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步五环节”模式运用课例分析
-
“三步五环节”模式运用课例分析 ---《小数除以整数》几年来,在课堂教学中我一直实践着我镇提倡的“三步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经过几年实践,证明了这一模式科学性强,实用程度高。这一模式突出了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和教师专业发展,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下面我主要结合《小数除以整数》谈谈自己是怎样运用“三步五环节”教学模式的:课内探究主要经历了“情境导入,目标导学——自主探究,理解算理——合作交流,总结方法——精讲点拨,突破难点——当堂检测,巩固运用”五个环节。
一、课内探究:
(一)情境导入,目标导学 1、准备题:出示:爸爸计划4个月跑步224千米,平均每个月应跑多少千米? 设计意图:整数除法是小数除法的基础,所以在新知学习前让学生复习整数除法,一方面为新知做好铺垫,另一方面便于新知探究后比较整数除法和小数除法的异同。 2、出示例1:王鹏计划4周跑步22.4千米。他平均每周应跑多少千米?学生列式后,我让学生观察算式,与前面的准备题有什么不同,从而揭示课题。设计意图:变换准备题中的信息,使情境具有连续性。 3、出示目标:(1)理解并掌握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2)会正确计算小数除以整数。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白本节课学习任务,做到心中有数。
(二)自主探究,理解算理在这一环节主要让学生经历了两个层次: 1、引导思考在探究前,我先问:被除数是小数该怎么除呢?能不能想办法运用我们以前学过的知识来解决呢?学生1:可以把千米转化成米来算。学生2:可以先算出224÷4,然后根据商的变化规律,把商再缩小到原数的1/10。师:刚才这两位同学都是运用了数学中一种非常重要的思想—“转化”思想,把新知转化成旧知来解决,非常好。反思:这一环节,我没想到第2个学生能根据商的变化规律来解决。是的,只要在课堂上我们给学生一个思考的空间,始终以学生为主体,我想我们的学生是会还给我们一个惊喜的。同时在这一环节适时渗透了“转化”思想。 2、自主尝试:出示温馨提示:(1)可以将千米数转化为米数,把小数除以整数的除法转化成整数除法。(2)也可以根据小数的意义,尝试用竖式计算。设计意图:放手让学生选择一种方法尝试去解决,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能力。 (三)合作交流,总结方法出示合作交流问题: 1、用转化方法计算的同学先说说你的方法。 2、用竖式的同学说说你每步是怎样计算的。 3、重点说说为什么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设计意图:在合作交流环节,我把重点放在方法2,也就是根据小数的意义,理解用竖式计算的方法,突出小数点的处理问题。
(四)精讲点拨,突破难点 1、精讲点拨一节课中教师的精讲点拨很重要,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此环节教师要站在学生角度,对重点、难点进行适时点拨总结,一定要点拨到位。在小组合作交流时,我深入小组,发现学生不能根据小数的意义来解释商的小数点为什么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的道理,而是根据商的变化规律来解释。所以在此环节我引导学生:我们刚才都能根据商的变化规律知道除数不变,被除数缩小到原数的1/10,那么商也缩小到原数的1/10,商的小数点要点在6的前面。那能不能根据小数的意义来解释呢?学生不是很清楚,我便引导学生观察竖式,商5后被除数的整数部分还余2,把2化成20个十分之一,并与被除数中原来4个十分之一相加,再继续,4除24个十分之一,商是6个十分之一,所以要在6前点上小数点。我们理解了这一算理,就不用再想商怎样变化了,这样简便。 2、对比异同比较准备题和例1整数除法和小数除法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点?设计意图:梳理整数除法和小数除法的异同,让学生明确其算理和算法本质是相同的,都是用几个计数单位去除以除数,计算方法都是“除到商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的上面”。不同的只是小数除法要考虑小数点的定位。
(五)当堂检测,巩固运用完成课本24页做一做。反思:在课堂检测中,我发现板演学生计算结果是正确的,但有的是计算出结果后再点小数点。我发现后,指出这种方法不足之处,容易忘点小数点。并再次结合小数意义,强调本节课重点小数点的定位问题。反思自己在课堂上能够抓住学生在课堂上的细小环节进行调控,效果较好。
二、模式运用效果分析本节课通过运用此模式,突出了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效果较好。在自主学习环节,我留给学生自主探索空间,刻意让学生经历自主列竖式、自主计算的全过程,迫使学生应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来解决新问题,在探索中感悟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在合作交流和精讲点拨环节也一直围绕重点问题:“商的小数点为什么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来交流、点拨,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当然,再完美的设计,在课堂教学中也有遗憾和不足:课后有两个同学带着问题问我,生1:我这种方法可以吗。生2:如果除数也是小数,商的小数点点在哪?多善于思考,多好的问题呀,说明了学生善于提问。反思自己在新课结束时没有给学生留提问的环节。改进措施: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可贵,课堂上要为学生留提问的时间,这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将会更高。
“三步五环节”模式对数学学科是很适用的,我们要运用好,并且每节课后要进行深入反思,哪些地方低效或无效了,这样在反思中,我们的课堂才能更高效!
- 更新:2015/10/28 19:08:39 编辑:fengyefy
- 头条推荐
-
教师如何在听课中成长自己
听课不仅是学校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更是教师专业成长不可或缺的一种常规的、容易操作的教学研究形式。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深入,越来越多的教师已经深刻...详情
- 本类推荐/最新更新
-
- 《语文素质教育大课堂的实践与研究》省级课题研究报告
- 校企合作 I 学海密探申报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省专项课题获批立项
- 课题从哪里来、怎么做,这篇文章梳理清楚了
- 项目化学习中的学生评价
- 项目化学习中的教师素养
- 有效教学的21条铁律!
- 《语文素质教育大课堂的实践与研究》省级课题研究报告 (05-02 06:50)
- 校企合作 I 学海密探申报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省专项课题获批立项 (12-04 07:10)
- 课题从哪里来、怎么做,这篇文章梳理清楚了 (01-07 07:43)
- 项目化学习中的学生评价 (11-09 05:36)
- 项目化学习中的教师素养 (11-02 06:29)
- 有效教学的21条铁律! (10-05 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