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书院 - 枫叶智库
枫叶教育网 - 打造具有特色品牌的地方教育门户
数学课堂教学案例
作者:钟梓琼 来源:嘉信西山 点击:3979次 评论:0

——如何实施有效“体验—建构”教学

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是学生“被动吸收、机械记忆、反复训练、强化储存”的过程,这显然是与新课程理念相违背的。我深刻意识到学生的学习应是在原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是一个活动体验、主动建构的过程。然而在实际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怎样使学生真正主动进行探究,从而有效建构知识呢?我在自己的数学课堂教学中不断摸索和学习,结合教学实践对此方面提出以下见解:

兴趣是获取知识的重要推动力,重视学生体验活动的兴趣是实施“体验——建构”教学的前提条件。然而,现实教学中发现,学生对数学学习的“体验——建构”活动不感兴趣。原因之一是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喜欢求快、求变、求急,急于知道答案和结论,而漠视数学学习过程的体验,更懒于数学的意义建构。原因之二是有些教学内容脱离了学生生活实际,以及有些问题缺乏现实意义与挑战性。针对以上两个原因,我们可以采用以下策略。

一、重视学生体验活动的参与兴趣是实施有效“体验—建构”教学的前提条件。利用儿童喜爱游戏的特点,搭建真实有趣的生活平台,激发学生对数学“体验——建构”活动的兴趣。

二、遵循学生体验学习过程多样性的特点是实施有效“体验——建构”教学的重要基础。体验学习要求老师要注重学生体验学习的途径,途径的开发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1、在生活情境中体验。如教学“7的乘法口诀”时,可创设快乐的圣诞节大约2个星期就到来了,引出一个星期有7天的生活常识,自然而然地激起探索、体验学习的欲望。

2、在动手操作中体验。如教学“图形的变化”时,让学生用

纸折一折,用笔画一画,用剪刀剪一剪,通过动手操作体验并感受对称图形的特点。

3、在实践活动中体验。如学习“买文具”一课的教学中,不同面额的人民币对缺乏生活经验的学生来说,记忆量大,还需要进行如何付钱,找回多少钱等问题的解决。因此我创设购物体验活动,分小组进行,让一个小组长当售货员,其他学生拿着人民币进行购物,在购物活动中认识各种面额的人民币,并促使学生思考有关购物的数学问题。利用游戏让抽象与具体亲近,变枯燥为生动,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中体验知识,建构“人民币的互换”的重难点知识。

4、在交流评价中体验。如“7的乘法口诀”一课教学时,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和方法进行探究7×7=?有的用画图形表示,有的用电子图圈一圈,有的用数线图分一分等。都是将7个7转化成已经学过的口诀来得出得数,其中体现了数形结合和化归的思想。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经历“化难为易”,“用旧知解决新知”等的思维过程。学生对于7的乘法口诀的前6句已经学过,也已经历过如何编制口诀,所以教学时可先扶:“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然后“提出问题,复习规律”,通过迁移得出已学过的前6句口诀,再到“合理猜想,分析问题”,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探究新问题,最后引导全班交流汇报方法,总结7的乘法口诀的规律。

总之学生对数学活动的兴趣和需要是活动化教学的前提条件,环环相扣的问题情境和承上启下的激励语言,促使学生自主参与探究体验活动。

 

更新:2014/2/21 6:19:45 编辑:fengyefy
评论共 0网友评论
暂无评论
用户名  密码 请输入用户名和密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连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
头条推荐

课堂文化新论③:责任文化在新课堂上如何落地?

“没有使命感的教育是盲目的,没有责任担当的教育是轻薄的。"北京师范大学肖川教授在《教育的使命与责任》中如是说。可见教育只有具备了使命感和责任担当意识,才...详情
本类推荐/最新更新
更多...视频聚焦
更多...枫叶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