些啼笑皆非的想象的由来。如:如何使鼠狐猴在冬天也变得活泼可爱呢?有学生就说“把它扔到火炉里”。反正是瞎想嘛,没有什么不可以想的。长此下去,学生练的是什么能力啊!
症结:想象以感知为基础
那么,如何改变这种情况呢?区分“蒙”与“想象”的不同是必要的,从字意上找差别也是容易的,难的是学生如何正确地展开想象。在授课中我也运用了情景设置、教师示范,起到的效果还是有限。这又是为什么呢?
在查阅了“想象”的形成条件后,我豁然开朗:“想象”是以充分的感知作基础的。学生感受到当时的情景、心情,才会有感而发、触景生情,关键要使学生对喜鹊的特点有充分的了解,明确喜鹊的惹人喜爱,体会到人们都有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当事情不如意时就想喜鹊会带来好兆头。有了这样的感受学生才会产生恰当的想象。
在课上,由于在训练想象能力前对喜鹊特点认知上不够扎实,设计“西风萧瑟”的情景对于现在的学生很难理解。以这样感知不足的情景为基础让学生展开想象,收到的效果当然是学生的茫然失措和课堂的沉闷。这时,老师再进行示范启发,学生并不知是从何而来,当然会产生一种“蒙”出来的感觉。
而后的学生就只有照猫画虎、生搬硬套出一些想象来。至于内容是学生的真情实感吗?就很难说了。
这样,当然不是在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体会语言文字的感情,而是变成了猜答案的游戏。而情景2的设计正是由于符合学生的生活体验,就一下子把他们带入了设想的情景之中,让他们有了很多的想法。这恰恰说明学生的亲身感受是想象的源泉。
从这节课上我还清楚地看到,学生语言组织的条理性、具体性,与学生的想象丰富与否有关。学生想象能力的高低对体现语言的“工具性”有一定的影响。这又使我产生出许多问题:怎样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并运用好语言的工具性作用?什么样的课文内容更适合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应遵循什么规律?……
从这次关于“蒙”的反思中,我深刻地体会到:老师不能为了要培养想象能力而不加选择地设计情景,有了明确的目标,还需要正确的、科学的方法去实现。
- 更新:2006/1/2 14:16:02 编辑:fengyefy
评论共 0 条网友评论
暂无评论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连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
- 头条推荐
-
孙瑞雪丨为何有的人容易趋恶,有的人却向善向美?
称职的父母,不会让孩子觉得这个世界上就妈妈最好,剩下的都是危机四伏。很多孩子一离开妈妈就觉得这个世界太恐怖了,而正常的孩子应该是,我爱我的妈妈,我依恋...详情
- 本类推荐/最新更新
-
- 当前听评课活动重“听”不重“评”,听课教师也要充分“备课”!
- 教研员应该如何听课评课(值得学习收藏)
- 教师如何在听课中成长自己
- 早读课、自习课、复习课、习题课、试卷讲评课,这五大课型禁忌46条
- 如何将家常课上出示范课水平?
- 创意贴:大单元教学怎样观议课?
- 当前听评课活动重“听”不重“评”,听课教师也要充分“备课”! (06-03 09:02)
- 教研员应该如何听课评课(值得学习收藏) (05-28 06:45)
- 教师如何在听课中成长自己 (05-28 06:39)
- 早读课、自习课、复习课、习题课、试卷讲评课,这五大课型禁忌46条 (04-12 05:20)
- 如何将家常课上出示范课水平? (04-11 04:56)
- 创意贴:大单元教学怎样观议课? (04-09 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