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书院 - 枫叶智库
枫叶教育网 - 打造具有特色品牌的地方教育门户
注重四能,凸显主体
作者:沈亚琴 来源:浙江省桐乡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春晖小学 点击:4452次 评论:0

----《用乘法口诀解决问题》教学实录及评析

       不久前,笔者在参与培训时,聆听了一堂三年级的解决问题的研讨课,感受颇深。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趣感知

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和爸爸妈妈一起逛超市吗?

生:喜欢。

师:那老师今天带你们去逛一家文体超市,好吗?

生:好。

师:文体超市有些什么物品呢?(出示主题图)

生:铅笔、橡皮、文具盒、日记本

师:再仔细观察,从图中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1:我看到了一盒铅笔3元、一块橡皮2元、文具盒7元……

师:小朋友们观察得真仔细!那么,知道了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生:7个文具盒和4盒铅笔一共多少元?

师:这个问题有点难,待会再来解决?你能提个简单一点的问题吗?譬如,买一种你喜欢的文具之类的问题。

生:买4本日记本共多少元?

生:买7盒铅笔一共多少钱?

生:买3个文具盒多少元?

…….

师:同学们提的问题都非常好,那我们这节课就一起来解决这些问题。

(板书:解决问题)

二、新课展开,解决问题

(一)分析问题情景,建模

师:我们先来解决“买3个文具盒多少元?”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要寻找哪些信息呢?

生:一个文具盒7元。

师:(把信息移到问题前面)那我们现在把这个完整的问题读一遍。

生:(读题)一个文具盒7元,买3个文具盒多少元?

交流展示:

师:“3个文具盒多少元?”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生:3个7元是多少元?

师:把你的想法能用图画下来吗?

反馈:

师:(展示学生作品)

 

你看得懂他画的图的意思吗?

生:就是表示3个7元。

师:(问提供图的学生)你是这样想的吗?

生:是的。

师:为什么要把7个○圈起来,是什么意思?

生:7个小○圈起来表示1个7元。

师:是题目里的哪条信息?

生:一个文具盒7元。

师:你真棒!那么老师这里有两个同学是用算式(7×3=21,3×7=21)表示的,谁看得懂他们的意思?这个问题,为什么要做乘法?

生1:因为1个文具盒的价钱是7元,买3个文具盒就是3个7元,所以做乘法。

师:你是怎么算出来的?

生1:3个7相加。

师:说得非常棒!那么这个7表示什么?3表示什么?21表示什么?

生:7表示每个文具盒7元,3表示买这样文具盒3个,21表示3个文具盒总共付的钱。

师:所以这个问题其实是问我们3个7元是多少?是这样吗?

生:是的。

师:那你怎么验证你的解答是正确的呢?

生:因为7×3=21(元)就是表示3个7相加,7+7+7=21(元)

师:我们能够通过加法和乘法的关系来验证,非常棒!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生:我用乘法口诀“三七二十一”来检验的。

师:哦,原来检验的办法很多!验证了之后,我们就可以口答。

生:答:买3个文具盒要21元。

师:同学们真棒!“买3个文具盒要多少钱?”这个问题会解决了。那么买5个文具盒要多少元?可以怎么列算式解答?

生:7×5=35(元)

师:那买6个文具盒要多少钱可以怎么想呢?

生:就是6个7元是多少?7×6=42(元)

师:那买8个呢?你能用一个算式表示吗?

生1:7×7+7=56(元)

生2:7×8=56(元)

师:我们会发现这些乘法算式里都有7,那这个7表示的是什么?

生:7表示一个文具盒的价钱是7元。

师:所以我们发现,买几个文具盒需要的总价钱,只要怎么算就可以了?

生:用一个文具盒的价钱7元乘买的个数。

师:也就是说,解决的是几个7元是多少,是吗?

生:是的。

师:那么“买4本日记本共多少钱?”这个问题,你能解决吗?

生:4×4=16元

师:你们是怎么想的?

生:“买4本日记本共多少钱?”就是求4个4元是多少元?

师:真棒!那么,这两个4分别表示什么?

生:一个4表示每本日记本是4元,另一个4表示买4本日记本。

联系实际,自编问题

师:非常棒!那么看来乘法能够解决我们生活中的很多问题,那你想想看,生活中还有哪些问题可以通过乘法来解决呢?你能举个例子吗?写在草稿本上。

交流展示,补充题目完整,练习。

师:出示一:买6块橡皮要多少元?一起读一遍。这道题完整了吗?

生:不完整。

师:请同学们把它补完整。

生:每块橡皮2元,买6块橡皮一共多少元?

师:现在可以解决了吗?

生:可以。

师:请把算式列在草稿本上。

生:2×6=12元

师:看得懂他的想法的请举手。

生:“一块橡皮要2元,6块橡皮多少元”就是2个6元是多少元?

师:和他想法一样的小朋友举手。很好。

师:出示二:每本数学书6元,买6本数学书一共多少元?

师:谁把题目读一遍。能帮他解决这个问题吗?

生:6×6=36元

师:这两个6又分别表示什么?也就是几个几元?

生:一个6表示每本数学书是6元,另一个6表示买6本数学书。也就是6个6元是多少元?

师:出示三:每个苹果4元,3个苹果一共多少元?能解决吗?

生:4×3=12元或3×4=12(元)

师:这个4表示什么?3表示什么?

生:4表示一个苹果4元,3表示买3个苹果。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刚才你们每个人都编好了题,那就同桌交换,看看他能不能解决你所提出的问题?

联系巩固,拓展提升

师:我们学的乘法太有用了,能解决这么多实际问题,老师这里也有个问题想请你帮忙解决,有信心吗?

生:有。

师:他们在干什么?

生:我看到了小红一家去人民公园玩,他们在买票。

师:那小红在思考一个什么问题呢?

生:我们一家人买票要多少元?

师: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

生:不能。

师:为什么?

师:因为不知道门票多少钱一张。

师:图中告诉了你什么?

生:图中告诉了我们门票分成人的和儿童的。

师:你想知道什么?

生:我想知道成人多少钱一张,儿童多少钱一张。

出示:成人:8元/人,儿童:4元/人。

师:现在你可以解决了吗?请你用你的方法解决一下。

生:8×4+4=36(元)

8×4=32(元)32+4=36(元)

师:你能结合算式和情境说说你的想法吗?

生:先算出成人票一共多少钱,加上儿童的,就是一共的。

师:看来小朋友们真的非常了不起,不仅能够帮老师解决问题,更能自己发现问题并解答。

三、全课小结,交流升华

师:小朋友们,你们不仅可以帮老师解决问题,还会自己提出问题并解答,真是了不起!那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师:其实,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就在我们的身边,只要大家善于发现,善于思考,生活中的很多问题都需要我们用数学知识来解决。

【我的想法】

本节课是“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完“表内乘法(一)”、“1~8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这节课可以把情境图和课后的练习联系在一起,学生在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生也在观察、思考、交流等活动中,体会着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这节课根据新课标精神,抓住教材实质,结合学生实际,精心设计了教学的各个环节,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呈现出几大亮点:

亮点一:改变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

课一开始,执教老师出示情境图,呈现了多种文具的价格,为学生学习新知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引导学生从图中提炼信息、发现并提出问题,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这节课展开教学的一系列问题都不是由教师直接提出、罗列出来,而是由学生自己根据情境图中的信息提出来的,问题来自于学生,这样就变接受式学习为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自主探究式学习。练习中,也没有直接将课后练习题呆板、枯燥地罗列出来,而是将课始学生的提问作为巩固的习题进行练习,很出彩的一个环节是让学生自己编题,让同学来解决,通过对问题情境的解决引入新知识,使学生的新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产生有机联系,牢固掌握所学新知识。

亮点二:重视学生已有基础知识和基本经验

在解决问题时,执教老师让学生把想法写下来或画下来,此环节充分展现了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和基本经验。在反馈时,沟通了图和算式之间的联系,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深化对乘法意义的理解,更使学生意识到求总价就是求几个几是多少,可以用加法计算,更可以用乘法计算,建立解决此类问题的数学模型。

亮点三:让学生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

执教老师引导学生经历了将现实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过程,虽然本课时不要求学生理解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关系,但通过讨论交流,引导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多次体验、感悟、积累概括解决问题的方法,不但有利于学生将新知同化到原有的知识结构之中,而且也培养了学生的归纳概括的能力。让学生通过思考、自主探索、并在交流中归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经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使学生再次感受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总之,这节课教学情境的创设,教学过程的安排,教学活动的体验,都是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这样的教学理念是新课标所倡导的,也是我们在教学中要努力遵循的原则。


 

更新:2015/7/19 6:45:45 编辑:fengyefy
评论共 0网友评论
暂无评论
用户名  密码 请输入用户名和密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连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
头条推荐

笔走龙蛇,翰墨飘香颂黄河

此刻,耳边是黄河之水鸣渐渐,眼前是黄河之韵流心间,望着展厅里一幅幅书法作品,望着那气韵流畅的线条,我想到了航拍下的万里黄河,我想到了胸中有丘壑,下笔若...详情
本类推荐/最新更新
更多...视频聚焦
更多...枫叶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