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教学设计
-
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69页。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学会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2、使学生加深对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减的理解。
3、提高学生的口算准确性和速度,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
4、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运用知识迁移的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直接相减
教学难点:理解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算理
教学用具:小棒 、计数器、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口算
35+4= 42+3= 5+21=
35+40= 42+30= 50+21=
抽取35+4=和35+40=这两道题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算的。
二、探究新知
1、收集信息,提出问题
师说:同学们对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计算方法掌握的非常棒,接着,让我们一起去“小小图书角”看一看吧。(出示情境图)
(1)师问:从图中,你了解到了哪些数学信息?(学生看图回答)
①有35本故事书,借出2本。 ②有35本动漫书,借出20本。
(2)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①还剩多少本故事书? ②还剩多少本动漫书?
(3)师问: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应该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
展示大家列的算式:35-2= 35-20=
2、自主学习,探究算法
(1)学习两位数减一位数
师问:我们先来解决第一道题,35-2得多少,应该怎样口算呢?
学生独立思考,并把自己的算法和同桌交流。
指名汇报。
师说:老师这儿有个计数器,谁还能在计数器上拨一拨呢?
指名一生边拨边说。
师质疑:为什么从个位上拨走2个珠子呢?
学生汇报完后,教师可随机进行引导。
师:这个过程大家都明白了,谁能用上先算……再算……说一说。
生:先算5-2=3, 再算3+30=33.
师:这位同学说的好不好?鼓励一下。谁还能再说?(多叫几个学生说一说)
教师板书口算过程:
师:结合操作过程,我们看35-2应该先算5减2,也就是个位上的数和个位上的数相减,再用30加3得33.
练一练:(先说口算过程再说结果)
57-4= 96-1= 25-3= 49-7=
(2)学习两位数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师: 35-20该怎样算呢?
学生独立思考,并把自己的算法和同桌交流。
指名汇报。
师说:老师这儿有个计数器,谁还能在计数器上拨一拨呢?
指名一生边拨边说。
师质疑:为什么从十位上拨走2个珠子呢?
学生汇报完后,教师可随机进行引导。
师:谁能用上先算……再算……说一说。
生:先算30减20,也就是十位上的数和十位上的数才能相减,再算10加5得15)
学生口述计算过程,老师板书:
师:结合板书过程,我们看35-20应该先算30减20,也就是十位上的数和十位上的数相减,再用30加3得33.
练一练:(先说口算过程再说结果)
69-40= 96-60= 42-30= 81-50=
3、回顾比较,突出重点
引导学生对35-2和35-20的计算方法进行比较.
请同学们讨论上面两道题的算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四人一组,进行讨论.
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相同的地方:都是先把35分成30和5.
不同的地方:
35减2时,要先从个位数里减;
35减20时,要先从十位数里减.
4、板书课题,反思目标
三、课堂检测。
1、69页“做一做”1、2题。
2、判断对错。
56 — 3 = 26 ( ) 48 — 40 = 8 ( )
66 — 50 = 61 ( ) 39 —9 = 30 ( )
3、小猴摘桃(口算)
四、畅谈收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 更新:2015/5/26 15:38:17 编辑:fengyefy
- 头条推荐
-
2023,如果你继续当老师,请牢记这些建议
终于结束了一个学期的教学生活,下个学期,你是否依然坚守在教师岗位上?如果你继续当老师,下面这些建议你一定要记住。详情
- 本类推荐/最新更新
-
- 中班科学活动《梯形宝宝做游戏》 (06-30 04:06)
- 扇形的认识 (12-27 05:57)
- 《圆的周长》说课稿 (12-27 05:56)
- 植树问题 (12-27 05:55)
- 笔 算 乘 法(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 (12-23 03:17)
- 0和任何数相乘 (12-23 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