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尝试一下,学生再也不怕数学啦
-
——数学教学专家邱学华课堂视频来袭
学生学起数学“老大难”?尝试教学法创始人邱学华说,那一定得让他“尝试”着学一下!
课堂结构不知道如何架构?著名数学特级教师邱学华说,一堂课,三个问题就够了!
怎么让学生尝试呢?三个问题都是什么呢?
百闻不如一见,小编今天向您推荐邱学华老师的一堂课——《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怎么引领学生主动学习?如何让学生学会尝试、学会合作、学会质疑?看过之后,相信您一定能够找到答案!
“同学们,今天学什么?”邱老师和学生相互熟悉、为学生分组过后,不兜圈子,单刀直入这节课的主题。
“前面学过什么?”“为什么这样排啊?”“后面应该学分数的什么内容?”几个问题学生就初步领会编书人的意图。邱学华认为,只有知道了学什么,学生对接下来的课程内容才有概念。
你们已经学会了什么?
邱学华不是马上教学生学习新知,而是充分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先自学书本上的例题,再尝试练习,最后各组交流、展示。当学生对过程能不能简化出现不同意见时,邱老师充分尊重学生,引导学生争先恐后地去辨析、讨论、感悟。
“教学真正的讲解、真正的指导就是从问题环节开始的。”通过激励性评价及抢答竞争机制,不断启发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虽然计算方法很简单,但是要让学生真正理解“为什么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的道理还是有些难度的。当学生急得抓耳挠腮,“百思不得其解”时,邱老师适时点拨、解惑,讲在刀刃上、讲到点子上。
邱老师说:“课要上得朴实一点,要上得踏实一点,要上得学生喜欢一点,教的痕迹不要太深。”
这些理念都融入了这节三个问题聊出的课来。这节课上提出的三个问题条理很清楚。学生以及学生的学习早就已经在邱老师心里了!整节课,学生都是自己在主动学习,学生自己能学会的知识自己学,不懂的核心问题通过学生讨论来学,直到最后,邱老师才根据学生实际需要审时度势地“导”在关键处,启迪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解难释疑,让学生经历了一次愉悦的、难忘的学习。
(宁波国家高新区实验学校 舒孝翠)
中国民族教育杂志 张滢 中国教育报刊社全媒体中心实习编辑 方艺芬 综合整理,感谢邱学华老师提供帮助
视频剪辑:李柯
- 更新:2015/5/16 5:13:22 编辑:fengyefy
- 头条推荐
-
笔走龙蛇,翰墨飘香颂黄河
此刻,耳边是黄河之水鸣渐渐,眼前是黄河之韵流心间,望着展厅里一幅幅书法作品,望着那气韵流畅的线条,我想到了航拍下的万里黄河,我想到了胸中有丘壑,下笔若...详情
- 本类推荐/最新更新
-
- 这位特级教师的课绝了!学习融合本能与欲望,孩子才会为之“疯狂” (12-12 06:48)
- 对话教学,编织课堂教学和谐乐章 (10-27 05:14)
- 【杨富民】在实践中“做”数学 (07-27 06:21)
- 做有生命的课堂 (04-22 05:23)
- 俯视“字母表示数”教学 (08-22 05:40)
- “三步五环节”模式应用课例分析 (11-30 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