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加几》教案设计
-
课 题:9 加几(新授计算课)
主备人:康园园
课时:40
教学目标:
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的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计算9加几的各种方法;通过比较,使学生体验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使学生初步理解“凑十法”,初步掌握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并能正确计算9加几的口算。
教学重点: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
教学难点:把9加几转化成10加几。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二、自主学习、探索新知
师:今天,喜羊羊想带咱们班的小朋友去参观运动会,在出发之前喜羊羊先要考考你们。[多媒体出示]
复习铺垫:
1 、口答;
2能分成1和几?5能分成1和几?4能分成1和几?6能分成1和几?7能分成1和几?
2、直接说出数;9+( )=10 9+1+1=
3、10+1= 10+3=
10+7= 10+4=
10+9= 10+10=
师:小朋友们学得真不错,咱们出发吧!
[多媒体出示校园运动会场景图]
1、师:你看到了哪些运动项目,分别有多少人参加?2、这些运动员参加比赛很辛苦,学校服务队的小朋友给这些运动员准备了许多牛奶(出示牛奶画面),纸箱里装了几盒?纸箱外面有几盒?你知道共有几盒饮料吗?该怎样列式呢?
学生口答
2能分成1和1。5能分成1和4.
4能分成1和3。6能分成1和5.
7能分成1和6。
9+1=10 9+1+1=11
10+1=11 10+3=13
10+7=17 10+4=14
10+9=19 10+10=20
赛跑组有6名运动员,跳绳组有3名运动员,踢毽组有9名运动员,跳远组有7名运动员。服务组有8人
学生列算式:9+4
同桌两人讨论计算方法。
学生汇报:
(1)一盒一盒的数,1、2、3、4、5、6、7、8、9……12、13共13盒。
(2)接着数的方法;盒子里已经有9盒,然后接着数10、11、12、13、共13盒。
三、精讲点拨
四、当堂练习,巩固新知
五、总结提升
演示凑10法转换过程法{从外面拿一盒放到箱子里,把箱子里凑成十盒;加上外面的三盒就等于13盒}
师:为什么要把4分成1和3,而不是2和2呢?
我们可以把这种想法表示出来,
师:小朋友往运动场上看一看,要求踢毽子的和跳远的一共有多少人?应该怎样列式?
1、踢毽子的和跑步组的一共有多少人?
2、踢毽子的和跳绳组的一共有多少人?
3、踢毽子的和服务组一共有多少人?
师:观察这几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师:把哪个数分开了?
师小结:看大数,分小数。
凑成10,算得数。
出示学习目标:
理解“凑十法”,初步学会用“凑十法”来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
(3)9和4合起来是13。
(4)13可以分成9和4。
(5)4可以分成1和3,9+1=10,10+3=13
生:把4分成1和3,9+1=10,10加几比较简便。
指名学生把思维图的计算过程说一遍:
把4分解成1和3,1和9合起来是10,再想10+3=13
9+7,学生用小棒摆一摆。,同桌互相边摆边说。
学生列式9+6 9+3 9+8,并在练习本上用思维图的方式计算。
指名板演,并讲解。
生1:都是9+几
生2:都是把后一个数分成1和几。
生3:都凑成了10。
生4:把小数分开。
学生齐读目标,对照目标检查所学内容是否掌握。
板书设计
9 加几
9 + 4 = 9 + 6 = 9 + 7 = 9 + 8=
课后反思
- 更新:2015/12/3 21:05:39 编辑:fengyefy
- 头条推荐
-
2023,如果你继续当老师,请牢记这些建议
终于结束了一个学期的教学生活,下个学期,你是否依然坚守在教师岗位上?如果你继续当老师,下面这些建议你一定要记住。详情
- 本类推荐/最新更新
-
- 中班科学活动《梯形宝宝做游戏》 (06-30 04:06)
- 扇形的认识 (12-27 05:57)
- 《圆的周长》说课稿 (12-27 05:56)
- 植树问题 (12-27 05:55)
- 笔 算 乘 法(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 (12-23 03:17)
- 0和任何数相乘 (12-23 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