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步五环节”模式运用课例分析
-
“三步五环节”模式运用课例分析
《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复习》教学片段
一、 课前整理:(自主学习)
1、整理复习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
2、整理复习平面图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3、根据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梳理它们之间的关系。
(设计意图:由于这部分知识学生已经学过好几年了,有的知识学生已经有所遗忘,因此,安排学生先自己进行整理,唤起学生对旧知的回顾,为课堂教学做好铺垫)
二、 课内探究:
探究一: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含义。
师:什么是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呢?
让学生给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涂色
(设计意图: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给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涂色,通过回顾,从概念上进一步明确它们的含义,以及使用的单位,从而为下面的复习做好铺垫。)
探究二:平面图形的周长计算公式。
师:每种平面图形的周长该怎样计算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我们没学过它们的周长计算公式,怎么计算它们的周长呢?”
学生汇报平面图形的周长计算公式。
(设计意图:要求学生提前整理,借助学生的汇报,进一步明确周长的计算公式)
探究三: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合作学习)
师:小学阶段我们第一个学的是哪个图形的面积?长方形的面积是如何计算的?然后呢?为什么先学长方形,再学正方形?接下去学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还有圆形。
学生以组为单位,在组内交流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学生在台前通过操作展示各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导过程。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合作中回想各平面图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又通过全班展示,这样既能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思维,获得成功的体验,又使学生学会协作,互助互补,活跃思维,同时培养学生思维的辩证性。)
探究三:平面图形之间的内在联系。
师:根据刚才大家的推导过程,怎样摆才能能体现出这些图形之间的内在联系呢?
学生边摆边说这样摆的原因。
生:我发现由长方形的面积可以推导出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圆的面积,由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可以推导出三角形、梯形的面积。
生:我发现计算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可以将它转化为平行四边形,计算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圆的面积可以转化为长方形。
(设计意图:平面图形的面积的复习,从自主回忆概念和计算公式入手,紧紧抓住面积公式推导过程之间的联系,让学生自己动手摆网络图,实现对旧知的重新组织和建构,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同时有机渗透了“转化”等数学方法。只有这样使数学知识条理化,系统化,“理”清知识,学生才容易记忆。)
三、 课后训练:(精讲点拨)
97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后,指名讲解,教师在第三幅图的周长的理解上做重点点拨。
(设计意图:通过有针对性的练习让学生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教学反思:
1、先回忆后点拨,全面梳理知识。梳理知识是复习课中很重要的一环。让学生在老师点拨下自己整理,及时反馈,从而理清知识间的脉络,及时查漏补缺,找准各平面图形周长与面积的意义、计算公式,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形成清晰的知识网络。首先,让学生在回忆中引出六种平面图形,让学生在记忆库中再现已学过的平面图形。然后分层次先复习平面图形的周长,突出了 “ 有无计算公式 ” 的思考方法,紧扣 “ 所有边长的总和 ” ,使学生的思路更为清晰、明朗。接着再复习平面图形的面积,强调了 “ 各面积公式的推导 ” ,唤醒学生的思维链接。并通过周长和面积的对比,促使学生的理解更全面。
2、在合作中交流,在体验中发展。在课堂教学中,除了要注重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还要注意培养学生吸取别人意见、与人合作的精神。在本课教学中,我有意识安排了小组合作交流,如让学生在合作中回想各平面图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让学生在合作中思考各平面图形面积公式之间的联系等。同时教师把自己放在与学生平等的位置上,与学生融为一体,既分工又合作,这样既能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思维,获得成功的体验,又使学生学会协作,互助互补,活跃思维。同时培养学生思维的辩证性。
困惑:复习课的重点应放在让学生利用各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公式进行大量的练习,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但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即是难点又是重点,必须让学生经历这个过程,学生在讲解公式推导过程时,由于表达能力有限,因此用时较多,导致不能进行大量的练习,如何能做到兼顾,是今后还需探究的内容。
- 更新:2014/6/6 3:57:50 编辑:fengyefy
- 发表于:2014/12/21 21:06:00枫叶网友(222.88.71.101)
- 同意
- 头条推荐
-
笔走龙蛇,翰墨飘香颂黄河
此刻,耳边是黄河之水鸣渐渐,眼前是黄河之韵流心间,望着展厅里一幅幅书法作品,望着那气韵流畅的线条,我想到了航拍下的万里黄河,我想到了胸中有丘壑,下笔若...详情
- 本类推荐/最新更新
-
- 这位特级教师的课绝了!学习融合本能与欲望,孩子才会为之“疯狂” (12-12 06:48)
- 对话教学,编织课堂教学和谐乐章 (10-27 05:14)
- 【杨富民】在实践中“做”数学 (07-27 06:21)
- 做有生命的课堂 (04-22 05:23)
- 俯视“字母表示数”教学 (08-22 05:40)
- “三步五环节”模式应用课例分析 (11-30 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