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背课本结论的“探究”,其实只是一种揣摩
-
作者简介:
宫振胜,男,山东青岛大学批判性思维与创新教育研究所所长。原题:探究为什么变成了揣摩。
让学生自主探究,能够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体人格,得到了老师们的普遍响应。
为了让学生探究出“民族精神”这个结论,某老师引导说:“神九飞天需要千万单位协作才行,这体现了什么精神?”学生甲说“协作”,乙说“科技”,丙说“集体”,丁说“帮助”,看到学生总是说不到点子上,老师开始着急,左启发,右引导,终于有一个学生翻开课本,发现这节课应该讲民族精神,大声喊出“民族精神”,老师长出了一口气,微笑着夸奖:你说得太好了!
我仔细琢磨,“神九飞天需要千万单位协作才行”如何体现出“民族精神”,这样的探究是由老师把材料和结论都先预定好,学生的任务就是由给定的材料想到预定的结论,但材料与结论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学生的结论更贴合给定的材料,但不符合教师和课本的结论。有一个机灵鬼根据课本揣摩出老师的意思,于是这一环节就皆大欢喜地过去了。揣摩也是一种能力,但老师的用意恐怕不是锻炼学生的揣摩能力,而是探究能力。\
探究为什么变成了揣摩?原因是,老师是背课本结论出身的,本身的思维能力也有很大欠缺,尽管材料是老师选的,但对材料与结论的关系并没有清晰的认识,明显属于“推不出”,老师没有看出来。
另外,既然是探究,就不能两头都定死,确定了结论,材料就要放开,确定了材料,结论就要放开。其实,既课本已经确定好了这一节课要讲的主题是“民族精神”,老师就不如让学生探究民族精神体现在哪些方面,有什么价值。
现代教师的培训,最应该培训的是思维,包括意识到自己的思维,评估自己的思维,提升自己的思维。
- 更新:2016/7/26 0:10:57 编辑:fengyefy
评论共 0 条网友评论
暂无评论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连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
- 头条推荐
-
笔走龙蛇,翰墨飘香颂黄河
此刻,耳边是黄河之水鸣渐渐,眼前是黄河之韵流心间,望着展厅里一幅幅书法作品,望着那气韵流畅的线条,我想到了航拍下的万里黄河,我想到了胸中有丘壑,下笔若...详情
- 本类推荐/最新更新
-
- 小组合作探究如何做到“优困兼顾”、“生生互动”?
- 高效课堂学生自主管理
- 尊重学生的自主需求,一个拥有无限潜力的孩子就会出现!
- 杨德发:每节课用几次辩论?
- 【停课怎么学】为一线教学者准备了 10 个探究式学习课例(附预防手册图解版)
- 自主化深度学习:新时代教育教学的根本转向
- 詹大年/ 让校园更美丽,让学习更自主(我的开学演讲) (09-09 05:49)
- 小组合作探究如何做到“优困兼顾”、“生生互动”? (12-28 06:13)
- 高效课堂学生自主管理 (05-19 05:44)
- 尊重学生的自主需求,一个拥有无限潜力的孩子就会出现! (05-14 05:53)
- 杨德发:每节课用几次辩论? (06-12 05:23)
- 【停课怎么学】为一线教学者准备了 10 个探究式学习课例(附预防手册图解版) (02-10 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