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开展小组间的竞争力
-
为了有效的发挥小组建设在班级管理中的积极作用、激发组长的潜能,调动每个组员的积极性,应在班内小组建设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性的改进和探索,以赋予“小组”新的生命力。这种改进与探索的核心便是引进竞争机制,开展小组之间的各种竞赛,以推动班级建设的蓬勃发展。
具体做法是:
1、分组合理。这一点在以前已经说过,不再赘述。需要说明的是这些小组内的同学的座位也一直不变的紧挨着,如遇调换方位,也是全组一起换,这样便于小组的课堂学习交流与讨论。
2、竞赛全面。竞赛内容尽可能包括纪律要求的各方面和班级、学校各种活动。大致方面有:课堂纪律、学习成绩、劳动卫生、体育比赛、文娱演出、出勤情况、作业收交等方面的考评。也就是平时的量化,再加上文化成绩等综合在一起同其他组进行比较,评出几个优秀小组给予表彰、发奖、加分,目的开展小组间的挑战与竞争。这样利用小组间的竞争极大地改善了班内的学习氛围,调动了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
3、规则统一。一是比赛采用积分制,各小组的基础分为100分,然后在此基础上或加或减。如每小组迟到一人次扣1分;代表集体参加学校活动每人次加2分等等。二是比赛规则不追求表面上的绝对“公正”而要体现出对后进小组的鼓励,如每次月清考评时小组总分第一、二、三名分别加6、5、4分,但同时又排出“成绩进步名次”,进步的前一、二、三名的分别加11、10、9分。三是这个比赛只是“行为”比赛,而不是“观念”比赛,即仅就学生“做了什么”而展开评比,而不是抽象地批评“思想觉悟”。
4、严格监督。规则一旦制定,便由班干部和各小组长严格监督,具体由班长记载各小组积分进展情况,各小组长也有一个“账本”,以便查对。积分一周一公布,使每组都明白本组在全班的地位。
5、客观评比。竞赛情况绘制成表格贴在教室专栏里,同时,班长和小组长每人都有一个底表,这样到了各考试段评选优秀小组时根本不用再人为地凭印象“评比”,只消看竞赛表上的积分,优秀小组自然便产生了。
小组竞赛活动可以使小组产生了内在的凝聚力。组员们不但空前团结,而且为了使本组在竞赛中取胜,纷纷自行制定“组规”,以保证互相监督,真正强化了每个学生的“小组意识”。
小组竞赛活动还能带动了班级风气的好转。比如,以前有的同学不爱学习,现在为了小组利益,会情不自禁的勤奋起来。小组内部、组际之间交流学习之风蔚然成风。如,教室后面的黑板报,分到各组,而且纳入评比,每个小组都非常认真,可以说一期比一期办得好。
小组竞赛活动可以使一些不好督促检查的要求也得以落实。比如,教室里乱扔纸屑,以前也是“老大难”问题,而现在每天都有卫生委员检查记录。这样一来,卫生状况的保持大大优于过去。当然组织小组竞赛,只是班级管理的一个手段,是班主任工作的一部分,它不可能一劳永逸地取代其他工作。因此,我们在抓小组建设的同时,也应抓好其他班级教育管理工作。
- 更新:2015/3/28 4:45:34 编辑:fengyefy
- 头条推荐
-
2023,如果你继续当老师,请牢记这些建议
终于结束了一个学期的教学生活,下个学期,你是否依然坚守在教师岗位上?如果你继续当老师,下面这些建议你一定要记住。详情
- 本类推荐/最新更新
-
- 课改课堂对学的流程及要求 (09-24 06:20)
- 小组奖励策略与评价实施方案 (09-22 06:28)
- 如何提高小组建设的活力 (08-09 06:17)
- 学习小组改变课堂“基因” (04-19 05:59)
- 见习带教妙招 | 帮助见习教师改进合作学习方式 (03-23 05:46)
- 组织小组合作学习的5个要素和5点方法 (03-14 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