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晨诵《中秋》教案
-
(一) 中秋
教学目标:
1、了解一些有关中秋节的知识,热爱祖国的传统节日,感受浓浓的亲情与全家团聚的幸福,关爱家人。
2、丰富学生的社会生活常识,了解民风民俗。了解一些初步的自然科学常识。
3、学习《水调歌头》,大体理解诗意,了解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初识中秋节:
1 师:孩子们,你们爱过节日吗?(爱)那么今天我就来过一个特别的节日好不好?
板书:中秋节
2关于中秋节的知识你知道多少呢?(出示相关资料)
孩子们,你知道了什么?学生自由回答。
二、了解中秋知识,感知中秋情:
(一)中秋节的来历:
(出示嫦娥奔月的故事)嫦娥奔月后,后羿日夜思念妻子,便派人在月光下摆上供桌,上面放着嫦娥最爱吃的各种水果和月饼,这一天刚好是农历八月十五。后来乡亲们知道了非常感动,也在自家院内摆上供桌,上面放着月饼和水果,祝福美丽善良的嫦娥,同时也表达自己对亲人的一种思念。而且每年八月十五这一天的月亮是全年中最圆的,所以人们就把这一天定为中秋节。
(二)中秋节的风俗习惯
中秋节的的习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着人们对家人和亲人的思念。
提到中秋节人们往往会想到吃月饼,中秋节为什么要吃月饼?
(三)中秋节的相关谚语
出示谚语,学生熟读,谈谈自己的理解。
三、学习《水调歌头》
1、瞧,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到来,我们会亲人团聚,品尝瓜果月饼,共享一轮明月。但总有人因为生活和工作的原因漂泊他乡,不能与亲人团聚,看到这一轮明月,心里会有那些感受?今天,我们将朗诵一篇诗词《水调歌头》
2、放课件,让学生边欣赏图,边听朗诵。
3、指导朗诵
4、指名读,读读自己喜欢的句子。
5、齐读。
6、自由读。
6、让我们再读读这首诗,感受诗人从离愁别恨中解脱出来,如皎皎明月般的胸怀。齐读〈〈水调歌头〉〉。
四、总结:
自古多情伤离别,无数诗人墨客都表达这种情绪。课外再去找找这方面的诗。
- 更新:2013/11/28 5:47:31 编辑:fengyefy
- 头条推荐
-
教师如何在听课中成长自己
听课不仅是学校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更是教师专业成长不可或缺的一种常规的、容易操作的教学研究形式。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深入,越来越多的教师已经深刻...详情
- 本类推荐/最新更新
-
- 语文教学进度 (04-15 04:38)
- 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 (03-23 05:17)
- 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2) (03-23 05:17)
- 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3) (03-23 05:17)
- 文言文阅读 (03-23 05:17)
- 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4) (03-23 05:16)