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学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课例分析
-
----《分数的基本性质》课例分析
学习目标:
1、经历探索相等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变化规律的过程,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
2、经历猜想、验证和实践等学习活动,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学习重、难点:理解分数基本性质
一、知识链接
1、25÷17= =( )÷( ) ( )÷8=
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我们知道分子相当于除法算式的 ,分数线相当于 ,分母相当于 ,分数值相当于除法中的 。
2、24÷6 =
( 24×2 )÷(6 ×2 ) =
( 24 ÷3 )÷(6 ÷3) =
在整数除法中,被除数和除数同时 或者 相同的数(0除外), 不变。
【这一环节是小组合作学习的知识准备阶段,主要是为学生下面的知识探究做好铺垫】
二、探究分数的基本性质
(一)自主探究获取新知
1、下面是同样大小的三个圆,按要求涂色。
经过观察我发现,涂色部分的面积( ),所以 ○ ○
2、观察下面的式子,想想它们的分子、分母各是怎样变化的,它们的分子、分母变化有规律吗?
(1) = = (2) = =
学法提示
A、从(1)式中我发现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 ),分数的大小( )。
B、从(2)式中我发现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除以( ),分数的大小( )。3、我也能举出几个同样的例子。
从上面的例子中我们知道:
这叫做分数的基本性质。
为什么“0除外”? (请举例说明)
(二)小组长组织组里同学交流自己的发现
【这一环节我根据教材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编印学案。学生根据学案的要求,逐一研究和总结出结论和规律。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由小组长根据学案设计的探究任务组织本组学生有序进行组里交流,形成共识,在学生组里交流环节教师巡视各个小组的合作情况,作启发性的引导,满足学生的需要,帮忙学生解决一些不完善的地方。然后教师根据各小组讨论情况,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学生在交流中总结出结论和规律.其实这一环节也就是知识的呈现、完善阶段。教师给各个小组的学生提供发言的机会,然后集思广益,将各个小组学习结果进行汇总,使知识更加完善。倾听的同学安静、认真地倾听,并对汇报的同学进行提问、补充和评价。同时教师也给每个小组的汇报进行适时的点拨和评价以及提出反馈。教师在整个过程中始终以引导者、支持者、鼓励者的身份出现体现了教师的主导性,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三、多层练习,深化应用
1、把 的分子乘4,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也要( )。
2、把 的分母除以12,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子也要( )。
3、我能写出与 大小相等而分子、分母不同的分数:
4、连续写出多个分子、分母不同但大小相等的分数。比一比,在1分钟内看谁写得多。
5、我能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填空。
= = = =
【要求学生独立完成,每组4号组员汇报,教师点评】
【这一环节的设计主要是检测学生对分数基本性质的理解和运用情况,通过独立完成,和展示汇报检测学生对本节课学习目标完成情况 】
四、回顾反思,强化认知
这节课你学会了些什么?还有些什么疑问?(小组内说一说我的收获,把我的疑问写下来。)
五、反思
通过学生小组合作形式,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空间和时间,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的学习不再是教师“满堂灌”下的机械重复、简单记忆,而是亲身经历、发现、体验、探究的过程。学生有情感的投入,有内在的动力的支持,积极运用各种学习策略,在解决问题中学到了知识,活用了知识。学生在教师合作性的互动教学活动中,形成了有效的自主学习方法。
小组合作学习能使学生积极参与,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由于设立了小组目标,学生的努力就不再是以个人为单位了,每个人都为了小组的共同利益而全力以赴。在合作学习中往往是一人教大家、大家教一人。不仅每个组员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而且各组员之间还必须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即使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往往也能有所进步。由于目标一致,学生发生冲突时也能跳出自我,用他人的眼光看待问题,听取别人的意见。因此,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可以学会互相尊重和理解,学会沟通,学会互相分享。
但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我们不可避免地遇到了一些实际的问题:1、学生运用导学案进行自主学习,在实施过程中发现与实际情况相差甚远,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总是一节课40分钟只能完成五环中的一个或几个环节,一张导学案需要2—3课时才能完成,就是这样检测反馈回来的成绩还是很不理想。2、学生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部分学生只跟在别人思维后面走,没有自己的见解,另外学生为了重点展示某一知识点,只讨论这一个知识点,而对其它知识点探究较少,如何兼顾所有的知识点呢?小组合作探究如何做到“优困兼顾”、“生生互动”?
我反复思考发现,出现这些问题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在这种新型模式学习下,我的评价跟不上、学生的不适应等等,最关键的还是导学案编制的实用性和教师的引导上出了问题,另外在课堂展示的过程中只注重了学生的说,学生眼高手低,从而导致了诸多问题。
- 更新:2014/4/10 6:35:22 编辑:fengyefy
- 头条推荐
-
关于组织观看《劳模工匠进校园全国劳模先进事迹报告会》通知
关于组织观看《劳模工匠进校园全国劳模先进事迹报告会》通知 2023-03-27 06:14·数智赋能育人侯银海详情
- 本类推荐/最新更新
-
- 这位特级教师的课绝了!学习融合本能与欲望,孩子才会为之“疯狂” (12-12 06:48)
- 对话教学,编织课堂教学和谐乐章 (10-27 05:14)
- 【杨富民】在实践中“做”数学 (07-27 06:21)
- 做有生命的课堂 (04-22 05:23)
- 俯视“字母表示数”教学 (08-22 05:40)
- “三步五环节”模式应用课例分析 (11-30 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